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散步舊金山(五) ALCATRAZ和艾未未@LARGE

來源: 蝴蝶酒莊67 2015-03-14 13:03:3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2351 bytes)

ALCATRAZ ISLAND是一個在舊金山灣裏的一個小島,正對著舊金山海峽和橫跨海峽的金門大橋。


所有中文網站對ALCATRAZ ISLAND的翻譯都是“惡魔島”,本人很不喜歡。最早是西班牙人給命名的,“LA ISLA DE LOS ALCATRACES”,直譯成英語是“THE ISLAND OF THE PELICANS”,中文應稱為“鵜鶘島”或“塘鵝島”。可以想象,當時歐洲人登上這個島上的情景。之所以被譯成“惡魔島”是因為當地的印第安人認為這個沒有淡水的島嶼是個被惡魔詛咒的的地方,稱為“EVIL ISLAND”,那也是懂印第安語的美國人用翻譯的。我個人更喜歡稱之為“塘鵝島”,怎麽說英語,西班牙語現在都統一稱之為“塘鵝”。其實在參觀的時候,中文的語音導遊直接音譯為“阿爾卡特拉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好了,不再糾結中文該怎麽譯了,我無力抗衡,就直接寫英語ALCATRAZ,總可以吧。

其實,這個風景優美的小島還有點曆史。印第安人以為不祥,自然不踏足,成為塘鵝的天下。西班牙人不信那個邪,1775年登島稱之“ALCATRACES”(塘鵝島),而以後西語“ALCATRAZ”就成為最廣泛最認可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1827年,法國人也來過還是那麽多的塘鵝,驚呼“遮天蔽日,呱噪之聲如颶風”。以後,先是建燈塔,歸美國後成為軍事要塞(FORT ALCATRAZ)。由於位於海流洶湧的舊金山海峽,又隔絕於大陸,早在美國內戰時就成為關押軍事囚犯的地方。1868年開始正式成為關押各類軍事囚犯的監獄,但人數很少,直到1898年美墨戰爭,囚犯人數從26個猛增到450個。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當地的刑事罪犯也遷到這裏。

最知名的曆史是從1933年到1963年那一段,ALCATRAZ成為聯邦重犯監獄,也是我們參觀的主題。而且當初島上的一切信息都對外隔絕,成為當時人們心目中非常神秘的地方。到1963年,因關押的開支過於龐大,加上囚犯的頻繁越獄,ALCATRAZ監獄終於關門。

有意思的是,之後印第安人激進分子在1969年到1970年占領這個小島長達19個月,這個曾經被印第安人認為不詳的被惡魔詛咒的島嶼成為他們必爭的固有領土和原住居民權利的象征,要聯邦政府在這裏建類似曆史遺跡的保護地。我對這些激進分子向來沒什麽好印象,不管怎麽鬧,為什麽把好幾個端端的建築都燒掉了。後來這裏的確定為美國的曆史遺跡(HISTORICAL SITES),但主題是聯邦重犯監獄。

 

從金門大橋景區遠眺ALCATRAZ,坐落在海流湍急的舊金山灣和太平洋交界的金門海峽口上,島上沒有淡水,所有的物資都得運過去。

ALCATRAZ ISLAND長551米,寬180米。

按以上照片,從舊金山向北眺望該島的西南側,從右到左分別是娛樂大廳(SOCIAL HALL,在激進分子占領期間被燒毀)、燈塔(LIGHTHOUSE)、監獄主樓(MIAN CELLHOUSE)、水塔(WATER TOWER)、發電廠煙囪(POWER PLANT CHIMNEY)和煙囪下兩層樓的新興工業樓(NEW INDUSTRIAL BUIDING)。

去ALCATRAZ參觀,一般遊客必須賣票,從33號碼頭(PIER 33)上船。我是提前在網上定的票,很多人都說經常買不到當場票。我定的是當天最後的一班船(下午1:05),提前半小時到,正趕上前麵一班(12:30)。大概因為不是旺季,並不太擠,換票的小姑娘讓我提前上了這一趟,又多出半小時的參觀時間。不過,我沒來得及先多吃一點,在島上參觀是‘囚犯’的待遇,即便不在監獄主樓也不能吃任何東西,希望大家注意。不過,正因為餓著肚子,下船後才會覺得那碗CLAM CHOWDER SOUP的好吃。

