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密西西比
密西西比,世界第三或第四長的河流,為什麽是三或四?因為它的河道彎曲之多,之彎,之曲折,河流地理專家有說法,說如果把它拉直了,實際會比排名第三的長江更長。密西西比是南北走向,從北往南流,北起美國北部明尼蘇達州靠近加拿大的山區,南邊終結於路易斯安那的新奧爾良,匯入大西洋的墨西哥灣。幾年來有個願望 :沿密西西比河一路駕車行,或從北向南,或從南向北,一路去看河,聽河,看不一樣的風光,聽不一樣音調的美國語,嚐不一樣風味的美國餐飲。。。有幾次,每當要計劃上路了,就立馬得到消息說河水泛濫了,不光泛濫了,還大水淹了公路,於是就懊喪地取消計劃,如是幾次計劃都告泡湯。就這麽著幾年過去,直到今年夏天,這件事才終於實施。
下圖為流過田納西孟菲斯的密西西比:
(一) 路線
先說一丁點題外話:聽過一首歌嗎,歌名叫《City of New Orlean》?估計你會說沒,可要是你聽了,你就會覺得似曾相識。不錯,就是這首凡美國人上了點年紀的都熟悉的歌:
估計這歌名多半把你騙了,以為它唱得是新奧爾良吧,是滴,它唱的不是那個位於密西西比出海口的城市新奧爾良,而是一趟火車的名字。這趟火車起始點是芝加哥,終點是新奧爾良,全程幾乎就是沿著密西西比的流向而行。建議住在美國的網友找機會去坐一趟這列火車,可以體驗到早期的美國風情(還有法國風情呢)。此是題外話。
之所以提到“新奧爾良市”,是想告訴說我這次走了和“新奧爾良市”相似的路線,我們一行人並沒有來得及欣賞剛才說的那幾乎成為古玩的舊式火車,隻專心於駕車了,我們經過的地方,“新奧爾良市”也幾乎都經過。我們租了一輛寬敞的SUV,從芝加哥啟程,先跑了些附近的城市,例如威斯康辛州的充滿德國情調的Milwakee,法國味濃鬱的辛辛那提,印第安那普拉斯,等等,然後折向西南方,直往那個密西西比流淌而過的城市聖路易斯(St. Louis)。要沿河由北而南走,聖路易斯城會是很多旅行者的起點。從此城往南,我們跑的大路是州際公路55號,此路是和密西西比相映相隨的大體上平行的高速路,北起芝加哥,南止於新奧爾良,跨過七個州,好幾個重要的名城。其他跑過的小地方小城鎮,跑的是別的大大小小的路,但是跑完了之後還是回到55號幹道上來。
五月和六月間,是每年密河水漲和泛濫的時節,一些路段被淹而阻斷是常事,水澇嚴重的時候駕車行是行不通的。可是我們運氣不錯,從起始點聖路易斯城沿河南下,一路途徑密蘇裏,肯塔基,田納西,阿肯色,密西西比,和路易斯安那六個州,一路上都沒有遭遇因水淹路而阻斷行程的事。
起點聖路易斯,下麵經過的孟菲斯,和終點新奧爾良,都是當今美國中部著名的城市,都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和景觀。河邊小城如New Madrid,Cape Girardeau,非小城Jackson(密西西比的首府,離河道有點距離)等也都有自己特別的曆史故事和今天的獨特風貌。
下圖是流過Madrid 小城的密西西比:
其實,密西西比沿河東西兩岸廣袤的土地,在兩百來年前還屬於法國所有,1803年以每畝三美分的價錢轉手給了美利堅。此片土地之大,和當年的美國的土地是同等大或者還要大。所以我們此行跑的就是兩百年前的法國屬地。一路上難免估摸著當年法國佬如何拿下又如何失去了這麽一大片肥沃又廣闊的土地。一手土地買賣就買了一片和原有的國土同等大的土地,這筆買賣實在是大呀。除了阿拉斯加,路易斯安那的這筆買賣該是史上最大宗的土地買賣了吧。非常有理由相信,這片土地的價值相當一部分是它有著“一條大河波浪寬”的密西西比。當法國人和美國的傑佛遜總統還認準了新奧爾良將永遠是法屬出海港口的時候,在傑佛遜心目中,密西西比的價值是很大很大的。
順便給出一條鏈,講的是路易斯安那購地案: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E6%96%AF%E5%AE%89%E9%82%A3%E8%B3%BC%E5%9C%B0
(二)幾個河邊的名城
1) St. Louis。
