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行天下】聖保羅遊記

來源: 老流浪漢 2014-10-24 19:55:2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858 bytes)

 聖保羅遊記
                                 
                                                                                                                                           ---- 流浪漢,依萍(修改)

 
睜開眼睛時,飛機已經進入巴西。著名的亞馬遜平原幾乎占了半個巴西,由於飛機飛得太高,沒有看見的亞馬遜河,大概是睡過了。往下看去,是碧綠的森林和大片的田野。和中國、北美及歐洲不同,這裏的農民們不是分散地住在田地附近,而是非常集中地住在一起;農民的住宅,也不是前後左右彼此離得很開,而是密密集集的靠在一起,而且多是紅頂紅牆。從上麵看,象蜜蜂的蜂窩一樣,特別顯眼。

聖保羅國際機場到達處比較小,也不算繁忙。出了機場,讓人有些不相信是:在小小的到達處來回轉了兩遍,竟然找不到寫著Information、堆滿介紹當地交通、住宿、旅遊點的小冊子及地圖的問詢處。最後,我來到了一個賣公共汽車票的櫃台,比畫著說想要一張市區的地圖。售票員見慣不驚地伺候完後麵一位講葡萄牙語的客人後,得知他能說英文,就請他給我做翻譯。我這才知道這裏沒有地圖,如果要進城的話,可以坐公共汽車,既快,又舒服,還很便宜。我於是拿出早已寫好的旅館地址,她很快給我開了張公共汽車票,並在旅館地址條上寫了個最近的公共汽車站名,比劃著讓我出門向左轉去找公共汽車。這時我才真正感到自己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文化不同、語言不同、習慣不同。

盡管同是歐洲後裔,都講歐洲語言,但是聖保羅和歐洲還不一樣:很少人能講英文。但街上的人態度都比較友好,願意幫忙。熱心的聖保羅人很快幫我找到了旅館。

聖保羅是巴西第一大城市,是最大的工商業中心,也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號稱世界第三大城市。登上那座模仿紐約帝國大廈的聖保羅銀行樓頂,才使人覺得巴西人並沒有吹牛。從大樓的樓頂放眼望去,看到四周全是“樓海”,從近處一直伸到很遠,此起彼伏,多姿多彩,蔚為壯觀。它見證著巴西早年的經濟起飛及現在的經濟實力。在聖保羅旅遊,有一種感覺,不管是走路還是坐車,好象始終有種“人在樓中遊”的感覺。
 
聖保羅的城市風貌和千篇一律的美國城市不同。這裏的樓房沒有紐約那麽高,但結構多樣化,樓口離街近,出入很方便,不那麽拒人於千裏之外,給人一種平易近人印象。建在丘陵地區的聖保羅,利用了起伏的地形,交叉路口和街心花園修得錯落有致,使城市起落銜接變得立體、自然、多彩。熱帶植物棕櫚、椰子、吊著氣根的闊葉樹散落在街旁和公路中間的隔離島上,更把聖保羅這座城市裝扮得美麗動人,有別於歐美城市。
\
除了高樓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加丁區的小洋樓。這些小洋樓一般都是兩層,靠大路的多是辦公室、展銷室、診所及律師事務所,而且一棟連著一棟,修建得十分精致;樓間的草木,也修剪得很漂亮,頗有一番南國風貌。
 
聖保羅最有特色的街景,莫過於滿街的小販、地攤和蓬車了。從水果、小吃到生活日用品、旅遊品,可以說應有盡有。走熱了,渴了,從冰櫃裏拿個椰子砍了,或是來杯加冰的現榨的新鮮甘蔗汁,很有熱帶風味。最令人吃驚的是,滿街都是賣CD的,簡直使人對巴西到底有多少歌星感到好奇。
 
說到歌星,就不能不說到巴西的文化。聖保羅最有名的劇院是大都會劇院,從照片上看相當氣派。但去了一看,卻令人大失所望:門口睡著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街的對麵,是成群的小販、賣藝的、雜耍的。建築物很舊,盡管旅遊介紹上寫著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5點對公眾開放,但是生鏽的鐵門緊閉著,給人一種破敗的感覺。
 
聖保羅的兩個主要博物館是沙卡拉·加丁藝術博物館和聖保羅藝術博物館。 據介紹,沙卡拉·加丁博物館是南美洲殖民時期最好的藝術收藏館。博物館中間是大約三十米見方的天井,展室象走廊一樣環繞著天井,每邊還有兩到三個小展室。收藏品從十七世紀開始,主要是宗教藝術收藏品,多是過去的總督、教堂和牧師捐贈。巴西的曆史文化主要源於葡萄牙的基督文化,後期也受到了歐洲國家如意大利的影響,同時也攙雜著一些東方文化,如中國文化的影響。有些後期的聖人,也穿著繡紅的大黃袍,連眼睛也是漢人的眼睛。聖保羅藝術博物館是巴西最大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博物館的規模與歐美相去甚遠。收集的主要是歐洲的藝術作品,也有個別本土藝術家的作品,但風格基本上還沒有獨成一派。          
 