33號碼頭上停靠的渡輪,遊客們正在上船,準備去監獄。

行船十五分鍾左右,到了ALCATRAZ東北邊的碼頭。

沿碼頭的不是監獄,是長官、獄警及其家屬生活居住的地方,現在是展示中心,有很詳盡的實物展覽和電影,介紹ALCATRAZ的地理和曆史,尤其是那29年的監獄風雲。

ALCATRAZ碼頭


登上碼頭,沒有時間去看電影介紹了,因為當天最後一個主題講解馬上就要開始,題為“越獄”(ESCAPE)。靠,到這不就是為了聽聽這些有意思的話題嗎!大家都集中在那個警戒塔下麵,聽獄警打扮的美國姑娘講那些牛人是如何逃離這個聯邦重罪監獄的。 

妞正在介紹三位最著名的ALCATRAZ越獄犯(FRANK MORRIS,JOHNANGLIN,AND CLARENCE ANGLIN)

在29年的監獄運作中,總共有14起越獄事件,32位罪犯試圖逃離。講解的妞介紹了三起比較典型的,我也就依此給大家說一說。他們越獄是否成功一直有熱烈的爭執,見仁見智,還很有的講。 

介紹的第一位試圖越獄的囚犯叫JOHN . GILES,他是唯一的試圖不通過遊泳而逃離的。據介紹好像是一位前警察,腦子比較好用(但不是最好用的,那應該屬於前麵照片上的三位)。怎麽看GILES怎麽象SNOWDEN(照片來自網絡),挺帥的。

JOHN KNIGHT GILES(1895年2月16日 1979年2月8日)因殺人罪在俄勒岡州被判無期,成功越獄後仍舊不安分,於1935年5月11日再次搶劫郵政火車被逮捕,審判後送到ALCATRAZ。他的照片來自ALCATRAZ檔案。

GILES是個模範囚犯,入獄10年,8年來可以一直在碼頭上工作,他利用搬運物品的機會,一件一件地偷了一套標準的美軍技術軍士官製服,甚至包括一枚美軍狗頭牌(DOG TAGS)藏在碼頭的一個暗角,1945年7月31日,他大模大樣地穿上製服踏上了離開ALCATRAZ的運輸船(船名USAT GENERAL FRANK COXE,從舊金山FORT MANSON到ALCATRAZ再去ANGEL ISLAND)。幾乎沒有被質疑,隻有一個軍官在船上和這位談笑自如的同伴講笑話的時候,見他穿的靴子有些奇怪,不怎麽配套,隨口問了一下,GILES也鎮定地回答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美軍運輸船上,見一個穿製服帶狗頭牌的就要點一個名,點來點去都多一個。這時碼頭上也開始點名,少了一個碼頭搬運囚犯。GILES剛踏上天使島,就和同樣剛上天使島的助理典獄長MILLER打上了招呼,度了幾分鍾的假,又回了ALCATRAZ。估計得到小黑牢裏呆一陣子了,好像多加了5年刑期,不過,被獄友高看不少。 

其它囚犯的越獄是跳入舊金山灣試圖遊泳到岸邊,然而絕大多數要麽不敢跳,或是跳下後列入失蹤名單,也有給當場擊斃的。為什麽那麽難呢?當時講解的妞就問過我們這一群遊客,回答不外乎三點,吃人的鯊魚、寒冷的海水,湍急的海流。舊金山灣裏的11種鯊魚個子都不大,最常見的是豹紋鯊(LEOPARD SHARP),記錄上最大的7英尺長70磅重,不會吃人,被人吃還差不多(當年外婆做的鯊魚羹美味無比,已經吃不到了)。海水的溫度常年在12度到16度,雖不是最適的遊泳溫度,但也絕不會被凍僵。我在12月初,是舊金山寒冷的冬天,就看見有人在海水裏遊泳鍛煉。下麵那張照片的右下角就是遊泳鍛煉的舊金山市民,還有遠處的ALCATRAZ。

海流的確洶湧,卻也不是不可能,舊金山每年都要舉行鐵人三項,名號就是“ESCAPE FROM ALCATRAZ”。問題的症結在於,囚犯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空子(多數是趁打工的時候加上大霧的天氣,獄警也看不見)能跳下大海,哪管海流是不是會要你的命,隻能拚自己的體力和運氣了,更何況吃的也不可能和參加鐵人三項的運動員比。 

