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下江南 (六) 姑蘇城外高鐵來

姑蘇城外高鐵來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老話是在上世紀“玩物喪誌”“反資反修”的紅海洋波濤洶湧下民間暗流湧動心之向往的地方,而今坐落在中國經濟增長領頭軍的“長三角”腹地的天堂蘇、杭兩地,既是詩詞歌賦中文人雅士吟哦詠唱的煙柳鄉愁,又融入了現代與時尚的新元素,閃爍著迷人的魅力,吸引著地球村的八方來客。正值最美人間四月天,我背起行囊,開始了蘇、杭隨性浪遊。




       想到蘇州,耳邊立馬就縈繞起“姑蘇城外
…到客船”的古老詩句。暮春四月,搭乘著高鐵風馳電掣般的來到了姑蘇城外集古典於現代一身雍容大氣的蘇州高鐵站,那姑蘇城外的舟楫帆影、烏啼聲聲隻能是文人墨客吟哦淺唱中留給我們的飄渺意境了。春秋時所建的吳國都城——姑蘇城,流經了2500年的曆史煙雲,留下了無數英雄豪傑的豪邁傳奇和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當年身居岷山的杜甫,守著“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家門,就能看到“門泊東吳萬裏船”的姑蘇盛景。“夜市買菱籍,春船載綺羅”,古時文人雅士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獨具魅力的吳都姑蘇——水網密布,沃野千裏,物產豐饒的市井生活畫麵,早已是名聞遐邇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蘇州商阜;自古以來就成為文人墨客競相題詠吟唱的“人間天堂”。坐落於繁華富庶的長三角中心位置的蘇州城而今已發展成為特大型國際化大都市,以城中有園,園中有城,融山水林園為一體,古韻今風完美結合,榮膺了我國首批曆史文化名城桂冠。

 
癸巳年四月  多雲間晴 蘇州園林寫意行

 
       清晨,我們按圖索驥,找尋到青瓦白牆比鄰而居的蘇州園林、博物館茵集的“東北街”,首選了江南園林的代表—拙政園建於
明正德四年的拙政園,園內山石蔥蘢剔透,回廊曲壁通幽;腳邊的一草一木總多情;眼中的亭台樓榭皆景致,遙想當年,古代文人工匠造園時,極盡山水寫意大揮灑,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鑿池堆山,載花植樹創造出這一步一景的詩情畫意來,流連在起伏、曲折、淩波而建的漏窗回廊間,看水波倒影揉碎了一池凝碧,聽樓台歌榭間那才子佳人昆曲嫋嫋;移步到池廣樹茂,藤蘿披岸的 遠香堂,遊弋多時的雲雨似有似無飄散開來,駐足臨窗望去,耳畔中雨打芭蕉聲聲,眼眸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滿塘搖曳荷香飄;雨霧似歇,我們穿過似小船自由飄蕩怡然自得的畫舫齋,正逢蘇繡展拍,現代的蘇繡作品既秉承了傳統工藝的精湛技法又利用新材料創新開發,展現在眼前的一幅幅美輪美奐的蘇繡畫屏,堪與西方的油畫媲美,令人賞心悅目,拍手稱絕……。我們亦步亦趨陶醉在疏朗自然、小巧精致的江南名園拙政園,不經意間就步入了比鄰而居的下一個遊覽地——蘇州博物館。





久聞蘇州博物館大名因之是貝聿銘大師“封刀之作”。樸素的門廳與周遭的街市別無二致,讓人真正領會了“大隱於市”的境界。進得門廳,仿佛北麵拙政園林的延伸,相互交錯融合,建築設計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青瓦白牆的館舍錯錯落落地串連成典雅的中國傳統庭院,置身於博物館的院落之間,直感到匠心獨具、新穎別致,感受到了著貝大師的神來之筆。

       展館傳統的青瓦坡頂已被注入新的內容,大梁和木椽構架被開放式鋼結構所取代,形成後現代藝術色彩的幾何效果,通透的天窗上自然光源從屋頂泄入整個展館,瀏覽在展室間,稍感疲累就有間隔在各展室之間的休息間,從雕鏤的槅扇門扉可窺見內中綠藤纏繞,遊人啜飲小憩。穿梭在曆經滄桑的刀戟劍弩的曆史硝煙中不經意間庭院中的江南水景秀色就從玻璃幕牆漏進眼眸。整個展館通透流暢,與綠蔭流觴交相呼應,觀者舒適愜意,盡情享受著吳都文化的燦爛輝煌。參觀完一個主題展室,不知不覺就被一條鋪滿鵝卵石的小徑引出館舍,眼前豁然開朗,片石假山環繞著綠荷招搖的一泓碧潭,小橋流水、錦鯉悠遊,從經年累月的曆史文物中走出,來到貝聿銘大師營造的中國庭院的大“天井”中,落坐在一方修竹掩映的八角涼亭,稍事休戚,來一個深度呼吸,頓覺神清氣爽;和著繚繞的清風,靜心品味著鋪展環繞在眼前的山水庭院,既有別於蘇州園林,又不脫離中國傳統人文氣息和神韻的建築群,置身其中既似曾相識,但又被大小交錯的幾何形繪畫的房舍所迷惑,不禁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所折服,歎為觀止!曾經在蘇州園林成長過的貝大師,蘇州城的滋養熏陶了你的曠世奇才和創作靈感,你也回報了姑蘇城池一座永恒的建築豐碑。







