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在佛羅倫薩(下)

來源: 江上一郎 2015-04-10 07:52:1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6545 bytes)
佛羅倫斯城市不大。比不上羅馬的壯觀和米蘭的時髦。可是,他好像擁有文藝複興時代留下來取之不盡的遺產,500年來,舉世矚目,魅力不減。

光是米開朗基羅一個人留下的文化藝術遺產,就被世人崇敬,追隨了500年,川流不息。

在這裏,天才橫溢的青年大師拉菲爾--好像是大配角,他的接近世俗的美得化不開的作品,在米開朗基羅的中性的,接近神性的作品麵前,顯得稍微薄弱了一些。

拉菲爾的聖母抱著聖嬰-----舉世驚豔!我在博物館關畢後,早借口,由後門溜進去----匆匆看了10分鍾,歎為觀止!美!純!--讓人透不過氣來!

----然而,不喜歡教皇當他是畫家的米開朗基羅所畫的《聖之家庭》---不是美,是一種和諧,樸實,和人性非常親近。。。。

拉菲爾36歲早逝,據說是他過沉迷女性美的誘惑(有部電影說他的床頂上就畫有各種姿態的春宮)。。。。。。

幾乎是全才的達芬奇也在佛羅倫斯活動過,至今,有著“一山不能藏二虎”的傳說。

這裏,不得不佩服當初的羅馬教皇,他讓兩位大師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地點為他工作。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在米蘭,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在梵蒂岡--各領風騷。

人家說,伴君如伴虎。可是,在文藝複興的時代,要教皇“侍候”像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這樣的大天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和雕塑的訂單,幾乎沒有中斷過,他常常為了各種原因和教皇吵架----據說,拉菲爾就因為米開朗基羅忙不過來,接到了一些工作。世界,也因為這樣變得多姿彩!

不過,米開朗基羅忙完教皇給他的工作就回到佛洛倫斯,他是屬於世界的,也是屬於佛洛倫斯的。

也許因為如此,他獲得了這個城市特殊的榮譽,生前死後。佛羅倫斯人懂得生活,懂得文化,懂得衷心熱愛為這個城市付出畢生藝術才華和精力的人。你幾乎到每一個地方都可以感覺到作,他們對米開朗基羅的愛---500年不變。

作為一個雕塑家,畫家,建築家,詩人----世上,好像還沒有第二個人,也沒有第二個這樣的城市。

他們享受著米開朗基羅為他們設計的廣場---現在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車;
米開朗基洛設計的大樓,還在運用;
他們將大衛的裸體做成廚房的圍巾,家庭婦女都套著做飯--大衛的小雞雞並沒有打上格子;
 《大衛》 的小雞雞大特寫還印成明信片 --誰說天主教保守、死板了?
。。。。。。。。。。。

因為中國的鐵幕,我自然好學,可又懶得看書,隻要知道有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的地方,我就設法找過去,細節,沒去留意。
有時候,我看藝術品不想受太多人的影響,瞎碰猛撞。。。。。

在一座教堂,我見到了米開朗基羅晚年的雕塑《基督受難》。(下圖)
500 × 548 - cjcy.org


晚年的米開朗基羅,經過西斯汀教堂天頂壁畫的兩次折騰(--還摔斷過骨頭!)---作品不再巨大,以往的光滑打磨減少了,石頭和大理石的機理顯得更原始,細部少了,可是寫意的含蓄和自然的流露更貼近平民的思想和感情,年輕時的精確設計,已進入了隨心所欲的爐火純青。基督剛由十字架給人扶下---米開朗基羅不知雕過多少這樣題材的作品--可是,沒有一件作品的基督的造型在受難後有這樣的鬆弛,恒遠,平靜。。。。。那個扶著的老人是他自己嗎?他將自己和基督融合在一起?!

米開朗基羅自信十足,不過鮮有自畫像,隻見過一幅油畫,色調非常暗,好像他不想人們看到他苦痛的寫照。名人廊上他的雕像,是他年輕時的塑像。我沒法肯定他晚年的模樣。。。。

-----“是他,是米開朗基羅自己!”---我的唐代可以入宮的她翻閱著厚厚的旅遊指南告訴我。

-----一瞬間--哭了。。。。
-----我不懂宗教,可是,我感受到一種超越宗教的高尚無比的精神。。。。。

米開朗基羅自畫像
----------------------

也許,有一天,天下大同了,宗教和政治的異見和各種族的衝突都消失了---我相信,這種精神,還會存在!