這第二個故事是最傳奇的越獄,1962年6月11日,三個囚犯逃離了ALCATRAZ!至今還在抓捕之列。好萊塢不用多動腦子寫劇本,直接就拍了部電影ESCAPE FROM ALCATRAZ(逃出亞卡拉,1979年。據說美國家喻戶曉,我這移民加拿大的中國人好像聽到過點風聲,百分之九十九是孤陋寡聞,第一次聽到。 

FRANK MORRIS,JOHN ANGLIN,CLARENCE ANGLIN,三大逃犯,好萊塢還欠他們版稅呢。

其實,一年多前有四個囚犯就開始密謀此舉,除了前麵提到的MORRIS和ANGLIN兄弟外,還有一個ALLEN WEST的,那個人最後掉了鏈子,沒膽子走。他們哥幾個在將近一年裏先用吃飯的勺子(其實那個也不好帶回牢房,要點數的)孜孜不倦地利用晚上一個半小時的音樂時刻把牢房後牆上的通風口邊上的水泥挖開,白天用畫在紙板上的通風口遮住,掩獄警耳目。由此也可見囚犯的藝術修養,待會兒還有更多照片為證。 

MORRIS的獄室,挖開的牆洞和假麵具。

等挖開夠一個人鑽過的洞後,他們晚上再從這個洞裏順著通風井,爬到房頂下一個不用的公共廊道,在那裏建立了一個正兒八經的車間,又幹了好一陣子。用偷來的吸塵器改裝的電鑽、撬棒、自製電筒,先拔下了通向房頂的進氣隔柵上的鉚釘,用肥皂做的假鉚釘代替。還有其它囚犯眼開眼閉的資助,他們通過正當渠道搞來了五十多件橡膠雨衣做了救生筏。

一切就緒,6月11日那個越黑風高的晚上,他們三個,爬出房頂,下主樓,翻過圍牆,推著救生筏跳進了舊金山灣。更絕的是,他們用肥皂和擦屁股紙和自己真的頭發做了惟妙惟肖的假麵具,在出逃的那個晚上放在自己的床頭,直到第二天早餐點名未到,獄警才跑去牢房查看,先以為那三個躺在那裏睡懶覺,仔細再看,跑了!ALCATRAZ大亂,典獄長和高層的反應是驚慌而無章法。預示著ALCATRAZ的沒落。

至此,這三位再無音信。也不盡然,直到今天,ANGLIN兄弟的妹妹說他們的母親在世時經常受到沒有署名的鮮花,1973年母親去世,傳言倆兄弟扮成老婦人參加了母親的葬禮,葬禮還是在FBI嚴密監視下的。更靠譜一點的,據2011國家地理雜誌頻道製作的報道,越獄當天在天使島的海灘有人發現有被遺棄的橡膠救生筏和足印,那天附近還有人的車被偷。

舉手投票,百分之七十和我一起聽講解的遊客認可他們成功越獄,大家似乎更願意把他們當做英雄而不是罪犯,都更願意相信他們成功越獄,且金盆洗手不再幹壞事。算來,他們三個到現在都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對他們的通緝到他們100周歲時終止。或許他們會在哪一天到當局自首,那才精彩呢。 

以上是第13起越獄,下麵介紹的是第14起,我認為這是壓垮ALCATRAZ的最後一根稻草。JOHN PAUL SCOTT和DARL LEE PARKER倆位老兄利用在廚房工作的間隙,孜孜不倦地把裝在窗戶上的鐵柵欄鋸斷。1962年12月16日,他們出逃,PARKER沒能遊得太遠在離島100碼的礁石上等到了前來逮他的獄警。SCOTT在離FORT POINT不遠的地方被一個十幾歲的小孩發現,那時他的確被凍得不行,更是又餓又累,動不了了。經治療恢複後,又回到了ALCATRAZ。他是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從ALCATRAZ遊泳遊出來的囚犯。 

就是這樣的窗戶,也是在監獄主樓的廚房,應該不是倆位老兄逃跑的那個窗戶。

不過,他在那裏也呆不了幾天,1963年3月21日,ALCATRAZ正式關閉,所有的囚犯遷出此地。

 

好了,聽完講解後開始正式參觀。這是坐落在山頂的監獄主樓,放在哪個城市裏騙你說是某大學教學樓,不知道的不會不信。其實這個島還是很漂亮的,要不是沒有淡水,也不會被印第安人稱為惡魔島。

