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台殖民遺產點滴(圖)
廣州沙麵島,老人說,這裏也掛過“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招牌--當然,那是60多年前的事了。現在那一帶,盡是華人帶著自己的狗自由出入。新婚的男女特喜歡來此拍婚紗照,那天,陽光燦爛,新郎新娘的筆挺西裝和潔白的婚紗,幾乎布滿了每一棟舊樓前的每一個角落--還有老教堂--我就不幫宗教宣傳了。
香港灣仔譚臣道---30多年前,為《號外》城市雜誌做美術編輯,常常出入位於這條短街某閣樓的“一山書屋”。埋頭貼貼畫畫之餘,專注街頭的潮州魚蛋檔---看著夥計們用新鮮的鰻魚肉,手製一個個魚蛋,即作既煮即吃---妹妹從上海來探親,試過之後,胃口一向不大的她說:再來一碗--淨魚蛋--不要河粉!十年前,魚蛋檔一家人移民去了---從此,沒有一家的魚蛋可以與他們相比。
這就是介紹說“異國情調”的淡水魚人碼頭---卻沒說哪“國”。無論哪國--也算是殖民“情調”了吧?也許我陋,國內這樣“殖民”情調的漁人碼頭還沒見過,敬請熱心的朋友百忙中幫我證明一下我是真的“陋”。
所有跟帖:
•
很喜歡那個圖書館, 在那兒讀書一定很舒服!
-嘉崚子-
♂
(0 bytes)
()
12/04/2013 postreply
22:56:39
•
我也這樣想:)
-江上一郎-
♂
(0 bytes)
()
12/05/2013 postreply
20: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