4月25日尼泊爾發生了8.1級大地震,一個星期過去,災難的創傷遠遠沒有平複,似乎傷口還在撕裂著。死亡的人數已達6000以上,失蹤的人數不見減少;幸存者露宿街頭,缺食缺水,紛紛逃離加德滿都。2006年我遊覽過尼泊爾,一方麵為它的精致古跡而折服,另一方麵為它的落後簡陋而歎息。尼泊爾是個不大的山國,資源貧匱,政治動亂多年紛至遝來,首都加德滿都沒有一點現代化的跡象,許多街道隻有3-4米寬,兩旁的房屋大都是磚瓦結構,搖搖欲墜,怎抵抗八級以上的地震?在這次旅遊我們結識一位尼泊爾朋友,他就是我們的導遊—Saroj Bhattarai先生。他的服務周到,收費低廉,實際上他的生活還是很拮據的。他家住加德滿都,我們對他及他的家庭的安穩十分掛念,在此向他以及所有災民們表示深切的同情,為他們的安全祈禱。為了寬解自己,打開塵封已久的相冊,重溫沁人的舊夢。
尼泊爾曆史非常悠久,遠在公元前6世紀,尼泊爾就已建國。公元前563年,釋迦牟尼出生於今天尼泊爾的藍毗尼古迦毗羅衛國境內,是王國的繼承人,但他看破紅塵,放棄王位,菩提悟法,創建佛教。加德滿都的古跡眾多,有大量的世界人文遺產。
庫瑪麗(Kumari)女神廟,這裏供奉著一位活“女神”,女神的選擇標準很嚴格:要4-7歲的處女,不能流過血,從未生病,出身釋迦族,身上沒有斑點或胎記,牙齒整齊沒有缺少,身體要符合32種優美的特征。活的童女神長年居住在此廟,有教師教導,亦可選玩伴進廟陪伴,但她絕不能離廟。她偶爾在三樓窗口露麵,受人瞻仰求卜,善男信女以其喜、怒、哀、樂的表情,卜測吉、凶、哀、樂。女神月經來潮則還俗,還俗後基本單身一生(無人敢娶)。我在廟中盤桓半天,始終無緣與其謀麵。
博達哈大佛塔(Bodhnath),這座塔始建於公元五世紀,是尼泊爾藏傳佛教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圓佛塔的博達哈大佛塔,據說塔裏藏有釋迦牟尼的舍利。據尼泊爾史書記載,當年,一位婦女向統治加德滿都穀地的國王要一塊水牛皮大小的土地修建佛塔,國王欣然同意。結果,那位婦女把牛皮割成細細的牛皮繩連起來,圈出好大的一塊地方,建起了現在人們看到的巨大佛塔。
博達哈大佛塔在修繕中
杜巴廣場,杜巴(Durbar)在尼泊爾語中意為皇宮,杜巴廣場也就是皇宮廣場的意思,在加德滿都穀地的三個古城——加德滿都、帕坦、巴德崗——均有一個杜巴廣場。這裏囊括了尼泊爾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之間的古跡建築,共有50座寺廟和宮殿,寺廟由紅磚砌成,式樣極具特色,雕刻精美。
加德滿都的杜巴廣場
可惜在2015年4月25日的8.1級地震中受到損壞,大部分建築坍塌。(圖片引自網上)
帕坦的杜巴廣場
斯瓦揚布納特寺(Swayambhunath),又稱猴神廟。建於公元前3世紀,是亞洲最古老的佛教聖跡之一。主建築是一座巨型的舍利塔,塔身為圓錐型,底座為四方形,底座四麵繪有眼睛的圖案,這是“智慧的眼睛”,能夠看到世間一切,象征著佛眼法力無邊,能看著加德滿都的每個角落。猴子在這裏受到崇拜,可以稱大王。
猴廟建在一座山包上,占地很大,出口眾多,一個不慎,我走錯了路,在出口找不到我的出租車,隻好向一位開車的尼泊爾青年問路。他二話沒說,讓同車的女伴下來,把我載上,找到我的出租車。這時我才明白,若是我徒步去找,一、兩個小時未必有結果。沒等我把謝意表達完畢,青年已開車離去,他沒有留下姓名,但他留下尼泊爾人忠厚的形象,讓我銘記至今。
納加爾果德村,位於加德滿都以東約30公裏,海拔約2100米,素有“喜瑪拉山脈觀景台”之稱。在天氣晴朗能見度好的情況下,遊客可從東側看到珠穆朗瑪峰,西側則是安納普爾娜群山山脈。可惜我們去的時間不對,除了白雲和草地什麽山巒也沒看到。
帕斯帕蒂那寺,尼泊爾人的國教是印度教,帕斯帕蒂那寺是供奉印度教濕婆的大寺廟,隻有印度教信徒才被允許進入,非信徒的遊客不得入內。在寺廟附近的巴格馬蒂河畔,坐落著尼泊爾最大的火葬場,遊人可以隔河相望,尼泊爾人無需購票,外國人要付費,但持有中國護照亦免費,在世界景點,中國護照受到優待隻見此例。
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這個火葬儀式是由死者的長子主持的,儀式結束後他還要在河邊剃掉頭發,並且戒齋13天。
在巴格馬蒂河畔偶遇三位美麗的尼泊爾姑娘,她們大方地接受我的拍攝,九年過去了,她們可能已成賢惠的人婦,但願他們在地震中安然無恙。
地震之後,這裏的火葬台爆滿,薪火徹夜不息,令人心酸。
願逝者安息,生者節哀,尼伯爾早日從廢墟中站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