聖路易斯當初成為城市,是由法國人所建,以法王路易十六的名字命名,就是那個被砍了頭的國王。據說還因為路易十六是法國曆史上唯一的基督聖徒。聖路易斯過去到現在一直是密西西比河航運的主要停靠站。
順便一提,離St Louis 不遠處,肯塔基州有一城市Louisville,也是以路易十六的名字命名。市政府的一座很有年代的大樓前,路易十六很氣宇軒昂地站在大路旁:
聖路易斯有個地標性建築,聞名遐邇,就是那個六十年代建起的高192米的拱形碑(Gateway Arch),十分雄偉震撼。據說這個建築物的高度和寬度是相等的,都是192米。這個建築是美國最高的紀念碑式建築,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鋼製建築。
Gateway Arch 也是密西西比河岸風光的標誌性景觀。
在美國曆史上,ST. Louis這片地方被稱為西部開發的中點站,從發達的東部前往西部探險或尋求發財之路的人們把這個地方作為中途驛站,過往的人多了,一個城市就形成了。拱形碑就是為了對這段曆史的紀念而建。那裏有一個該段曆史的博物館,就在Geteway Arch的底層建築裏,博物館資料信息量很大,可以在那裏流連一整天不嫌多。拱形碑的建造過程被拍成電影,在參觀Gateway Arch時可以觀看,很值得看的電影。遊客們大部分來自外州,就像我們似的。
密河在聖路易斯城把該城分成了東西兩半,東部叫東聖路易斯,是有名的犯罪率高的地方。我們從東麵進城經過該區段,連下車看看的願望都沒有。其實我們事先訂好的旅館,離東聖路易斯不遠,從旅館開車進城到河西邊去都要經過東區。我們在旅館附近的飯館和商店裏逛,我能感覺那裏的人們十分休閑,悠然自得,每家餐館都人群熙攘,服務生們也是一臉的喜氣,服務質量和態度都不賴,一派和諧社會的景象。聖路易斯城主要的大建築,有曆史有名氣的建築和旅遊景點都在西區。
在聖路易斯城裏吃飯遊逛,遇到路人打聽信息或和他們搭訕閑聊,問一句,得到的回答是五句到十幾句,甚至是打不斷的長篇說道,生怕客人不明白,由此感覺民風樸實熱情,非常好客,非常友好,令人感動。這一點,在之前一段路途經過的辛辛那提,印第安那不裏斯等地,都有此種感覺。那天我們在黃昏時分到達Cincinnati,在一大河邊一處停車場停下,想在附近逛逛玩玩,車場看守人給我講解停車須知的時候,見我是遊客,就把城市裏晚上有什麽節目,什麽熱鬧的地方可以去看看,河對岸的夜市是怎麽回事,等等等等,都兜出來講解一番,怕我記不住的事情還寫下來。跟一個熱情的本地人閑聊上半小時,比坐在電腦前古狗三小時得到的信息還多。我們一行人在城裏吃的一頓午飯,是在一個很有風情的,麵積很大,建築很特別的飯館裏吃的,原因是因為一個路上碰到的本地人的強烈推薦,硬是“被說服”了而去的,總算是一個難忘的午餐,難忘的餐館,難忘的經曆。至於吃了什麽,要不是看拍下來的照片,還真想不起來。這是什麽事啊?
上圖為在拱形碑上往下拍密西西比,此時水位淹過了河堤。
聖路易斯的市容市貌是蠻漂亮且幹淨的。可是這個城市的人口在過去一百多年裏的曲線表達是一座山,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口數量達到頂峰的86萬人口,之後就一直處在人口流失的狀態,目前的人口隻有30萬多一點。現在的人口種族組成是黑人已經超過白人成為數量最大的族群,是總數的一半左右。六十年代以前肯定不是這樣的狀況。亞裔人口裏,越南裔超過了華裔人口。走在大街上,或進入快餐店裏,都可見到越南人的身影。
這個城市的人口為什麽如此不可阻擋地流失?我所到的幾個密西西比沿岸附近的城市都有同樣的問題,美國中部很多地方給人的印象是農業區,車在高速上跑,有時跑兩三個小時都是在莊稼地中間穿行,放眼過去盡是大片大片的種植帶,一望無邊。估計很多的本地人都往東西兩邊的大城市跑了,那些地方顯然有更好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就像中國有北漂族,美國有從中部向東西部移民的東飄或西飄族。看來這些中部原來的大都市現在又變成了“待發展區域”了。這些是美國國內的第三世界地區,好聽點叫發展中國家,有很多農民伯伯的發展中地區是也。
