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 * 亞述王的守門神

來源: 如斯 2014-12-04 16:12: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99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如斯 ] 在 2014-12-05 06:36:3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亞述王的守門神,人麵、牛身、長髯、花翅膀。


它在緩緩前行,帶著一種高貴的情感。你感受到它的高貴,可你說不清那是什麽。


它是兩個平麵的高浮雕的組合,但頭部是立體雕。從某一個角度看,它有五條腿,它是神牛(
Lamassu ,from city gate III)。


你走向它守衛的拱門,它有四米多的高和長度,一米的厚度,由一個整塊的石灰岩石雕刻而成。


它迎麵靜立,目光莊嚴。它看著遠方,可某個角度上你感覺它俯視著你,你得仰起頭。


從正麵你隻能看到它的兩條前腿,你注意到它雄壯有力的前蹄。


它有漂亮卷曲的連鬢虯髯,直垂前胸。兩對四隻牛角繞著雙重花冠,冠頂圍著一圈羽毛。它有連在一起的長眉,挺拔的鼻梁,透著仁慈的嘴唇,牛耳朵掛著大耳環。


它墜著曲線優雅的長尾,尾巴端部的毛卷曲,它的飛禽翅膀,它軀幹上的卷毛與腿上的肌肉和血管都在提醒你它的獸性。

它是強悍無敵的亞述王的衛神,拉馬蘇,它叫拉馬蘇。


更準確地,它是亞述王薩爾貢二世的拉馬蘇。它能祛邪,它為王守門,建築學地說它還要替王承重拱門,它是王的臣仆(
Lamassu, from citadel gate A)。


它的身後通常跟著個祝福的
genius,半神半人。這一位拎著隻小水桶,用鬆果把清潔去穢的水灑向通過的路人。


城門洞裏的祝福,原樣照搬來盧浮宮。

亞述王薩爾貢(Sargon)的名字在《舊約》中出現了一次便消聲匿跡。亞述皇帝撒珥根命令他的元帥攻擊菲利士的亞實突城(以撒亞書201)。他應該就是最後在公元前722年攻陷撒瑪利亞將以色列人擄去亞述的王,薩爾貢二世。

後世的學者對這位亞述王幾乎一無所知,許多人懷疑他的真實存在。1842年法國人保羅-埃米爾·塔(Paul-Emile Botta找到他的王宮。

1842年,法國政府將一個自然科學家任命為法國駐奧斯曼帝國摩蘇爾的領事,他便是博。英國人認為這項任命意在強占近東地區考古的製高點。博塔有一個身為曆史學家的父親,他本人環遊過世界,替巴黎自然曆史博物館在非洲采集過動植物標本,因此被認為是個合適的人選。摩蘇爾是小亞細亞和波斯灣的連接點,當今伊拉克的第三大城市。上任之前博被建議象英國駐巴格達的領事一樣利用這個大好機會為法國收集遠古代兩河流域的文物。

塔下車伊始便尋寶,但收獲不多。行前他認真研究過《約拿書》,相信獅穴之城尼尼微就在附近。他找到個叫約拿的小丘崗,頂上有個清真寺,寺裏的阿訇拒絕他挖地洞。年底,一個在集市上賣染料的農夫提議正在找浮雕石板碎片的博塔不妨去自己住的村子看看,他說,這東西我們村裏有的是。

薩爾貢二世的城半埋半露,掩在這個村子的地底下,幸運之神化身作一個和博塔做了一小筆染料生意的農夫把他帶到那裏。細致的發掘、測繪、記錄開始了,掠奪也開始了。

大英百科全書說如果博塔沒有遇見拉馬蘇那麽他會是發現尼尼微的人。但是博塔挖了一個星期之後見到拉馬蘇和楔形文的銘文泥板,他以為自己找到了《舊約》裏的大城。他傳電回巴黎: Ninive est retrouve (發現了尼尼微)。尼尼微就在二十公裏之外。

博塔發現的是公元前七世紀薩爾貢二世建造的城, 薩爾貢之城( Dur-Sharrukin)。

薩爾貢之城是一個嚴格的長方形,一平方英哩的麵積,城牆45呎厚,39呎高,七個城門,城裏麵有一個無以倫比的宮殿。博塔看見城牆的雉堞,筆直的鋪石大路,金字形四方層塔,一個又一個內壁裝飾著淺浮雕護牆石板的房間。他問自己,哦,我看見了什麽?