聖保羅的地鐵是世界上最好的地鐵之一。所有車站都寬大、明亮,也很幹淨。指示牌清楚、合理。地鐵火車多、新,車也寬大,通風很好。與波士頓撕心裂肺囂叫的地鐵以及紐約的桑拿似的地鐵相比,覺得巴西人修地鐵還是認真的。

聖保羅主要是歐洲移民,也有不少早期被販賣來的黑人後代,統一講葡萄牙語。由於地處南回歸線附近,強烈陽光的照射使白人的膚色已經和黃種人差不多。街上也不時可以見到東方人的麵孔,據說這些人是早期東方移民的後代及混血兒。近代的中國移民比較少,這從中國城的規模上可以略見一斑。炎熱的氣候,使整個城市彌漫著一種懶散的氣氛,使人感到生活節奏也變得緩慢了許多。
 
著名的巴西嘉華年會,把巴西人的野性暴露無疑。到達的那天晚上,睡到半夜,想感受一下巴西的氣氛,就來回翻了個把小時的電視,也沒有看到火辣的鏡頭,於是心想:看來並不是人們所說的那樣。第二天是星期五,打開電視卻整個變了。巴西人的開放是遠遠超出美國的。整個聖保羅,脫衣酒吧到處都是,廣告是公開刊登在旅遊介紹上的,傳統的古典藝術,早已淹沒在脫衣舞會的大海裏了。我在聖保羅期間,古典表演隻有文化藝術劇場的話劇。而堂堂的文化藝術劇場也坐落在紅燈區中。十來米寬的小街對麵,一家家脫衣舞會一字排開。霓虹燈下,西裝革履的大漢拉客兼保鏢,與劇場這邊的拖家帶口附庸風雅的紳士淑女形成了強烈反差。晚上,當藝術劇場的話劇演出結束後,人們擠上狹窄的小街,找人、等車、往外湧,但絕沒有人踏上近在眼前的對麵街沿。彪形大漢
們的臉上也毫無表情,這種“井水不犯河水”的景象讓人忍俊不禁,覺得十分有趣。
 
巴西的古典戲劇表演,也繼承了歐洲傳統藝術舞台上的動作,但絕不是“此處略去三個動作”一類。台下小姑娘照看不誤,這還是古典表演。而聖保羅是以更開放的現代表演著稱的,由此可見巴西文化中野性的一麵。

聖保羅市在巴西的東南沿海,距海邊大約100公裏,從鬧區乘地鐵到城邊,再轉乘去海邊的直達長途汽車,就到了漂亮的瓜汝加海灘。汽車離開城市後,進入山區,公路雖然依山而建,但並不建在半山腰,而是用高架橋把一個又一個的山緣相連。從海邊進山的地方,一座很長的高架橋拔地而起,把四麵八方的車流匯成一股,送入半山的懷抱。當汽車在山間繞行時,時常可以見到山上山下兩三層高架橋托著穿梭的汽車進進出出著。
 
我去的那個周末,正是一個熱浪襲人的周末,海灘上有很多人,孩子們在衝浪,母親們帶著嬰兒在戲水。我提著鞋,卷著褲腿,走在海裏。海水不髒,但決不像夏威夷海水那樣碧藍。涼快的海水,讓我忘卻了毒辣太陽下的韓國燒拷,隻是看到別人都成雙成對,才覺得自己行單影孤,有些興趣索然。開始往回走的時候,才覺得肩上火辣辣的。
 
更糟糕的的是,在離海濱城市十多裏的海灘,見不到一輛出租車。我拿出最古老的本領:“走著瞧吧,也許會搭上一輛順風車!”走了不到一裏,後麵來了輛公共汽車,揮手攔下,不管去什麽地方,先上了再說。上車後,把回聖保羅的汽車站指給售票員看,她居然點了點頭,真是天無絕人之路!
 
