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級校友自駕遊美50天(轉載)(四)紐約篇(下)

來源: 華西車城 2014-09-26 16:09:2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775 bytes)
(2013年9月10日— 9月12日) 9月10日 周二 今天的旅遊路線是:帝國大廈-—賓州火車站—麥迪遜廣場花園—法利郵政局—五大道商業街 曼哈頓是紐約最繁華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摩天大樓最集中的地區,到紐約一定要登高望遠俯瞰曼哈頓的全景。911前很多人選擇去世貿中心,現在381米高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重新成為紐約最高的建築,又受到遊人的青睞。 因為在網上預定的是早上9點參觀帝國大廈的票,我們早上7點半就出發了,坐7號地鐵到5 Ave站,轉D線去34街。轉車時,將人數點齊了才上車,以為萬無一失,可走到帝國大廈門口,點點跟上來的人,發現少了兩個人。吳大哥又不見了,還有我們的周班長。大家不是跟著隊旗走得嗎?有人證實看見吳大哥下車了,還有人說看見老班長在車上。打電話,終於與吳大哥聯係上了,他就在附近。他說他下車後,稍微謙讓了一下,就被滾滾人流將他與我們衝散了。這是吳大哥第二次走丟,他成了我們擔心的對象,以後不管走在那裏,我們清點的第一句話就是,吳大哥在不在?我們繼續找班長,他沒有手機,到哪去找他呀?我和舵主都返回到地鐵站找,找了好一陣,最後舵主看見一個老中正彎腰看路邊的招牌,那不是班長嗎。他說他坐著坐著,突然發現我們都不在了,原來過站了。慶幸的是他居然找到正確的車坐回來了。他說幸好出發前聽說是到帝國大廈,所以正在路邊看有沒有地圖可以找到帝國大廈,他很輕鬆地說,實在不行,在街邊找個中國人問問。 看來中國人是帝國大廈主要的遊客之一,門口有中文的介紹,還有中文的解說機。電梯將我們引到80層,那裏有關於帝國大廈修建的展覽。然後到了86層的觀景台。如果要到102層的最高點除了這27美元的票外還要另外付錢。今天運氣不好,陰天下的曼哈頓色彩灰暗,遠處朦朦朧朧。 帝國大廈建於1930年,當時正是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盡管是百萬富翁拉斯科布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決意修建一座世界最高的大樓,但客觀上卻為當時失業的3400工人提供了就業的機會。帝國大廈的修建創造的最大奇跡是它僅僅用了410天就完成了,這可是空前絕後,是現代管理的典範。因為那時經濟的原因,為了節約成本,就要縮短工期,而要縮短工期就要周密地策劃管理。為節約儲存材料的地方和勞力,從美國和世界各地運來的建築材料都是在安裝的當天才運到。所以每一項工程的進度都是精密計算的。比如底層的鋼材要厚些,焊接的時間就要長些。為了節約工人吃飯走路的時間,每隔幾層就建一個飯廳。聽到資本家這麽摳門,是不是很殘酷,但修建102層高的帝國大廈僅僅死了五個工人,遠遠少於修一層樓死一個工人的慣例。其中有一個人還是自己好奇地伸出腦袋看電梯來沒來,而不幸犧牲的。那這麽快修好的大樓會不會是豆腐渣工程呢。1945年7月的一天,一架10噸重的軍用運輸機曾撞到大樓的79層。那天大霧,倒黴的飛行員飛到曼哈頓以為已經到了妞瓦克機場,將飛機降到150米,還放下了腳架,當他意識到錯時,已經來不及了,一頭撞了上去。還好,飛機小燃油所剩不多,大樓被穿了個大洞,仍然巍然屹立,但有十四人不幸遇難。 在86層的觀景台上繞場一周可以望見高樓林立的曼哈頓下城和中城,還有遠處的上城以及東河對岸的皇後區。紐約為什麽有那麽多摩天大樓,一是地皮貴,還是就是野心,也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攀比之心。你建一個高的我就建一個更高的給你看看。 從帝國大廈出來,沿33街到7大道左拐就可看見賓州火車站(Penn Station)和麥迪遜廣場花園 (Madison Square Garden)。這兩個建築沒什麽亮點,外表平平,就是大城市裏司空見慣的現代水泥建築。我們隻是慕名而來。但在1962年前,這裏是一座類似羅馬宮殿式的華麗的宏大建築,從1910年投入使用 ,它的候車大廳就是紐約最大的公共場所。可是到了五六十年代,公路的興起使鐵路客運蕭條,賓州鐵路公司的老板,為擺脫沉重的負擔,想在此地建大廈獲利,居然將藝術品般的車站大廳給拆了。老賓州火車站被毀,是紐約人心裏的痛。當時的紐約時報忿忿地寫到: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