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半輩子去過的地方也不算少, 可讓我總惦記著再回去看看的地方隻有一個, 那就是新疆。 那天整理舊照片時發現了幾張我二十多年前在新疆拍的照片, 又勾起了我的回憶。 我那時在讀大四, 當時係裏受美國一家研究機構的委托 派我們這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前往全國各地去做社會問卷調查。 那天班主任拿了個名單宣布每個同學被派往的地方,當念到新疆時他喊了我的名字,這讓本就喜歡四處雲遊的我激動不已,我正好還有一個中學極要好的閨蜜也在烏魯木齊,她是烏魯木齊人,中學時借住在叔叔家上學,可考大學的時候就隻有會回原地考了。 我準備好行囊, 背上厚厚的問卷就與另外兩個同學上路了。 那時從北京到烏魯木齊的火車要整整地開72個小時, 西出陽關後就是滿眼無盡的戈壁灘,偶爾會看到一群野馬在遠處狂奔,帶起一片塵土席卷而去。
初到烏魯木齊一切都十分新鮮。 街上漢人居多但維族人也不少, 到處都是擺攤兒賣維族帽子和裝飾品的,我買了一頂漂亮的維族手工帽子,還買了一把英吉沙小刀,它刃口鋒利,上麵的刻花和皮套精美別致,很有民族特色。 那時街上看到的維族的小孩子們穿得破破髒髒, 但長得是真漂亮。 上一點歲數的維族女人長得都很壯碩,記得有一次我擠公共汽車,人太多了,快到站了卻怎麽也蹭不到門邊, 正著急呢,旁邊一位維族女人不急不慌地用她那龐大的身軀和屁股左擰右擰幾下就拱到了門邊,我也趕緊尾隨著她下了車,感慨人家這本事啊咱學也學不會。
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小刀

安頓好後我們就開始按照給我們提供的名單上麵的地址開始走街串巷地調查了。 我們的問卷要用上個半個小時來回答,那時的人很淳樸,很多被從工作崗位上叫出來盡心盡力地去回答我們的問題。 被調查的人群中有漢人也有維族人, 烏魯木齊的維族人很多都會說漢語, 有個別不會的他們就去找人來幫助翻譯。 維族人的家裏的是牆上都掛著漂亮的毯子,桌子上擺著一摞摞的大饢。 主婦們會拿來磚茶和水果來招待我們。 我喜歡磚茶,它醇香濃鬱, 冬天裏喝了身體暖洋洋的。
剛去到我們就被告知在餐館要小心,由於維族宗教的原因,點豬肉時一定要說“大肉”, 否則就會被視為挑釁,說不定不會惹上麻煩。可去了新疆誰還吃豬肉呢? 每天工作完後我就和閨蜜去夜市直奔那滋啦滋啦的羊肉串,一下吃上個二十串兒過把癮。 更令我難忘的是新疆的拌麵和炒麵。 拌麵是先把手拉的麵煮熟, 再把羊肉青椒和西紅柿爆炒後倒在麵上拌著吃。 炒麵是把菜和麵炒在一起直接上桌。 新疆的麵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至今都讓我念念不忘。 還有那油亮生輝的手抓羊肉飯, 上麵還放了一根羊肉骨頭…人間美味啊!



幾個星期任務完成後我就坐上了長途汽車獨自前往吐魯番。 下了長客後先在車站附近找好了旅館就去對麵的大巴紮去逛了。 那時聽說吐魯番正在鬧肝炎,看了葡萄幹卻不敢買, 給自己買了個有著漂亮圖案的維族人的戒指戴在手上。 肚子餓了就去了一家維族的餐館, 一進去嚇一跳, 滿屋子的人都熱熱鬧鬧地坐在一個很大的炕上,炕上擺著很多桌子,屋裏全都是維族人, 連店夥計也不會說漢語。 看我這麽個漢人女子進來,店夥計先是楞了一下, 接著就請我上炕, 跟幾個維族老爺們坐在一桌。 桌上的男人們好奇地衝我笑,大家往裏擠擠給我騰了個地兒。 夥計給俺倒了一杯磚茶, 拿來菜單, 一看全是維語的, 好在有圖片, 俺毫不猶豫地點了永遠吃不夠的拌麵吃了個精光。
第二天一早去街上打了一個計程車去交河故城, 司機是個漢人,看到我吃了一驚 :“你一個人來的?你今天碰上了我真是幸運呀, 吐魯番這個地方沒幾個人會說漢語”。 老天保佑, 我出遊的時候經常會碰上好人,這個司機那天成了我的專職司機, 把我帶到古城, 又在外麵等了了好幾個小時,再把我拉回旅館。那天古城裏麵空無一人, 我一個人在城裏逛了個夠。 現在這可是個熱鬧的地方,是去吐魯番旅遊團的必經之地。
交河故城建於公元前2世紀,是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生土城市,唐朝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一度設在這裏。故址分布於一個柳葉形的孤島台地上,周圍有深約30米的河穀環。 古城裏麵有官府區、院落區和寺院區。
網絡照片

網絡照片

第三天我走在吐魯番的村莊裏,我已經記不得我是怎麽到的那兒的, 隻記得兩邊都是大片的農田, 然後我就進了村,村裏男女老少好不熱鬧, 小孩子們看到我一下子圍了上來讓我給他們照相。 一會兒又聽見了歡快的音樂聲, 我順著聲音尋去, 竟然是正在舉辦的婚禮。 賓客們又唱又跳,我不請自來也跟著拍手歡樂起來。



回到北京後我時常思念新疆的美食, 那時北京的魏公村有一個新疆村,我和朋友每個星期都要到那兒吃上一頓, 羊肉包子,烤羊串兒,炒麵,真正宗啊, 每次都吃得肚圓, 那種幸福無可替代!好景不長, 我很快就畢業離開了北京, 再也吃不到這份美食了。 前幾年我去北京看奧運會,可魏公村的新疆村早就沒有了, 我不放棄,上網研究, 找到了烏魯木齊在北京辦事處開的飯店,據說非常正宗, 帶著閨女前往, 到了飯點兒人潮不斷湧進,熱鬧無比。 照舊點了我熟悉那幾樣, 可吃到嘴裏卻怎麽也讓我感受不到當年的那般讓人魂牽夢繞的滋味。
寫到這兒我突然有了餓的感覺,想起家裏還有羊肉,奔到冰箱前, 拿出青椒、洋蔥、香菜,西紅柿沒有了就用番茄醬, 再拿胡蘿卜代替它的顏色,爆炒羊肉,撒入孜然,再加入蕎麥麵, 我的新疆麵就出鍋了。 家裏人狼吃一頓, 捂著肚子下桌。 我坐在桌邊發呆, 新疆啊,新疆,你何時才能重新回到那份祥和和安寧, 讓我能再去看看你,以解我二十年的戀戀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