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行-塞爾維亞 貝爾格萊德(53)

塞爾維亞 貝爾格萊德 816 – 17日)
 

Serbia,不太知道;南斯拉夫,挺熟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誰敢說沒看過。小時候上曆史課學過,巴爾幹半島號稱“火藥桶”,因為這裏是歐亞大陸的結合部,哪個大陸要進攻另一個大陸都得從這裏殺出一條血路。貝爾格萊德,現在還是塞爾維亞的首都,這裏曾發生過115次戰爭,被徹底毀滅又重建40次,真正的身經百戰。
 

從中世紀開始,土耳其的伊斯蘭奧斯曼帝國幾度從這裏殺上來,後來的天主教奧匈帝國也幾次殺回去,結果就是在當地人民當中留下無數的血海深仇。二次大戰之後,共產黨鐵托運用鐵腕政治把各個小國聯合在一起。到東歐解體,大家各自獨立出去。如果我沒記錯,那時還短暫出現過所謂的“前南”,暫時沒獨立的小國聯合在一起,後來又紛紛獨立,直至出現了科索沃。“前南”出兵維護國家的統一,一時摟不住在科索沃大開殺戒,導致“北約”介入。曆時78天的轟炸,基本把“前南”炸回到石器時代。
 

現在科索沃的戰事成為曆史,科索沃的獨立仍未得到解決,但是“前南”卻早已分裂,當年的領導人米洛舍維奇死在海牙的國際法庭,塞爾維亞也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因為多年的戰事,塞爾維亞經濟至今未能恢複,是我們迄今到過的唯一不是“歐盟”的歐洲國家。我們一路過來,深深體會到“歐盟”不但是個組織,更是一個標準。在“歐盟”內部國家,無論是治安,還是服務,包括食品衛生都有保障。塞爾維亞也在申請加入,還沒有被批準。
 

坐火車到貝爾格萊德就知道為什麽它加入不了“歐盟”,一路都算正點,進了城開始晚點,眼看著在市區就晚了半小時。我們倆背著大包去找旅店,轉過街就看到街角上兩棟被炸毀的大樓。“北約”轟炸“前南”是1999年,至今已經十幾年,政府對這兩棟樓既沒修複,也沒拆除,就這麽晾著,樓上已經長出了手臂粗的樹。我曾試圖跟人聊聊當年戰爭的情景,回答大多是反問,不願直接回答。再問,就被直接告知,不願談起此事,都是過去的事了,不覺得那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我們後來發現我們訂的旅店就在美國使館隔壁,我覺得既安全,又危險。整條街都是各國使館,英國和加拿大使館挨著就在街對麵,但隻有美國使館前麵擺著水泥拒馬,警衛森嚴,擺明了是目標。那兩棟被炸毀的大樓據美國使館不到100米,深刻體會到什麽叫“外科手術式戰術”。我們倆還特別花200元坐車去看了被炸的原中國大使館。現在的中國大使館經過在新館址上重建,原來的使館現在是一塊荒地,還能依稀看出進出的車道。那裏立著一塊紀念牌,上書“感謝中國人民在塞爾維亞最困難的時刻的支持”。站在現場你馬上明白“誤炸”肯定是扯淡,那裏方圓基本沒什麽建築,至於原因我相信轟炸和被炸的雙方都心知肚明。
 

從進入塞爾維亞之後,天氣越來越熱,雖然貝爾格萊德老城不大,在太陽底下走兩小時耗盡了我們平時一天的體力。這裏也沒什麽好吃的,食物都很糙。別的地方不知道,貝爾格萊德人的身高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男的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比我高,女的超過17的比比皆是,以前在德國找不到的感覺現在全回來了。剛進塞爾維亞,我特別興奮,感覺終於找到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後來發現雖然市容建築比較差,但是人的素質都不錯,開朗健談,說英語的人很多,而且電視裏很多英語台配字幕。我相信,隻要他們先把火車誤點的事兒抓好,加入“歐盟”是早晚的。



進入貝爾格萊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樣的建築,像是回到前三門。



















貝爾格萊德的新老建築交相輝映




人也漂亮




貝爾格萊德最著名的地標,據說是最大的東正教教堂。還沒完工呢。







被北約炸掉的政府大樓,就這麽一站十幾年,也不拆也不修。據說是紀念和警示的意思。




中國大使館舊址,現在是大塊空地,隻立了這塊紀念牌。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