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六甲的印象較模糊,不因為相隔十年-(三十年前的歐洲我還記得不少)
-----請看看下麵的圖片,你也許能夠理解我:
中國南方任何一個小漁村、小城鎮---都基本如此景象吧?可是,這裏是著名的馬來西亞的古城馬六甲的唐人街。
既使整個馬六甲,如今,說是個古“鎮”比古“城”更合適吧?
當年,因為在吉隆坡工作期間,有一天的空閑,於是,搭巴士就上路了。離吉隆坡約144公裏,早點出門,不用過
夜,當晚就可以回來,因為,整個古城鎮,走馬看花,一天也基本夠了。
查了資料,才知道,自2008年起,馬六甲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了。
難怪我股溝相片,麵貌煥然一新,遊客多了不少--與十年前完全不一樣了。
當初,我和太座閑逛了半天,總共都見不到一百個人,有時還撞見某個景點遇到的遊客。
這裏可能是最熱鬧的市中心了,荷蘭殖民時期的建築紅房子和教堂,現在是個市場中心。當年的三輪車夫,閑著抽煙,
老半天等不到客人。。。半天時間,我和太座幾次經過這裏。
一些古老的華僑大屋,大門敞開著,隨意進去參觀,年輕人都去大城市了。老人家也許怕寂寞吧----高高的屋頂,寬敞
的大廳和庭院,中式屏風、窗欞中,糅合著殖民色彩的彩色玻璃和花紋瓷磚,有咖啡和茶水招待,也有自製的點心。
華僑以沿海的廣東和福建客家人為主,潮州人也不少---約一百年前,我的外祖父、外祖母就是飄洋過海,來到馬來後,再也沒
有音訊。。。。我無意來此尋根,卻偶然發現,邀請我來馬來作話劇《梁祝》舞台設計的主要演員和製
作人張小姐(去年我遙請她來紐約演“西太後”)的父母居然和我母親是潮州同一個家鄉!難怪我倆一見如故啊。。。
看著老屋裏緩緩走出的滿臉皺紋、撐著拐杖彎著腰的慈祥老人,我好像看到外祖父母的影子,他們都在這裏默默地耕耘,苦苦
地經營、悠悠地思鄉、苦苦地---還是安樂地客死馬來?。。。在馬六甲看到再寬大、再華麗的大屋,仿佛都籠罩著憂鬱
和悲傷以及莫名的神秘----不僅僅是因為基本看不到年輕人。。。
這家名店,據說已經有兩百年,取名“地理學家”--希望廣交天下之友-----這光鮮的色彩,看來是這幾年新塗上的,因為,
我當年經過的時候,要不是有個年輕的歐美遊客在咖啡桌上玩電腦,我以為馬上要倒閉了。。。。
我馬來西亞的朋友沒有陪我們去,我也沒聽說她談起馬六甲的任何趣味,看來,吉龍坡的青年是對它沒啥興趣了------
誰知道 ,看來簡陋、破舊、寧靜的馬六甲古城和它的海峽,卻隱藏著世界的狂風巨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