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級校友自駕遊美50天(轉載)(十九)享受高雅

來源: 華西車城 2014-09-28 08:09: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60209 bytes)
2013921
美國農莊的拖拉機都是大馬力,多用途機器,可以掛配各種農業機械。犁地、耙地、播種、收割、運輸全都靠它。國內拖拉機一般掛一節拖鬥,最多也就兩節,美國人居然像火車一樣掛了3節拖鬥。來這裏采摘遊玩的人很多,讓我想起成都龍泉的蟠桃會。桃子成熟的季節,龍泉山上,人山人海,每個農家小園、每片桃園都是歡聲笑語。美國人口太少,不可能會有我們中國那種熱鬧場麵,但有這麽多人來此采摘遊玩,說明這裏真是波士頓一個很好的休閑旅遊的地方。我們一行人坐在農莊拖拉機的拖鬥裏,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蘋果園。美國農場現場采摘的規矩跟國內差不多,準吃不準包。來到蘋果園,免不了先來一頓猛吃,據不願公開身份人士透露,居然有人吃了6個蘋果。蘋果樹不像釀酒葡萄,樹木生長比較高大,中部以上掛果較多,偶有蘋果掛在垂下的枝頭。而且低矮處的好果子早已被摘光了,摘蘋果主要依靠我們的大個兒們了。有人了望、有人接應,個兒大摘起蘋果來得心應手。
波士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成立於1881年,首任指揮是G.亨謝爾。以後多由一些在德國出生和訓練的指揮家繼任。波士頓交響樂團有兩個指揮必要提一下,一個是庫謝維茨基,從1924年開始,他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強烈的個性使他空前地繼任了25年,使樂團的演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個是小澤征爾,從1972年起更具年輕人的朝氣小澤征爾使樂團的音樂再度重振威風,綻開燦爛花朵。小澤征爾使這個一直在法國和德國合奏模式之間搖擺不定的樂團增添了一層從未有過的晶瑩透明的感覺,那種朝氣蓬勃的流動感和明晰動人的音響是樂團的強大傳統與小澤征爾個人氣質最奇妙的結合,它使樂團演奏充滿高貴的氣息。小澤征爾執掌波士頓交響樂團也長達20多年。波士頓交響團是所有美國樂團中,最具有貴族氣息的,尤其是弦樂合奏,特別優美,受人稱讚。悠久的曆史、充足的財源和音響精美的演奏大廳、洋溢著牧歌情調的夏季表演場地,都構成了這個樂團最迷人的風景。雖然起起落落,但波士頓交響樂團始終是世界上頂尖的交響樂團之一。
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演出大廳就在基督教科學派第一教會母堂的斜對麵。時間時間差不多了,我們穿過馬路走向演出大廳,正巧碰上張鑽帶領的隊伍。建立初期,波士頓交響樂團在這座城市的音樂廳舉辦演出活動,這座始建於1852年的場所在19001019日被新落成的交響樂大廳所取代。由麥克吉姆設計的交響樂大廳在籌建過程中取得了音響工程師薩賓的協助,這是美國同類建築中首次有音響專業人士參與的工程。從此,這座能夠容納2645人的大廳成了波士頓交響樂團永久的固定場所。很長時間,執掌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都是具有強烈德奧背景的指揮家,使成長期的樂團表現出明顯的德奧傾向,其準確無誤的演奏方式和嚴謹慎密的音樂風格構成了樂團最鮮明的特點,特別是該團的弦樂合奏具有特殊的感染力量。波士頓交響樂團還是第一支錄製唱片的美國樂團,這個樂團灌錄了無數張令人愛不釋手的唱片傑作,包括勃拉姆斯和貝多芬交響樂全集以及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波士頓交響樂團於1979年到訪過中國,他們演奏的中國樂曲《二泉映月》(改編為弦樂合奏)深受中國觀眾的稱讚。
演出大廳的門口有張巨大的宣傳板,寫明今晚演奏的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作品,分為上下兩場。勃拉姆斯是德國浪漫樂派最後一位作曲家也是最後一個有重大影響的古典作曲家。183357日出生在漢堡的一個音樂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職業樂師。勃拉姆斯童年時跟父親學拉小提琴、大提琴,吹圓號。由於家境貧寒,有時還到酒館裏彈鋼琴,以便賺得一些錢貼補家用。勃拉姆斯十五歲起舉行演奏會,並創作一些鋼琴作品。勃拉姆斯是德國音樂史上最後一個有重大影響的古典作曲家,被視為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時期的“複古”者。他是創作與演奏並重的作曲家。但他沒有進過音樂學校,它的成功,靠的是自己的勤奮好學、卓越才能和對自己所獻身的事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覺悟。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法和浪漫精神,交響作品中模仿貝多芬的氣勢宏大,然而筆法工細,情緒變化多端,時有牧歌氣息的流露,仍帶有自己特點。勃拉姆斯重視奧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餘首改編曲。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提高了室內樂的地位。此外,他還作有二百餘首歌曲、四部交響曲、一批鋼琴小品與主題變奏曲、協奏曲,其中以《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a小調小提琴、大提琴雙協奏曲》最為著名。
8點,指揮上場,演出開始。第一個是大提琴、小提琴和管弦樂隊協奏曲,曲目是勃拉姆斯最有名的《a小調小提琴、大提琴雙協奏曲》(102號作品);指揮:CHRISTOPH VON DOHNANYI;小提琴首席:AUGUSTIN HADELICH;大提琴:ALBAN GERHARDT。勃拉姆斯之所以創作《a小調小提琴、大提琴雙協奏曲》這首作品,是表達他與他的老友約阿希姆言歸於好的意圖。協奏曲分為3個樂章:第一樂章為快板,由大提琴中較低沉的音色發動開始句,但並不由明亮的小提琴聲來應和,在大提琴單獨待續奏出狂野般的華彩之後,獨奏小提琴加入進來。小提琴像調皮的小弟,大提琴聲部像一位寬厚的長兄。大、小提琴二重的華彩段越來越豐富,發展成由整個樂隊來陳述的主要主題。這是一段令人心靈悸動的旋律,勃拉姆斯竟能以這般壯美的音樂語言表達人類的高貴情誼,十分令人驚異!第二樂章是行板,以憂鬱的、色彩幾乎是陰沉暗淡的旋律開始,由獨奏大提琴柔和地引進,獨奏小提琴呼應。主題像是春風在輕輕擺動著樹枝,主人憂鬱的情緒,對春天到來的渴望。第三樂章為緩急板,以抑製著的歡樂情緒開始,由獨奏大提琴奏出舞蹈音型,小提琴重複,之後很快雷鳴般地全奏重複。整個演奏如行雲流 水,小提琴、大提琴技藝超群,各種配樂非常給力,充分體現了作品意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