博塔挖掘了兩年,他的繼任領事挖了十年,接下來是美國人,七年。1957年伊拉克人自己才開始挖掘。難以想象薩爾貢的城堡還剩下些什麽。

法國人挖掘的,藏在盧浮宮;美國人挖的,在芝加哥;伊拉克人自己挖的,經曆2003年巴格達陷落後民眾對國家博物館的哄搶,不知還剩下些什麽。

法國人裝船了七隻拉馬蘇,兩隻在運輸途中沉入底格裏斯河,五隻抵達盧浮宮。四隻拉馬蘇頭生兩對犄角,有一隻長了三對。


長著三對牛角的拉馬蘇,似乎在朝你微笑。當牛的犄角柔軟地繞住自己的冠,你必得相信它是神。拉馬蘇的身後是豢養獅子的吉爾迦美什,人類最古老的英雄史詩(The Epic of Gilgamesh)讚美的就是他。


長發披肩的拉馬蘇,發稍卷起像兩球大辮子花。
它們埋在塵土和垃圾底下長達兩千五百年,考古學家使它們得見天日,也使他們永離故土。當年法國人的沉船地點眾人皆知,伊拉克獨立以來未見到政府打撈,那兩隻拉馬蘇應該還陷在河底的淤泥裏。2003年發生的搶劫使你思索或許還是不打撈為好,至少,那孕育它們的大河還能佑護它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柏林Pergamon Museum 也有兩尊Lamassu -boca- 給 boc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4/2014 postreply 19:10:32

不列顛博物館也有Lamassu, 英國人的是從尼尼微弄來的。 -如斯- 給 如斯 發送悄悄話 如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4/2014 postreply 20:43:45

紐約大都會藝術館也有 -MotherBird- 給 MotherBird 發送悄悄話 MotherBir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4/2014 postreply 20:40:03

芝加哥也有,應該來自同一地點。 -如斯- 給 如斯 發送悄悄話 如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4/2014 postreply 20:47:04

I mean, 薩爾貢的城堡。紐約的來自何處? -如斯- 給 如斯 發送悄悄話 如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4/2014 postreply 21:06:37

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裏有一座Lamassu,是芝大考古隊1929年在同一地點發現的,高16英尺,重40噸,比盧浮的還大。 -aranjuez- 給 aranjuez 發送悄悄話 aranjuez 的博客首頁 (85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09:02:24

多謝你讓我們看見芝加哥的Lamassu, 非常喜歡你拍的這張照片。BTW, 芝加哥的這一尊翅膀壞了?腹部下的空處有銘文嗎? -如斯- 給 如斯 發送悄悄話 如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20:27:34

對不起,片子拍得不夠清楚。雕像是有翅膀的,隻不過浮雕很淺,看不大清楚。至於腹部下麵是否有銘文,不記得了。 -aranjuez- 給 aranjuez 發送悄悄話 aranjue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23:01:17

你的文字和思考一如既往讓我感歎。兩河流域孕育很多文化曆史,因為曆史的緣故被遺忘銷毀了。這十幾年來的毀滅性更難預估,當人命沒有價值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142 bytes) () 12/06/2014 postreply 07:02:50

謝謝評論,我隻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神獸的前世今生,它是怎麽跑到盧浮宮去的。 -如斯- 給 如斯 發送悄悄話 如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14 postreply 20:15:46

哇,好多學問啊。兩千五百年前,文明已經如此燦爛。 -lepton- 給 lepton 發送悄悄話 lepto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14 postreply 21:14:43

兩河流域的文明是人類的第一個文明,我希望有更多的了解,可惜知道的太少。 -如斯- 給 如斯 發送悄悄話 如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7/2014 postreply 20:48:40

多謝分享,很多曆史知識和背景。了解了以後再去看,會有很多看點,知道看什麽。 -看風景- 給 看風景 發送悄悄話 看風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7/2014 postreply 11:53:40

博塔曾麵對發掘物問自己,這意味著什麽。我們在博物館裏不妨同樣問自己。 -如斯- 給 如斯 發送悄悄話 如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7/2014 postreply 20:53: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