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在庫斯科(Cusco)地區的第三天。第一天在庫斯科城裏浮光掠影地遊覽,以及第二天在馬丘比丘(Machu Picchu)的深度遊,愈發引起我們對印加文明的好奇心和進一步探索的心。他們的生活方式近乎原始,且不少部落在安第斯山脈中,他們是如何繁榮,發展並統一,最後形成如此規模的社會?最後,他們又如何衰落?他們的後人呢?
如果沒讀過前兩篇,連接在這裏:
南美三國行 (5) -- 秘魯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第四天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開始了在庫斯科最後一天的行程。這天,我們包了一輛出租,帶我們到印加帝國幾個重要的遺址和他們後人的村落看看。費用不算太貴,不到一百美金。
出租司機就是一個印加人後裔,叫Freddie,典型的印加人身材:暗紅的皮膚,不高的個子,但看上去很健壯。我自己個子不高,以前找老婆時常常為這煩惱。到這裏,我突然覺得自己一點不差起來。
Freddie住在在庫斯科附近的村落裏,母語是Quechua。為了更好發展,他學習了西班牙,還到社區學校努力學習英語,已可以和我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
像他這樣成功的印加人後裔並不太多。因為他掌握了三門語言,通過開出租賺了不少錢(庫斯科是旅遊城市,外國人很多),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車子(很新的豐田佳美Camry),成為了他們中先富起來的人。當我們稱讚他時,他也有些害羞,但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他的自豪來。
我們先到的是一個叫Chincheros的村落。這是印加後人居住的一個地方,Freddie的未婚妻就住在這裏。
我們跟他開玩笑說:如今你這麽有錢,女朋友一定喜歡你,急著要跟你結婚?結果出我們意料,Freddie說:不急,再看看。看上去他還不滿意似得。
Chincheros座落在庫斯科西北三十公裏的地方,開車一會就到了。今天是星期天,正好是他們趕集的日子。人們在這天把貨品帶到大市場賣,主要是生活用品。因為Chincheros靠庫斯科近,有遊人,所以他們也賣旅遊紀念品。
他們的主要食品是玉米,各類素菜,當地土豆和藜麥(quinoa,一種很受歐美時尚人士追捧的高營養米),肉不太多吃。
我們接著參觀了他們的織坊,看他們是如何染線和織布的。他們主要用llama或Alpaca的毛來織線。所有的洗染品都來自大自然,100%環保。比如紅色顏料,就來自於仙人掌上的寄生蟲(白點即為寄生蟲)的血。見下圖:
他們因為工具還很原始,織布很慢。圖上大小的布全部完工需要一個月左右。
因為他們靠近庫斯科,生活水平也較高些,最明顯的就是街道和住的房屋,雖然比庫斯科差很遠,但要比我們後麵看到的檔次要高上去許多。
這就是名聲顯赫的天竺鼠(Cuy,或俗稱Guinea Pig)。許多歐美人把他們作寵物,但在這些印加人後裔那兒,是過節吃的美食。在庫斯科天主教堂有一副“最後的晚餐”,桌子正中央的盤子裏就是它。真很可愛。幸虧之前已嚐過,不然,看過他們,我們就很難再有吃他們的心思了。
這個村落被西班牙人摧毀的梯田遺址,目前政府正在恢複。
這是西班牙人建的教堂。他們當年毀掉了幾乎所有印加人的建築和廟宇,並在原址上利用原來的地基和大石牆,建起了自己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教堂下部是建在印加人地基上的。
據Guamán Poma記載,印加帝國以前非常富庶,西班牙人來後,極盡燒殺搶掠,使一個龐大的帝國一夜間衰落。
看到這些,我們突然覺得十分壓抑,也許是高原反應(這裏海拔比庫斯科還高一百多米,達3550米)。沒買什麽東西,就留下些小費,就匆匆離開了這裏。
下一站是Maras區,看兩個遺址:一是Moray梯田,另一是鹽場Salineras de Maras.