       順著大師的匠心指引,不知不覺間就跨入了忠王府,這是太平天國李秀成的王府,難得的一座太平天國保留下來的最為完整的建築群。平民出身的忠王府邸,少有大型皇家園林的奢華氣派、亭台流觴;規整的院落間點綴著幾盆花卉盆景,大殿梁柱、門框上豐
富多彩的龍鳳雕刻與繪畫,顯示出蘇式彩繪的精致秀麗,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走過風雨滄桑的忠王府,遙想當年,一代軍事英才李秀成率領太平軍大破清軍江南大營,攻克蘇州等地,建立了“蘇福省”興建忠王府,在太平天國風起雲湧的曆史煙雲中,曾經是軍事指揮中心的正堂內發出過多少生死攸關的軍令密指,星夜兼程,直趨百萬大營,調動金戈鐵馬縱橫捭闔,橫掃江南,看眼前,空曠寂落的院落中一尊李秀成的塑像在靜靜地感受著滄海沉浮,世事變遷,多少英雄事都付笑談中……。

  


       
       依次流連在蘇州的園林大街上,穿街走巷,左抱流蘇的五彩絲巾,右攬精美的蘇繡織錦,滿載了饋贈親朋的各色禮品,經商家指點,搭車前往蘇州的繁華商阜觀前街。華燈初上的觀前街,霓虹閃爍,人流如織,黃天源、乾泰祥、采芝齋等百年老店鱗次櫛比,轉至蘇幫美食譽滿江南的太監弄覓食,在燦若繁星的五彩招牌中,小小得月樓的閃閃霓虹吸引了我的眼球,富有喜劇色彩的黑白電影《滿意不滿意》,給我沉寂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也是從電影的場景中對江南水鄉有了初步認識。眼前的得月樓,一派姑蘇園林的建築風格,水磨細磚的八角洞門,朱漆配以銅環的寬敞門廳,室內長廊通道以紅木裝飾,蘇繡屏風裝點其間,古香古色中透出了酒樓的典雅高端,電影畫麵中的長凳木桌上蒸騰的陽春麵,素衣漢衫中的工、農、兵食客已定格在黑白電影鏡頭片段中,隻有那牆上早年的宣傳畫,記載下曾經的這裏發生過的革命故事。品嚐過得月樓獨特精美的菜點,心滿意足地回歸旅舍,籌劃著次日的蘇州山、寺遊覽。

 
癸巳年四月 和風暢颺 到虎丘拜呀一拜雲岩神





次日清晨,大文豪蘇東坡的千古名言“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指引著我們直奔吳中第一山——虎丘,緊鄰蘇州古城西北的虎丘,是一座突兀於吳越平疇的一個山丘,吳山雖小,但千百年來,英雄豪傑、文人墨客憑借著這個舞台演繹了無數威武壯麗的英雄史詩和纏綿悱惻的浪漫傳說。從公元前496年吳越之爭,吳王闔閭率兵攻打越國時中招越王勾踐受傷去世,葬於此,三日後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得名虎丘起,虎丘的人文景觀、曆史遺跡以及濃鬱的文化氛圍,就贏得了曆史文化名城蘇州的標誌性地位!乘著輕颺的和風,踏著油光可鑒的千年山石盤旋而上,穿行在參天的古柏鬆林之間,向高聳山巔的虎丘古塔挺近,曾幾何時虎丘也是稱雄江南的佛教聖地,北宋年間稱為雲岩禪寺香火旺極一時,當我站在號稱世界第二斜塔—虎丘塔前流連觀望時,數十年前看過的香港電影“三笑”裏的江南小調不斷地在耳邊縈繞:到虎丘拜呀一拜雲岩神再轉洞庭……。從江南才子唐伯虎的歌聲裏證實了雲岩神的靈驗,風流倜儻的唐寅兄拜過虎丘,雲岩顯靈,才得以抱得美人歸。


       從山光塔影徐徐而下,轉至試劍石景區,隻見眼前山體巨石,仿佛刀削劍劈,轟然開裂,相傳吳王闔閭命幹將、莫邪鑄雌雄寶劍,揮劍試刃,將山石一劈為二。元代顧瑛曾留下詩句:“
劍試一痕秋,崖傾水斷流”,足見此景的壯觀與震撼。進入別有洞天“園洞門”舉目可見兩片斷開的石崖間,鎖住了一池碧水,池型狹長,南寬北窄,頗像一口平放著的寶劍,當陽光斜射水麵時,頓覺寒光閃閃,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劍池”二字,十分醒目,每字三尺見方筆力遒勁,功力穿石。幽奇神秘的劍池埋藏著闔閭墓葬的千古之謎,數萬年間,越王勾踐、秦始皇、孫權曾先後來此探求寶劍,均無功而返。從千人石轉道而下,站在古劍池遺址前,確有“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 的感覺,舉頭望去,絕岩聳壑之間一拱形石橋飛架其間,池中漾著古橋的倒影,長滿苔蘚的石壁上藤蘿野花倒掛,透過萬仞峭壁,可仰望到雲崖塔頂,有如置身深淵仙境之中,感歎不盡這古劍池的神奇迷幻。