島上大樹參天,整潔幹淨,很難想象曾經是個監獄。

我們從一個不起眼的小門進入監獄,首先站在了犯人們曾經洗澡的大堂裏排隊領講解器,各種語言玲琅滿目,我當然是拿講普通話的,邊走邊聽,全程參觀至少也要一個小時。

 

牢房

 

BLOCK B和C上下三層,總共有336個牢房在,BLOCK D有36隔離牢房,和6間完全不見光的禁閉室。最多的時候曾關押302名囚犯,最少的時候也有202名,前後總共有1576名囚犯,監獄裏的囚犯沒有名字,隻有號碼。 

這一側的被大家公認是最好的牢房,有陽光可以射進來,夏日的晚上還能聽到舊金山市裏狂歡的音樂。

每個緊挨著的牢房9英尺長5英尺寬,一張床、一個水龍頭、一個抽水馬桶。牆上一個固定的桌子和椅子,還有一木架子。這其實比別處的監獄還好,單間少了不少事端。

很多囚犯都非常有才,看他們畫的畫,我就想到那三個逃走的都畫了通風口蒙騙獄警,還做了假麵具。

ALCATRAZ有醫院,有廚房飯廳,也有打架滋事。犯了事的先送隔離室,那是沒得出來放風的,再重就送全黑的禁閉室。記不住是哪個曾經的囚犯在講解器裏跟我們說,他進禁閉室後就扯下一顆紐扣往上一扔,接著就滿地找扣子,以這樣的方式來打發時間。如果無所事事或胡思亂想都會得精神病的。他老先生能活到現在給我們介紹他的親身經曆,也是個人物。 

隔離室,是我在裏麵。大家都喜歡進去蹲一小會兒監獄。

表現好的囚犯當然有獎勵,首先有各種工作可以做,做碼頭搬運工的GILES,廚房幫忙的SCOTT都是例子,還可以拿工資。其次,圖書館裏的書可以借來看,還可以修大學課程。外出放風也是一種獎勵,還進行棒球比賽。 

犯人的親屬可以來探監,探監處。

監獄監控中心


這裏還要介紹一下,這裏的獄警很多是帶著家屬住在島上的,還有小學校和小賣部,實際上是個小小的社區,唯一有特色的是經常有躲避出逃重犯的演習,為防止重犯逃離到非關押區傷害家屬。這還真的用上了。
 

1946年5月2日,6名囚犯企圖越獄不成,引發暴力騷亂,動用了海軍陸戰隊才得以平息,最後導致了2名獄警(WILLIANM . MILLER & HAROLD STITES),3名囚犯死亡,14名獄警或囚犯受傷。史稱BATTLE OF ALCATRAZ。

暴亂的簡單經過是這樣的,BERNARD PAUL COY是個銀行搶劫犯,他經過仔細的觀察、縝密的思考和精心的準備,掌握了監獄管理的漏洞。5月2日那天午飯剛過,COY在JOSEPH CRETER和MARVIN HUBBARD的幫助下,爬到獄警看押囚犯的鐵柵欄下,用事先準備好的工具把相隔5英寸的兩根鐵欄杆擴寬到10英寸,當時他光著的身體塗抹了潤滑油,艱難地穿過了這個狹小的空間,躲到了獄警的房間,打昏一個進來的沒有防備的獄警後得到了長槍、手槍和手雷,不得了啊。他把武器傳給下麵的CRETZER,他們倆又放出另外三名囚犯CLARENCE CARNES、SAM SHOCKLEY和MIRAN THOMPSON,同時拘禁了不斷進來的九名在下麵工作的沒有槍的獄警。注意,那三個是同意入夥的,很多被放出來的,打了一下小算盤,又回自己的牢房,再把自己關起來。

他們起先想以人質為要挾,打開放風區的大門,跑到碼頭劫持每天在下午2:00到的運輸船逃跑。但那名後來犧牲的MILLER把幾乎所有的鑰匙都交給了COY,卻留下了最重要的一個,通向放風區大門的鑰匙。正因為這個,企圖越獄的囚犯沒能跑出去。

隨著連舊金山市區都能聽間的警報聲,他們知道跑不了了,決定負隅頑抗。監獄方麵也非常強硬,先是想自行解決不成,調來海軍陸戰隊,但因為暴動的有人質,還有其它不參與騷亂的囚犯在裏麵,行動很不順利,一直到5月4日早上9:40才最後全部解決。當時就死掉的是CRETZER、COY和HUBBARD,SHOCKLEY和THOMPSON隨後被判死刑,當時全監獄裏最年輕的囚犯CARNES加判一個無期(但最終於1973年獲釋)。從此,監獄加強管製,此後十年再沒有任何越獄的事件發生。

