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長江三峽,看千古之謎-懸棺【圖】

 

以前聽說過三峽的“懸棺”- 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至於當地人為什麽這樣做,棺木是如何“懸”的,有不同的說法。

網上說過去在長江三峽和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的懸崖峭壁之上,有許多懸棺,三峽大壩建成後恐怕會淹沒一些懸棺。

夏天去三峽旅遊,在小三峽和神農溪的懸崖峭壁上看到了懸棺。

從龍進溪碼頭進入小三峽旅遊區。

巫山小三峽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大支流大寧河下遊在巫山縣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鎮,全長約60公裏。全長50公裏。從瞿塘峽行至巫峽後,即進入25公裏長的大寧河寬穀。大寧河發源於大巴山區,是三峽地區的一條大支流。“小三峽”就是大寧河風景的精華所在。1991年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著名的巫山小三峽,也稱大寧河小三峽。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三峽”,“神矣絕矣,歎為觀止矣”。還有人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寧河不是峽;五嶽歸來不看山,寧河歸來不看峽。”

所謂巴霧峽懸棺,是指離地麵不到幾十米或幾百米的懸崖翹壁上,隱約可以看到一些棺木陳放於裂縫、台坎和小洞間。順著導遊指的方向,果然可以看到一個在山洞裏的棺木。

在巴東乘船去神農溪

神農溪原名沿渡河,後因傳說中神農炎帝在搭架采藥後順溪而下,改為神農溪。整條溪流共分3個峽段(由長江交匯口向內依次為:龍昌峽、鸚鵡峽、神農峽)和1條支流(綿竹峽),

河水兩邊的山岩多成80度至90度斜坡直插溪底,兩岸的峭壁上不時出現這種岩洞。

導遊說,一些這樣的岩洞過去放有棺木,由於三峽大壩建成開始蓄水後會提高長江上遊的水位,夏季140多米,冬季最高水位為175米。有一些原已查明的,在岸邊相對位置較低的的懸棺被“保護性”地移走了。

這個看上去像是放懸棺架的支架上

這洞裏有兩個棺木

這個洞裏似乎也有人的活動跡象

據導遊說,這個洞裏有棺木,但是船走的太快,角度看不到

這裏有一個懸棺陳列館,但是除了一具棺木,沒有太多的展物

著名的白帝城。過去人們要爬很長的一段台階,現在由於三峽水位的升高,白帝城所在的山相當部分都被淹沒了,修了一座風雨廊橋便於人們過去遊覽。

白帝城的博物館對懸棺有很詳細的圖文解釋。所謂的懸棺之謎在於,為什麽要把棺材放在山洞裏或懸崖上,再是如何放在這些地方的。幾位導遊說到懸棺安置的可能方法,要麽從山上用繩索放下來,或是從下麵設法放上去,無論哪一種可能,在當年都非易事。

示意圖

從懸崖處取下的棺木

幾種懸棺的安放方式



如在神農溪看到的

這是在長江岸邊見到的

江邊的水位是被三峽大壩升高的130多米,上麵的那條顏色分明的線代表冬季蓄水時的最高水位,175

升高的水位淹沒一些古跡,固然可惜,但最大的潛在危害是對兩岸的衝刷,可能引起山體滑坡。另文再討論。

 

三峽懸棺

懸棺,在三峽一帶,因為地域不同,有的又叫做船棺、岩棺。 瞿塘峽的棺木峽、風箱峽,大寧河巴霧峽、滴翠峽,大寧河上遊巫溪縣境內的荊竹壩,西陵峽中的兵書寶劍峽,九畹溪等地都有懸棺。船棺葬是巴族的獨特風俗。對古人實行懸棺葬還有數種解釋:一說是借音高棺(高官)以保佑子孫後代富貴;二說是為了保護先人的屍體,不讓人獸侵犯;還有一種說法是濮人子孫為了盡孝,(在父母亡故後)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

 

1懸棺現狀

  在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和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懸崖峭壁之上,有無數具懸棺,有單棺,有群棺,有的似木船,有的似風箱......。過去,這裏流傳著:“三峽大寧河,岩上有棺材,金銀千千萬,舍命難得來!”棺材內到底有沒有金銀,棺木是怎樣擱置上去的,無人知曉,成為千古之謎。在今天,三峽懸棺之謎,已經被揭開! 

  經實地考察,大小三峽懸棺擱置分為二種:一是將棺木置於距地麵一定高度(大都在數十米以上)的天然洞穴之中。二是在懸崖峭壁上鑿一洞穴或數個洞穴,將棺木置於所鑿洞穴中。1979年,四川大學曆史係教授林向先生從大寧河上遊的荊竹壩岩壁懸棺群中取下一具懸棺,據考證是我國古代巴國時候的木懸棺,距今已兩千多年,仍未腐爛。棺木長2.1米,由一段木質細膩、防水性強、不易腐爛的楠木製作而成:把楠木剖成兩半,將中間挖空,棺蓋呈半月形,棺蓋和棺底結合處為子母扣套,未用釘鉚,扣套嚴合,渾為一體。懸棺洞穴選在日照短(每天約一個時辰——2小時)的峽江絕壁之上,岩穴傾斜度為20度,不積水,通風、避雨、幹燥,人跡罕至,古保存至今,完好無損。棺內有兩具屍骨,一具是十三四歲的男孩,一具是十五六歲的女孩。女孩屍骨後腦骨有鈍器擊傷的痕跡,由此推論此棺男孩是有權有勢的富貴之子,女孩是陪葬的。其殉葬品是銅帶鉤、銅鐲(此棺現存展於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琵琶洲上的巫山縣文物展覽館內)。1971年,三子(駝子、跛子、禿子)瞿塘探寶,從夔峽絕壁上取下一酷似風箱的懸棺,棺內並無什麽金銀珠寶,隻有巴國時的銅器、土陶之類。文化大革命中,紅衛兵破“四舊”,冒險從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龍門峽中的古文懸崖峭壁上掀下一懸棺,棺內除屍骨以外,隻有一包茶葉和書籍。除此之外,從其它懸棺中發現的殉葬品還有史料、麻布、藥物之類。在五六十年代發掘的瞿塘峽口南岸四川巫山縣大溪(係母係氏族後期遺址)墓葬群中,死者有枕石斧、石鋤的,有戴玉塊、玉環、耳墜、蚌圈、蚌環、骨鑼裝飾品的。更有奇者,頭下枕的是魚,嘴裏銜的是魚,兩手握的是魚,身體兩側放的是魚。看其葬品,便知其人(包括職業、地位、富有程度)。由此不難看出:枕石斧、石鋤的是農夫;戴玉塊、玉環、耳墜、蚌圈、蚌環、骨鑼的是富貴之女;頭下枕魚、嘴裏銜魚、手裏握魚、身邊放魚的是漁夫......。在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滴翠峽有一船棺,不難看出死者生前是打魚為生的,其殉葬品不外乎是魚網、魚鉤之類。想必是:在世有福陰有福,九泉之下戀人間。 

  那懸棺是怎樣擱置上去的呢?據考證,方法有三:一是據史料載,古時前輩老人死後,後人“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下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盡孝”。二是沿岩壁修道鑿穴,將死者葬於洞穴,葬後怕人盜墓或損壞,將其通道毀掉。三是從山腳用木搭架,采用滑輪升降方式,將棺木置於洞穴中,葬後將木架撤掉。 

http://www.baike.com/wiki/%E4%B8%89%E5%B3%A1%E6%82%AC%E6%A3%BA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