海濱城市的公共汽車很有趣,不到一米二的孩子不買票。汽車中間有道自動門,象地鐵站那樣的門,一次隻能進一個人。不買票的孩子必須從門下麵爬進去。門下麵隻有不到一尺左右,比我的膝蓋還低,孩子必須全身爬在地上才能爬進去。一米二的女孩子,也有八九歲了,有些還穿得漂漂亮亮的,也得爬在地上,真讓人心疼。

在這個海濱城市裏,我很顯眼。本來這裏東方人就不多,而我的穿著打扮,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不是本地人。這裏的女人,從小孩到姑娘到老太婆,都是三點式,男人都是赤膊,而我卻是長衣、長褲,腳上還套著勞保皮鞋。這副罕見的模樣走在街上,“回頭率”是相當高的。這裏步行的人很少,都是搭乘汽車或騎自行車。

肚子餓了,我走進路邊一家看來還幹淨的飯館。這是一家鄉村飯店,沒有店小二出來打招呼。我走到站在酒吧後麵掌櫃的前麵,用兩個指頭很優雅地比了個夾菜的動作,憨厚的掌櫃睜大了眼睛,搖了搖頭。我想:這怎麽可能?這明明是飯店,別人還在吃呢!猛的,我反應過來了,他們是不用筷子的。於是我換了個用鏟子往嘴裏鏟飯的動作,他笑了,點點頭,伸手讓我先就坐。過了一會,掌櫃的走過來,嘰嘰咕咕說了幾句,大概是問我要什麽。

“菜單!”我用手比畫著長方形的菜單。掌櫃的又笑了,他大概知道我說什麽,又進去了。再過一會,他走過來問:

“你要牛肉還是要牛排?”我不懂葡萄牙文,其實他可能問的是“你是要坐老虎凳還是釘竹簽?”

我說:“牛肉!”過了一會,還真端了盤牛肉。巴西街上的飯店多半是賣牛肉,因為巴西的牛肉很有名,也沒有瘋牛,大量地出口到北美。

對於一張在天府之國泡大的嘴,聖保羅的大眾餐館味道就顯得有些遜色了。這裏一般都賣得比較簡單:炸肉餡餅、意大利皮薩、炸肉塊、紅豆飯等,味道也很單一。於是我專門按旅遊介紹上說的,到飲食特別是晚餐比較集中的加丁區去了一趟,但見到的有特色的餐館也不多。

炎熱的夏天,聖保羅的很多餐館喜歡在街邊擺上桌子,人們就在街邊喝冷飲、喝酒、吃飯,雖然別有風味,但畢竟不是美食。我在加丁區從下午走到晚上,汗滴撒遍了大半個加丁,最後還是失敗地離開了。相比之下,大排擋的拷牛肉串、烤雞心和烤的一種叫不出名字的小鳥,倒是令人懷戀。巴西人很喜歡喝酒,啤酒白酒,什麽都喝,白天晚上,什麽時候都喝,特別是坐在路邊喝,我卻怎麽都覺得越喝越熱。

到最後一天了,一切還算順利。象到其他地方一樣,最後一天我總是提醒自己,主要任務是安全,要安全地離開。這天項目不多,隻是購物和去中國城,我想看看這裏的同胞們是怎麽生活的。

問了很多次,中國城都沒有問到,今天一定要問到。出門不遠,到了共和國廣場,才想起星期天是集市,順便進去看看。集市上看到一位東方人,因為時間不多了,就冒昧問是不是中國人,知不知道中國城。結果居然還遇到了一位成都老鄉,在航空公司工作,到巴西去買飛機的,這時我才知道巴西也出口客機。以前隻聽慣了波音、麥道、空中客車,還有俄羅斯。老鄉來了兩周了,也不知道中國城怎麽走,但她告訴我聖保羅的治安不好。

“不會吧?”我說。“這幾天我都回去很晚。”

她告訴我,一位同行前天剛被搶,叮囑我最好不要一個人到處走。分手後,我又找到一個在廣場買畫的廣東老中,他給我畫了中國城的地址,並詳細告訴了我怎麽走。

沿著廣東畫家指的方向,走出共和國廣場,這時正是中午。共和國廣場在聖保羅的市中心,用北京來比,如果不是王府井也算是西單。街上的人很多。

突然,我的右手被人抓住,右邊褲兜被很深地伸進一隻手。我回頭一看,是三個黑人,兩男一女,右邊的男人正把我的錢包交給女的。

“我被搶了!”那男人把皮包遞給女的後,兩手舉起,意思顯然是說,皮包不在我這裏。那女人不知怎麽一藏,也伸出雙手,表示皮包也不在她那裏。
 
血一下湧上大腦,不是為了錢,流浪漢並沒有什麽錢,可我的護照就在這邊褲兜裏!沒有了護照,我就走不了了!我幾乎身無分文,明天要上班,在這裏什麽人又都不認識。

我瘋狂了,大叫:“護照,護照,我的護照,給我護照,我要回家!”