我們且行且看,感受著吳中小山的無盡風光,行至山腳路邊,見一圓卵型石碣刻有憨憨泉字樣,探身望去,一眼古井水流淙淙,據說曾有一憨憨法師,穿岩鑿壁,打此水井,以解山上無水之苦,千般勞苦,雙目失明,終有一天,泉水噴湧至法師臉頰,法師重見光明。眾遊客聽說法力無比的神水,紛紛汲水拍身,沾染仙氣。環顧近旁一幽靜院落,上書“擁翠山莊”,其牆壁上鐫刻著清代學者洪鈞的軼事一樁:清朝一春光明媚的季節,洪鈞約幾位學士同僚從閭門到虎丘遊覽,在波光瀲撧的江輪上,邂逅賽金花,成就了一代名妓的傳奇人生。當年眾文人雅士棄船登岸,行至虎丘山道,見一小僧從山下艱難挑水上山,遂想起了傳說中不竭的憨憨泉,大家四處找尋,賽金花在一低窪苔蘚處找到此泉,已廢棄斷流,後洪鈞捐資重建憨憨泉。徜徉在滿眼皆景,處處留情的虎丘,不禁為這吳中小丘稱奇叫絕。
 
癸巳年四月 微風輕佛  江楓漁火寒山寺





       午後,微風徐徐中我們前往姑蘇城外的寒山寺遊覽,古詩中擺渡的客船已杳無蹤影,隻能乘大巴前往。毗鄰蘇州城西古運河畔的寒山寺,唐貞觀年間,已是吳中名刹,因了唐朝一趕考落弟的書生鬱鬱還鄉,途經姑蘇城外,正值秋霜滿地,烏啼聲聲,殘月西沉的落寞深秋,夜泊於楓橋附近的客船中,望著水波漣漪的滔滔江水,一艘艘遲來的客船伴著寒山寺悠悠的鍾聲,披著風塵霜月,載著點點漁火停泊在楓橋邊。眼前的悠遠空靈、羈旅鄉愁令詩人張繼夜難成寐,揮毫寫下了《楓橋夜泊》的千古絕唱,成就了寒山寺的名震遐邇。我神思遐想了幾十年的寒山寺就是詩裏的這般模樣,然而,眼前的寒山寺商肆林立、遊人如織,吳地風味濃鬱的寒山寺已成為遊客解讀蘇州的最佳景區。穿過了香火繚繞的佛堂經殿,我尋找著詩詞格律中的意境,悠揚的聲聲鍾鳴穿越時光隧道飄進我的耳畔,我被牽引著來到藏經樓西側的六角形重簷亭閣的鍾樓下,站在“聽鍾石”旁,聆聽著“交費可敲”的悠揚鍾聲餘音邈邈地旋
繞在古刹庭院的古柏飛簷上空,姑蘇城內的人們可否感受到了這千年不絕的綿延鍾鳴?號稱“天下第一佛鍾”的仿古銅鍾,總重量108噸,鍾體造型秀美、浩大厚重,是一件體現了當代梵鍾文化的藝術珍品。每年除夕之夜,中外遊人雲集,擊鍾108響,在悠揚的鍾聲裏辭舊迎新,祈禱平安已形成了蘇州城的一大民俗盛典。踏著鍾聲穿過刻有寒山與拾得神采飛揚石碑的大雄寶殿,我們流連在碑刻藝術長廊上,嶽飛、唐寅、康有為等名家的詩碑令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其中聳立於水波粼粼的“中華第一詩碑” 最為吸引眼球,碑身高有10.26米,碑冠以盤桓紐結的飛龍鑄就,碑文中張繼的“楓橋夜泊”碩大字體,行雲流水般跳進眼簾。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一首“楓橋夜泊”,古往今來,“寒山寺”的聲名在中國的市井煙柳處婦孺皆吟詠,聲名遠播海內外。因此,這首千古絕唱當仁不讓地矗立在寒山寺最為顯赫的位子,乾隆皇帝手抄《版若波羅密多心經》隻能屈居詩碑的背陰一麵了。據說:石碑、銅鍾已經入選傑尼斯世界名錄。





       我們循著詩詞意境,尋找著詩人夜泊的楓橋,穿過回廊曲徑,出得寒山寺後門,一座單孔石橋橫跨在古運河的波光豔影上,度步到楓橋上,西下的斜陽,將山寺、古渡暈染得蒼涼曠遠,倚著斑駁的青石欄杆,望向那滔滔不絕流逝遠方的運河水,在暮煙春靄中,耳畔響起“疏鍾夜火寒山寺,送人南北管離愁”的夜半鍾聲,這隨風飄來的古刹鍾聲,餘音邈邈,曾幾何時,敲斷了多少思鄉遊子的魂靈心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