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訪古 穿越時空 (中)


昨天:
   西安西線——茂陵,乾陵,法門寺

清早,伴隨著西安人晨練的樂曲,我開始了西安西線的訪古之旅。

茂陵--漢武帝的長眠之所:在遼闊高傲的鹹陽北塬上,西起興平茂陵,東止渭城區陽陵,東西近百裏的一條直線上,竟然埋葬著西漢王朝11個皇帝中的9位帝王,其中還不乏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等眾多的陪葬墓。這些墓葬依照漢家厚葬的規矩,每一個都有著厚厚的封土堆,氣勢巍峨,放眼望去,實在不能不讓人歎為觀止。

茂陵正坐落在這條直線西端的頂點,以無以複加的氣魄鎮守此處,遠望著長安的子孫。作為西漢帝王墓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陵墓,據說在二戰時期,有很多開飛機的美國大兵在飛往日本的途中,都把這個巨大的陵墓稱作“東方金字塔”而當作導航地標參考。


茂陵的左近,有一生7次率軍攻打匈奴的大將軍衛青墓;還有少年大司馬霍去病墓;也有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墓,這位以“準皇後”身份入葬的女人,正是“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典故中的美人;還有那位耍寶的“智聖”——東方朔墓,這位奇才最後還大著膽子,居然把自己的墓地置於最好的風水之上。

來到這座“東方金字塔”一般的建築麵前,不僅僅是對漢武帝這樣一個帝王文治武功的懷念,更是對衛青,霍去病這些漢家英雄的集體膜拜。

現在的茂陵博物館其實是建築在霍去病的墓上——一座鬱鬱蔥蔥的小山。他墓前那些國寶級的石刻吸引了絕大多數遊客的眼光,這些線條流暢,簡單而傳神的石刻都是絕代的藝術品,尤其是那座“馬踏匈奴”的石雕,混沌的石頭,自然起伏中是人的手,馬的頭,胡夫的慘敗與戰馬的勝利。

 

或許人們也更願意走到後山下供奉這位英姿勃發的少年將軍的廟裏,去踩踩那塊據說很靈驗的“去病石”,完成了這兩項工作,似乎茂陵之行就可以結束了。

其實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從即位的第二年就開始了營建自己的陵墓,每年用掉全國賦稅的三分之一,一共花費了53年,可見茂陵的規模!據說到了漢武帝死時,他的陵墓裏已經堆滿了稀世珍寶,再也塞不下了。不過也許是這位皇帝對自己的威嚴太過自信,茂陵的防盜措施是有史以來最差勁的,光是曆史記載的大規模盜墓就有四次,再加上民間的盜墓,這位顯赫的君王最後連塊棺材板都沒落下。

冷落的茂陵上風颼颼,草青青,間或還會驚飛起一隻美麗的長尾野雞。茂陵那方表明身份的青石大碑,已然破落的讓人不敢相信這就是漢武大帝的墓碑。陵墓的期其中還不乏皇親國戚,亡故

乾陵:這裏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安眠之地。世界上唯一埋藏著兩位既是夫妻又同為皇帝的陵墓,關中唐十八陵中唯一不曾被兵匪盜掘的陵墓。

因山而陵的乾陵海拔1049米,建在陝西乾縣城北的梁山上。站在遠處眺望,乾陵宛若一位美人,靜穆地仰臥在茫茫蒼穹之下,梁山主峰是她微微仰起的頭顱,司馬道是她的玉頸。走過長長的司馬道,沿路的巨型石像神態各異,路的盡頭就是著名的無字碑和述聖記碑了。當年武則天在垂危之時下詔,去掉自己的帝號,改稱皇後,並立一座無字碑,千秋功過,任後人評說。

 

與無字碑東西對峙的述聖記碑,由武皇撰文,中宗李顯書寫,記述的是高宗一生的功德。述聖記碑上,李顯的遒勁書法已無法辨認,對麵無字碑上原來的圖案也已模糊不清,這兩個石碑一千多年來就這樣在皇陵外陪伴著,沉默著,回憶著。。。。。。

 

緊靠兩通石碑的北側,豎立著61尊番臣石像。高宗駕崩後,各國的王侯與使節,紛紛來長安吊唁,並親往乾陵送葬,為紀念當時的盛況,武則天便命人將參加葬儀的各地王賓和使節,按照真人服飾和大小雕刻成61尊石像分站兩旁。可惜的是這些石像不知為何都失去了頭顱,也成了乾陵中的一大謎團。

 

對於史學家來說,乾陵的最大魅力,就在於它未被盜挖過。兩位盛世皇帝的冥宮,誰都不難想象,必定是世界上埋藏最豐富的陵墓。有專家稱乾陵地宮中的寶物多達500餘噸。據說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寄埋在乾陵之中。如此誘人的乾陵居然從未遭到盜掘,也是一個奇跡。而民間的傳說則是因為有“天神”守護的緣故。

乾陵的附近,還分布著17座陪葬墓,分別依墓主人生前的地位高低,由遠及近排列。在這些墓中一共出土了一百多幅精美的墓室壁畫。《宮女圖》,《打馬球圖》,《客使圖》,《狩獵出行圖》,《觀鳥捕蟬圖》。。。。。。那些畫麵實在令人驚豔叫絕。