周圍的路人都停下來了,小販們也往這邊看,但沒有人過來幫忙。

我急了,又叫:“幫忙,幫忙,他們搶了我護照!”還是沒有人過來。我知道大概他們聽不懂我在狂叫什麽,但情勢很明白,這個東方人被那三個黑人搶了。

那個搶我的黑人大概被我的瘋狂嚇住了,慢慢往後退,我怕他跑了,一把當胸抓住他的圓領衫,口裏仍然大叫:“護照!護照!”越來越多的行人停下來看,有些還慢慢地圍了過來。不知是那個打劫的說了句什麽,大概是“不是我拿的!”之類的吧,隨後往地上一扔,我的皮包掉在地上了。我還是急得叫個不停,手裏繼續抓著那家夥不放。搶劫者大概以為我瘋了,情況對他們很不利,於是開始撕他自己的衣服,撕破了,我還是沒放,他急忙脫下衣服,發瘋一樣跑了,整個過程其實很短,隻有一兩分鍾。

“護照丟了!”我大腦一片空白,覺得會很麻煩了。這時我不知道是先回旅館,還是先給公司或大使館打電話。我茫然地走了一會兒,慢慢清點著,看看丟了些什麽東西……我的天,真是奇跡,護照竟在我手裏!不知道幾個該死的家夥什麽時候把護照塞回我手裏的。

我開始冷靜下來,打開皮包,幾兩小銀子都在,卡也在。這時,剛才看熱鬧的人開始走過來,多數人說什麽我不知道。一個穿得比較得體的黑人,帶著他東方血統的太太走過來,用英文問我需不需要幫忙,找到護照沒有。我告訴他東西都拿回來了,謝謝他的好意。又一個本地人過來,用很生的英文加上手勢,好象說那邊的警察已經把打劫的抓住了,要我去報案登記。他看起來象個便衣,一邊說還一邊和誰用對講機通著話。我最後還是跟他去了警察局。可是裏麵的警察好象對我不感興趣,也隻說葡萄牙語,結果我也沒有報案。不過,我還是按他的建議,把多餘的錢和護照放回旅館。等我再回到被搶的地方時,已經有三個警察站在那裏值勤了。
 
雖然沒有丟東西,但在剩下的時間裏都很緊張。盡管身上沒有帶什麽東西了,還是提心吊膽,絕不讓任何人跟在我後麵,真是“一朝被蛇咬”……
 
聖保羅有兩個中國城。老的是福建人搞起來的,有中文大字,新的是後來的廣東人搞的,沒有中文,主要集中在25街附近。25街是購物街,在那裏的大排檔樓裏,據說小攤位有60%都是老中的。四樓也是聖保羅唯一中餐館集中的地方。不過所謂的中餐,也是快餐、大排擋一類。大排檔樓裏都是小攤位,樓裏很擠,很熱,東西很便宜。攤主們在裏麵慘淡經營。

我在買東西時,和一位攤主聊到被搶的事,才知道我還算有驚無險。他告訴我,在聖保羅,我不叫被搶,叫被偷。

“什麽?偷?他們是強行搶的!”我說。

攤主不慌不忙地說:“這裏的搶是指用槍逼著,那才叫搶,所以我們平時都穿得破爛,巴西人以為東方人個個都有錢。”

除了治安不好以外,聖保羅的衛生也比較差,特別是小販小攤多的地方。人們隨時隨地隨手扔垃圾、倒髒水,街上廢紙、水果皮、塑料杯、瓶子到處都是,顯得很贓很亂。
 
給孩子買了東西後,不便到處跑了,再加上計劃去的地方也都去了,我很早就來到了機場,讓草木皆兵的神經放下來,在候機室寫剩下的遊記。四天了,幾乎沒有吃什麽可口的飯菜,烈日下的奔波,人曬得很黑,出的汗使帶來的衣服都酸了,褲子上還留著白花花的海水痕跡,但放鬆後的心情還是很愉快的。

四天的異國經曆就要結束了,急著想回家的念頭攙雜著幾分留戀。巴西是一種文化、一種熱情、一種習慣,一種無所不在的氣氛。這是一種陌生的文化——一種已經和它自己的母體剝離了的文化,一種略帶貧困的文化。我們隻能去感受它,呼吸它,融入它。我想,我以後有機會還會再來這裏,但是我更希望能有個心心相印的人和我一起再來這裏!

                                
                2001.2.13


              
 

所有跟帖: 

寫得真好很詳盡,有照片就更好了, 省的還得靠情景想象。看到你的護照被塞回你手中真是好笑, 也太專業了吧。 -惜福666- 給 惜福666 發送悄悄話 惜福66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14 postreply 05:01:25

謝謝分享。 -看風景- 給 看風景 發送悄悄話 看風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14 postreply 14:55:46

運氣好差,我在聖保羅住過半年,一次也沒被偷過,不過有好幾次流浪漢問我要煙抽,我都給他們了。 -忍不住說幾句- 給 忍不住說幾句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30/2014 postreply 10:02:25

讚一分!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4/2014 postreply 15:27:5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