由於Maras村離庫斯科較遠,明顯生活水平就差好多。房屋基本是泥巴的,底部有石頭的應該算中產階級了。
這是他們的大市場,比Chincheros差了不少。
穿過Maras村不久就到了Moray的梯田遺址。
據Guamán Poma記載,印加在第九代王Pachacuti (1438–1472)期間得到劃時代的發展。從一個圍繞庫斯科地區的小國,漸漸發展成擴張到周圍幾十國家的帝國。之所以成功,跟他重視農業生產分不開。他的政策使當地人富起來,再和周邊通商,漸漸帶動其他部落,最後大家都願意聽從他的統治。
而Moray梯田也許就是這樣一個證明。
這個梯田結構深150米左右,上下溫差可達15攝氏度,且有非常好的排灌係統,從不淹水。
研究人員通過花粉發現印加人在這裏曾種過安第斯山區各地的作物,並且安第斯沿海和山裏的溫差正好也是15攝氏度。這些發現讓研究人員同意這是印加人的農業試驗田。他們把各地的作物模仿當地氣候在此種植並研究,最後推廣種植和澆灌技術,以提高產量。
人離不開鹽,而鹽一般是從海水裏提取。印加人大多居住在山裏,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他們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
原來他們有自己的鹽場,今天印加後人們還在用。
鹽場在Maras鎮西一公裏的地方。印加人發現山泉是鹹的,就建了這一大片十分複雜的鹽場。他們建了小渠,把鹹水引下來,集在長方形的池中。每個池還有更小的口讓多餘的水流到下麵池中。
當所有池都滿了後,控製人員就關閉總閥門,利用太陽蒸發水分造鹽。這個鹽場很大,隻有到當場,你才能驚詫古印加人的聰明才智和勤勞。
印加帝國(1438 – 1533)是從印加第九代王Pachacuti算起,存在了短短一百年。在他的領導下,發展農業,修建印加古道使其四通八達(達4000公裏。上圖黃色線為印加古道),在古道沿線建了很多qollqas(梁倉)。其勢力涵蓋現秘魯全部,厄瓜多爾大部,玻利維亞中西部,阿根廷西北部,智利中北部以及哥倫比亞南部地區。
印加沒有文字,但仍然需要統計係統來幫助他們管理,就發明了印加會計係統 – Quipu。
他使Quechua成為印加帝國的統一語言(雖然其他語言和方言仍並存),統一祭拜Inti(太陽神),建造了Machu Picchu。他的兒子,孫子們繼承了他的事業並發揚光大。直到西班牙人的到來。
1532, 由Francisco Pizarro 帶領的168 名西班牙人帶著一門炮和27匹武裝戰馬來到印加帝國,被完美的印加古道和滿滿的糧倉(qollqas)驚呆,更激起他們掠奪的欲望。在庫斯科和印加人發生激戰時,一半的皇家衛隊死亡,共計2000餘人。
Pachacuti的從孫子,Atahuallpa,被俘。Atahuallpa答應贖金,用6 噸黃金(算了一下,相當於今天的$254,000,000), 以及60 噸白銀($36,000,000)換取自由。
西班牙人拿到贖金後,還是殺了Atahuallpa。從此,印加帝國基本毀滅了。
印加後期:
Atahuallpa死後,西班牙人扶持他的兄弟Manco Inca Yupanqui 當王。Manco Inca Yupanqui合作一段時間後起義,在1536年奪回庫斯科。但很快被西班牙人奪回。他帶著印加人進入山裏打遊擊。
1572年,西班牙人攻占最後一個印加堡壘,並殺死堡壘的王,Manco Inca Yupanqui的兒子。
在印加帝國覆滅後,西班牙人搗毀了印加人的農田,印加古道,各類房屋,教堂。並把印加人壓去做苦力,為他們挖金礦等,死的不甚其數。
而給印加人最致命一擊的是西班牙人帶來的天花(smallpox)等病毒。幾年裏,有60%至95%的印加人死於天花。而後麵接二連三的瘟疫,如1546年的傷寒, 1614年的痢疾, 1618年的麻疹幾乎殺死所有印加人。
真是一部苦難史。
我們回來的路上,大家都沒太多的話。太太累了一天,閉目歇著。而我被這段曆史震撼的不知說什麽。
而Freddie呢?他會怎麽看這段曆史?我沒有問。
曆史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了,就讓它過去吧。重要的是今後別再受那種災難。
Freddie似乎也正用他的努力來改變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