隨著講解器,邊走邊聽,了解許多當年的監獄生活和風雲,包括看到至今還留在地麵上的當年慘烈對峙時手雷和子彈留下的凹坑。


再曬幾張ALCATRAZ島上的照片。

警戒塔

被激進分子燒毀的SOCIAL HALL和邊上的燈塔,都在島的東南端靠近監獄主樓。

水塔,島上供水的唯一來源,上麵至今還留著當年激進分子寫的大紅標語;背景是發電廠和煙囪,兩個建築都在島的西北端。

ALCATRAZ


在上船前換票的時候,我才發現ALCATRAZ上還有艾未未的作品展,又是一個旅遊的驚喜,但也是我沒做好功課的證明。這之前我已經錯過了兩次艾未未的作品展了。一次是2012年聖誕節去華盛頓特區見老同學,參觀SMITHSONIA各個博物館的時候,偶然發現艾未未在HIRSHHORN的“CIRCLE OF ANIMALS ZODIAC HEADS”(十二生肖),沒有時間,罷了。第二次就在家門口的安省藝術博物館(ART GALLERY OF ONTARIO,ARO),2013年8月到10月的“ACCORDING TO WHAT?”票都搞定了,一直拖,最終展覽結束也沒去看成。老外同事參觀後激動地跟我談“河蟹”,幸好還有那麽一點基礎,不至於太囧太汗。老實承認自己藝術細胞不多,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就不會成為真正的粉絲,省省了,不去努力追求了。 

這次都放到嘴邊的肉了,當然不會放棄(太俗,有傷大師的風雅,先得罪了)。看了以後才明白這次的主題是“@LARGE:AI WEIWEI ON ALCATRAZ題以後”是大師為這裏量身定做的。在這個曾經的聯邦重犯監獄裏麵展出“在逃”的主題,可見大師的用意。展覽到2015年4月底結束,還有機會去看。有幫做廣告之嫌,但聲名我隻花了錢去看,沒有回扣,真的覺得不錯,艾未未是我喜歡的。 

@LARGE:AI WEIWEI ON ALCATRAZ

整個@LARGE的主題下有7個作品集,分別布置在監獄醫院(四個)和新興工業樓(三個)。本人隻對其中三個產生了共鳴,說白了就是看懂了,就寫寫這三個吧。 

“BLOSSOM”(不敢翻譯,怕壞了大師的意境,自己去體會吧)是在監獄醫院的陰暗的角落裏安放了潔白陶瓷做的洗臉池或抽水馬桶,裏麵陳放了同樣潔白的陶瓷做的盛開的小白花。



看這個已經有了我的詮釋,最好自己去體驗,至少看他的官網。醫院裏看的遊客還比較多,畢竟在監獄主樓裏麵,一轉身就過去了。 

遠離主樓的新興工業樓裏麵的三個作品去參觀的遊客少之又少。一到那門口,年輕的講解員便急不可待地引路。我猜沒有大師的作品,平時這裏並不對外開放,整個是個空曠的大車間,上麵一層是兩個相關的作品,“WITH WIND”和“TRACE”。

WITH WIND采用了中國民間的紮風箏的技藝,結合舞龍的形式。而TRACE則是采用了現代的LEGO搭出了總共176個人物的肖像。一個抽象,搭載在中國傳統技藝,一個寫實,存在於西方現代手工,同樣色彩鮮豔,同樣釋放出一個信息,曾經被或正在被壓製的不同政見者。 

先是WITH WIND


斯諾登名言:PRIVACY IS FUNCTION OF LIBERTY。



再是TRACE,艾未未先生總共選了176個不同政見者,分屬33個不同的國家,搭了八個或是九個大板塊。其中中國有38位,不奇怪他自己本來就是中國人,對中國最了解,不知出於什麽原因,他沒有把他自己列在裏麵,估計也是因為他是中國人。美國有6位,我知道的是馬丁路德金、曼寧和最近的斯諾登。俄羅斯及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也有一批,其餘的亞洲、中東和非洲的獨裁國家。令我驚訝的是西歐的各個國家盡然沒有,想想也是,連畫那麽侮辱穆斯林宗教卡通的CHARLIE HEBDO也不被禁止,可見法國對持不同政見者的寬容的程度(隻要不殺人)。但要知道,德國很早就明令禁止納粹和反猶太言論的。更不可思議的是,南美那麽多獨裁軍人政權之下,卻也沒有一個持不同政見者?

