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大雨到了早晨停了下來,我們因小木棚的庇護,所有的背包,衣物特別是鞋子都是幹幹的。住帳蓬的人就沒那麽運氣了,特別是背包客住帳篷已習慣把鞋放在帳篷的夾層之間,因為走了一天路,鞋的味道極大而且沾了很多泥土。下雨時卻一定要放到帳篷裏麵,這位老兄大意了,鞋淋的透透的,不過有辦法,倆個塑料帶套到腳上再穿鞋。
野外活動總會遇到各種意外,徒步者也會想出N中辦法來應對各種意外。 帳蓬雖防水但表層的水卻不能馬上蒸發,卷起來捆在背包上比起幹燥的帳蓬要增加一倍的重量,今天共走7.5 英裏。早上沿河邊走,路途平坦約2英裏非常輕鬆,然後爬山,遇上陡坡,幸好是上山,要是下山就更難了.
特別困難的是經過昨夜的大雨,山徑的雪已蕩然無存,但氣溫還底,積水的地方結成冰塊。無雪的山徑鞋上不必穿雪鏈,因為雪鏈上的鐵爪踩到石頭磨損的厲害而且打滑,但在有冰的路上則必須靠它抓緊地麵防止跌跤。頭幾天我們在雪地上行走,出發前就穿上雪鏈直到露營地。而今天我們要不停的根據路況穿上/脫下雪鏈,對於年輕的姑娘小夥這不是問題,背著三十多磅的背包,一個金雞獨立就能穿上/脫下雪鏈,我則必須卸下背包才能完成這一連串動作。看過“Wild”電影的同學一定還記得女主角第一次把包搞到背上的尷尬,雖說很誇張但也真實的表現出把包背到肩上是最費力氣,所以除非要加減衣服,途中停下喝水,我們寧可負重也不卸背包,或者靠著斜坡撐起背包,以便能輕便快捷的上路。沉重的背包一但由雙肩背起,比提在手裏或抱在懷裏輕很多,背包的重量分散在倆肩倆胯加上腰部比常人想象的要好的多。現代戶外背包設計很棒,材料輕防水還有金屬架支撐使背包和身體之間透氣,上下左右都有活動的背帶來調節以適應不同的身材。徒步的第一天領導認真檢查並調整每個人的背包,確保每人的背包處於最佳受力狀態。而今天我們要不停的根據路況穿上/脫下雪鏈,背包卸包讓我苦不堪言也耽擱時間,我的隊友看不下去,讓我站穩,伸出腳由她幫我穿上/脫下雪鏈,在此深表謝意,可惜她不懂中文。
途中最困難的坎是“擠檸檬” ,倆塊巨石間一條小縫又陡又窄,胖子肯定過不去,中間隻有個巴掌大的支撐點,幾乎九十度,幸虧不長,踩在支撐點再跳一下就過了險關。
這裏我就慶幸是下不是上,沒有梯子我怎麽能上的去?小小的刺激為我們的徒步增加了快樂,每當一個人通過,就是一陣歡呼。
到了露營地看到小木棚無人入住,李歐鬆了一口氣,五天的雪地帳蓬,特別是昨夜的大雨,領導也吃不消了。今晚就和群眾打成一片,擠在木棚裏。木棚內可以擺開七張睡墊,八個人稍微有點擠,睡墊之間略有重疊。不過鑽入睡袋後人的空間有限,多餘的地盤實在也無大用。以我之見她早就該和我們擠在一起,身為領導她總是盡可能為我們創造好條件,令我十分感動。我愛旅行,無論與朋友還是家人出行,事無巨細都要我來操心,這次跟著組織,有專業人士帶隊,不必操心還 時時受到照顧,得以充分享受旅行的快樂。
晚上7點半,又來了一幫,10個人。在這荒山野嶺同類相見十分興奮,相談甚歡。他們也是學生,屬於西康州大學,我們由北向南,而他們則是由南向北。西康州大學春假比我們晩一周,今天是他們的第一天,走了12英裏,以致天黒才到露營地。每個露營地隻有一個木棚,已被我們入住,他們隻能點亮頭燈搭帳蓬。他們當中隻有倆人曾野外露營,其餘8人都是第一次徒步,4天走40英裏,而我們7天53英裏。無論從經驗還是組織協調都無法與我們相比,好在他們年輕,高漲的熱情充沛的體力彌補了經驗的不足,我要跟他們徒步那是死定了。去年康大第一次組織AT行,也是由南向北,越走越冷,途中遇大雪困在小木棚一日,增加了穿越的難度,以致今年改為由北向南。 去年我也曾想參加徒步穿越康州,隻因家中瑣事忙昏了頭,錯過了報名時間,令我懊惱不已,今年我在開始注冊的第一時間上網搞定。由於去年的經驗積累,今年的徒步行組織的更加周密合理,加上一周的好天氣,除了一場夜間的大雨,我們一直走在陽光燦爛的山間,真有塞翁失馬的感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阿巴拉契雅山徑7日行 - (7) 穿越康州 第六天 3/20/2014
所有跟帖:
• 好貼!讀來津津有味 -奚凡- ♂ (0 bytes) () 02/03/2015 postreply 13:47:49
• 最難忍就是體味窩在一塊 -NHHiker- ♂ (0 bytes) () 02/03/2015 postreply 14:39:00
• 俺鼻子不靈,嗅覺遲鈍,看來適合 camping ;) -奚凡- ♂ (0 bytes) () 02/04/2015 postreply 15: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