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的主要作品,基本都看到了。

不過,還有一個小極了的紀念館沒去,那是米開朗基羅的家族私人開設的,門票貴得出奇-(-也許是我窮得出奇吧?)明知大師沒有家庭、沒有兒女,可能是遠親----我還是穿街過巷找去了。

那高價的門票,擋住了太座,可擋不住我的好奇的心,也許,也許有些大師小時候的不為人知的點點滴滴。。。。我可以餓上三天--可是,下一次來大師的家---卻是遙遙無期。

她留在露天咖啡座享受陽光,我走進了大師的家------族的大門。

像是西方的四合院?院裏冷冷清清。。。。。沒落的貴族?大師的盛名在這裏居然得不到世人的崇敬?

不管了,我來了,大師,我來了。。。。

我看到了一條無比強健的大腿的雕塑,有著古希臘的神韻--是大師少年時的習作?還是他收藏的前輩佳作?---不過--那健美的張力,實在是他一貫的精神。

我像個不速之客,獨自留戀在大師可能生活過家園。沒有導遊,也沒有講解員。

我撫摸著玻璃櫃,我撫摸著門框,我撫摸牆上的彩色瓷磚,我來到家族的餐廳。

黑色的長方形粗木餐桌,我相信那是米開朗基羅用過餐的地方,我看電影裏的他,坐在類似的餐桌上,匆匆的喝著湯--趕著去畫畫。。。

在靠窗的那一端,陽光下,一座裸體少女的雕塑,少有的溫柔,少有的輕盈,可是,灑脫,純潔,大氣-----是不是大師性啟蒙時的習作?與人等身的比例,好像是這個屋子的小主人。。。。10人聚餐的餐廳裏,我一個人和她相處,有莫名的熟悉,莫名的親近。。。。

呀---我與這位少女間----有第三者來了!

餐桌的那一段,她緩緩的進來了。門框裏閃進來她的身影,是我兩天來熟悉的身影----我立刻認出了她。我們相望著,幾秒?幾分?-----昨天我們在《大衛》腳下有約好嗎?----不是擦肩而過的嗎?她的發香。。。。。

她開始向我這兒移步了,如果我不移步得話,餐椅後的狹道,必定會將我倆擠倒在餐桌上。。。我唯有慢慢的向著她相反的方向移步了。。。。。

我倆隔著大餐桌,同時看著餐桌上的吊燈,我們看了燈下的對方,我看到了她熟悉的笑容,我看到了她眼裏友善的閃亮,她的無比親切和知己般的無言----500年前的米開朗基羅,約了她和我---兩個人,在弗洛倫斯的教堂,在《大衛》腳下,在家族的餐廳----相見。。。。。。

我跨出餐廳之前,駐足在門框下,等著她的抬頭,為了米開朗基羅,我們互相點頭道別,我見到了她知己般的微笑。。。。。。彼此都默默無言。

我留下了她一個人和那座少女雕像。。。。

穿過佛洛倫斯著名的ponte vecchio 橋---橋上淨是違章建築--全是小小的禮品店/手工藝製作坊,我還在想著那位金發女士獨自留在餐廳的情形。。。。。

來到了城對岸的米開朗基羅廣場。廣場上《大衛》雕像,仿佛是這個城市的守護神----炯炯有神的目光,守望著河對岸的佛洛倫斯城內,晚霞披在古城的每家每戶的紅瓦上,環保城市的山坡起伏的平安穩健,好一個文藝複興的藝術寶庫呀!

500年來,經過了多少戰爭和災難?----佛洛倫斯和米開朗基羅都安然無恙!

在歐遊之前,我去了北京,洛陽,西安。。。。我要先領略自己祖國的文化藝術和曆史的輝煌。

龍門石窟的曆代石雕,在武則天時代發展到登峰造極!最高最接近完美的奉先寺---就是在她的支持下的偉大傑作,據專家說,佛像的開相參照了武則天的臉相。我被專家帶去看石雕工匠們在武則天去世後,得不到支持,中斷了雕刻到一半的石窟--有好幾處。。。。。

藝術家的作品和命運,好像注定了離不開國家的命運。

米開朗基洛設計西斯汀教堂天頂壁畫時。設計圖送到教皇在指揮打仗的前線,教皇就在炮火連天的前線攤開了設計圖----有人來報告戰況----他都不理會。。。。

當米開朗基羅日以繼夜趕製壁畫時,穿著睡袍的教皇會持著臘燭,半夜三更來偷看。。。。。。

世上千裏馬不止一匹,可是,伯樂,隻有一個。

佛羅倫斯是有幸的,米開朗基羅是有幸的,今天的我,也是有幸的。

無言的知己-----金發姑娘,你說呢?

--------------------------------------------------------------------------
(憶記---1983年3月18,19,20 日在意大利佛羅倫斯)

(當年自助遊歐洲--25美金一天,現在約65-75美金,不包旅社酒店,國際學聯有專書介紹,有中文版。)

所有跟帖: 

都說中世紀黑暗殘忍, 最明亮的時刻就是文藝複興。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1/2015 postreply 14:38: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