帶著問題,和在那裏擔任解說的小夥子討論了很久,他還參與了一些艾未未作品的製作和展覽。原來,並不是艾未未本人親自選擇他的TRACE的,是手下幫忙選出來的,他本人的參與程度到底如何?小夥和我都不得而知。而且除了中國那部分,很多其它的TRACE都是在這裏由他們這些熱血青年用LEGO搭出來的,艾未未又是如何指導每一幅肖像的?為什麽這個肖像用這個顏色?為什麽這個肖像拚成這個大小?為什麽這個肖像選用這個基調?小夥和我也不知道。靠,原來作品是這麽出爐的,IDEA,IDEA,IDEA……!藝術界也是如此嗎? 

曼德拉(南非)

昂山素姬(緬甸)

曼寧(美國)

斯諾登(美國)


劉曉波(中國)

沒時間一個一個去查,隨口報上幾個名字,找出來拍照,都是我知道和敬仰的人物。 

講到口幹舌燥,四下已空無一人,艾未未的@LARGE早就不讓遊客進了,匆匆下去看了一眼REFRACTION,也沒有得什麽要領。 

離最後一班回舊金山的船還有半小時,我還想去看看在碼頭INFORMATION CENTER放映的那部錄像。可整個ALCATRAZ要關門了,還有誰會去放錄像?雖然船還沒到,工作人員、遊客包括和我討論甚歡的小夥,連帶送回舊金山的垃圾都等在碼頭。不止我一個抱怨,算是一絲遺憾吧。

最後以這個囚犯的話作結尾,在參觀時講解器裏就聽到過,在碼頭等船的地方也列了出來,兩次都有一股從內心深處湧出的共鳴,同樣是人啊!


ALCATRAZ網上訂票的官方網站:http://www.alcatrazcruises.com/

幾點建議:

*         還是提前定好票,而且能早一點就盡量早一點,反正回程上任何一班都行。

*         還有夜班,應該更俏,因為更刺激,我定的時候旅遊淡季,應該是不開。

*        多穿點衣服,哪怕是夏天,舊金山灣的氣溫加海風還是夠受的。

*         島上是‘囚犯’的待遇,除了碼頭周邊,不能吃不能喝,做好思想準備。



散步結束了,和這位收拾了漁具回家的老先生一樣,收拾起行李走人。

所有跟帖: 

在岸邊看到有這座監獄的介紹。如果不是因為風浪和溫度,對會遊泳的人來說不是太難。 -林間曲徑金秋時- 給 林間曲徑金秋時 發送悄悄話 林間曲徑金秋時 的博客首頁 (78 bytes) () 03/14/2015 postreply 14:36:56

謝謝斑竹,我是個旱鴨子又膽小,關在裏麵隻有做夢了。即便在遊泳池裏手腳不著地就得靠老婆閨女救了。更別說那裏是海峽口上,海流很急。 -蝴蝶酒莊67- 給 蝴蝶酒莊67 發送悄悄話 蝴蝶酒莊6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06:09:16

水溫16度相當冷,那時沒有wetsuit.。這些豪傑根據比不上弄大四個獄警肚子的Tavon White。 -Redfernbus- 給 Redfernbus 發送悄悄話 Redfernbu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04:50:54

謝謝,ALCATRAZ裏還有很多人物,講解器裏就還提到Scarface Al Capone,Birdman Stroud, 故事 -蝴蝶酒莊67- 給 蝴蝶酒莊67 發送悄悄話 蝴蝶酒莊6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06:46:52

打開一看,很獨特的文章,也喜歡看這些故事,雖然當事人的人生悲慘世界吧。小島的故事很多,謝謝和我們分享。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08:17:52

謝謝“安娜晴天”,故事都非常有意思,在那旮耷呆的都是犯中之犯,梟雄。 -蝴蝶酒莊67- 給 蝴蝶酒莊67 發送悄悄話 蝴蝶酒莊6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18:57:32

曼寧好像改性了。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15:58:24

謝謝“chufang”,我真不知道,艾未未大師不知曉得不曉得? -蝴蝶酒莊67- 給 蝴蝶酒莊67 發送悄悄話 蝴蝶酒莊6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5/2015 postreply 18:58: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