從乾陵出來,我直奔今天的最後一站-----法門寺。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院”,因安置釋迦牟尼指骨舍利而成為舉世仰望的佛教盛地。

 

法門寺作為曆史上最負盛名的寺廟之一,一次意外的閃電劈開了這座寶塔,打開了這座曼茶羅地宮,埋藏在地宮裏的千年秘密由此揭開,那個讓全世界佛教徒頂禮膜拜的佛骨舍利也終於重見天日。

你也許無法想象一千年前這樣的場麵:整個京城儀幡浩蕩,梵誦盈天,成千上萬的人們穿著自己最光鮮的衣服湧上街頭,匍匐在用鮮花,錦綢,金玉以及珍珠鋪成的道路兩側磕頭不止,有的人甚至自殘肢體,隻為了能更接近佛骨舍利。。。。。。這便是大唐之時,帝王六次迎奉舍利時的壯觀場景。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滅度後,遺體火化結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一印度,為弘揚佛法,將佛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而到今天,其他的舍利都消失不見了,全世界就隻剩下法門寺還保存著佛骨舍利,足以見其珍貴。現在的人再也無法體會古人的那種瘋狂。法門寺也在唐的鼎盛之後漸漸歸於沉寂。

雖然現在的法門寺隻有唐時的二十四分之一大小,但仿唐的赭紅色建築恢弘壯觀,莊重淳厚,一瞬間,皇家寺院的高貴氣度又穿透時空展現在我的眼前。

法門寺寺內並不大,三進院落,最前邊是大殿,進香的善男信女在這裏點燃香火膜拜,熙熙攘攘,熱鬧不停。環繞大殿西側是長長的一條長廊,廊寬過丈,窗欞條條,青磚墁地,肅穆悠長。東側是一排耳房,後側是僧人們的寢室,樓高一律兩層。窺視其中,現代化的設施齊全,出家之人早已脫離了青燈古佛的死寂和離塵。

 

1981年,塔忽然沒來由地就倒塌了,而且是直上直下地倒去一半,剩下一半就那麽孤零零地站立著。所有的人都感到驚訝不已,於是就拉倒殘立的一半,準備挖基重修。就在這個時候,地宮被發現了,露出一室罕世珍寶:釋迦佛祖真身指骨從重重寶函中大放光芒於全世界。這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也許佛祖就是特意要用這種世人無法理解的方式,穿過時間與空間的封鎖,讓人們感受到佛道的力量?

進入地下,狹小的空間裏擠滿了人。當年金碧輝煌的地宮已被封閉,空無一物,隻留下一扇小窗戶供人一窺。據說當年考古工作者打開地宮時大吃一驚:從地宮踏步到平台,撒滿了唐代曆朝的銅錢,稱之為“金錢鋪地”。

繞過地宮入口,牆上粉飾著佛經裏的各種故事,天花板上是數以萬計的佛祖浮雕。但幾乎沒有人願意為此稍作停留,甚至連同靈骨一起出土的晶瑩碧透的影骨也無法更多地吸引人們的目光。人頭攢動處,大名鼎鼎的釋迦牟尼真身舍利正在接受著眾人的膜拜。

供奉舍利的供桌前,燭光搖搖,香煙嫋嫋,神秘的輕紗籠罩著舍利寶函和佛祖臥像。紅燭與燈光的光輝交織在一起,輕柔的籠罩著佛指舍利,泛起橘紅色的光暈。供桌旁一個年老的和尚,眼睛深陷,麵容清瘦,執燈焚香,敲擊著木魚。

在寺的東院,我在真身寶塔前駐足,仰首觀望著這座13層高的八棱磚塔。這時剛才在供桌前敲擊木魚的老和尚朝我慢慢走來。我連忙雙手合十,向老和尚問好。老和尚不緊不慢地停下,亦雙手合十,向我答禮道:“施主好!”看著老和尚似乎願意和我交談的樣子,我便與他攀談起來:

“請問師傅在此主持多久了?”

“四十有七了”

“師傅每天都在重複做同樣的事嗎?”我繼續問道。

“基本上差不多。遇到特殊的日子,會更忙一些。” 當得知我來自北京時,老和尚接著說道:“我去過北京的潭柘寺,那也是個很古老的寺廟。”聽到這裏,我連忙接道:

“是啊!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

老和尚麵無表情地緩緩答道:“如果把中國悠久的曆史比喻成一顆枝葉繁茂的大樹,北京就猶如上麵的樹冠,而我們西安則是大樹的根!”還未等我答話,老和尚再次雙手合十道:

“幸會施主。再見!”說完,老和尚便轉身離去。

望著老和尚漸漸遠去的背影,我不無感慨地自語道:“這秦川大地的曆史地位及對中國發展的巨大貢獻是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可比擬的啊!”

。。。。。。

(待續)

 

所有跟帖: 

謝謝詳細的介紹,學習了。 -廣陵曉陽- 給 廣陵曉陽 發送悄悄話 廣陵曉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9/2015 postreply 14:53:36

謝謝, 收藏了, 下次去西安去看看 -惜福666- 給 惜福666 發送悄悄話 惜福66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0/2015 postreply 09:44: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