可是,古狗一下,發現聖路易斯竟然還有九家世界500強公司在該地區紮寨,比起下麵要說到的田納西的孟菲斯可強多了,可人家孟菲斯在過去幾十年裏雖然沒增加什麽人口,但也沒像聖路易斯這樣持續地丟失人口。沒想明白。
2)孟菲斯(Memphis)
孟菲斯是田納西州境內的最大城市,和南部的密西西比州和西邊的阿肯色州幾乎接壤,處在三個州的交界處。密西西比挨著城的邊緣而過,孟菲斯所在位置是密西西比的一個寬闊的彎曲帶邊緣,河邊風光迤邐。這裏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很特殊的地帶,由於地勢稍高,曆史上河水泛濫的災害很少發生,在經濟上這位置得天獨厚。
流過孟菲斯的密西西比:
同時該城也是密西西比流域以人口計最大的城市。現今市內人口為65萬,大都會區人口則過百萬。這個城市是黑人人口占多數的城市,比剛才說的聖路易斯城還要節棍,比例超過62%,白人比例隻有3成左右。市內著名的博物館是美國人權博物館,我們沒來得及去參觀,估計主題是美國黑人人權改變的曆史。
孟菲斯的人口幾十年來處在不增不減的狀態,處在發展中的城市不應該是這樣的。孟菲斯的位置得天獨厚,怎麽講都應該比現在更興旺才對。500強公司在孟菲斯有三個,Fedex是其中之一。在該城周圍的其他的大公司還不是少數。值得一提的是,孟菲斯的國際貨運機場載貨量為世界第二(僅次於香港)。有密西西比河,又有巨大的貨運機場,在經濟發展上,孟菲斯應該有著比當前大得多的發展空間,可是這裏完全沒有絲毫那種蓬勃發展,熱氣騰騰的氣氛,倒是悠遊自得的氣氛濃鬱,人們好像不想為發大財太操心,或者還有別的原因也不一定,比如很多人連上班都不用上,還不是可以抱著吉他活得瀟灑?
孟菲斯很像旅遊城市,遊人非常多。供遊客逛街購物的步行街,馬車,觀光公交車,餐館,高級中級低旅館都很多,市中心很熱鬧,市容也算漂亮幹淨。有法國名字的餐館似乎不少。而我們卻被旅遊服務中心的人強烈推薦到一家要等二三十分鍾才有位置坐下的美式餐館進餐,有點驚奇的是服務生大半都是年青的白人,白人在這裏可是少數民族啊。想起在聖路易斯的餐館,反倒服務生多是黑人,服務質量也沒什麽可挑剔的,很不錯。
看看這漂亮的馬車:
孟菲斯的觀光馬車有一點特別之處:每個馬車夫身邊都有一條狗伴隨,不知何故,這也成為一道別樣的景觀。
孟菲斯在美國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美國近代音樂如美國搖滾,布魯斯的發源地,(和它爭鋒的是下麵要說的新奧爾良)這裏每年都舉辦招引全國各地音樂大V們前來聚會的音樂會,成為這裏的一道風景和風俗。孟菲斯的名人前兩名的是他們:唱歌的貓王和黑人歌手B B King。一個是流行歌曲之王,另一個是布魯斯之王。貓王的故居在孟菲斯城裏,安葬之處也在故居旁邊。貓王在1977年8月猝死在自己家中,他的死震驚美國,估計比邁克傑克遜的猝死更令美國人唏噓。至今,無論什麽時節,假日或非假日,貓王故居的參觀人群都是排成長龍的,據當地人介紹,參觀貓王故居的人數在單個建築物類裏僅次於白宮,年參觀人數高達七十至八十萬。入門票奇高,好像是過百刀的樣子。比較搞笑的是貓王當年買下的一家私人飛機,當然現在看來就十分普通了,現在停放在草坪上供參觀,票價是35刀。我們開車經過那裏,看到飛機周圍都是黑壓壓的參觀者。其實在任何一個小型機場可看到的小飛機都比那家要35刀才可看一下的飛機要高級的多。貓王故居博物館的主人和一些投資人已有新的擴張計劃,計劃投資大筆資金把貓王故居周圍建成類似迪士尼那樣的大型旅遊場地。
自從有了貓王的成就,孟菲斯的名字和貓王Elvis Presley 的名字就連在一起了。
B B King:
建議想去孟菲斯玩的朋友考慮在每年的五月去,那時孟菲斯會舉辦幾場很有名氣的音樂會,還是露天的,很有風情,別處看不到的。還有大型的野餐烤肉大集會,瘦子比較合適參加。
孟菲斯旅遊者信息中心裏麵的密西西比河博物館是很能讓孟菲斯人驕傲的地方和事物,這個博物館建在寬闊的河邊,風景十分迤邐。河邊一片平地上,我們看到了以粉色混凝土塊精心製作的高精度模擬仿真縮小幾千倍的的密西西比河及其沿河的重要城鎮地圖,還配上了說明的文字,介紹流域重要的曆史事件。室內部分,是密西西比河流域曆史文物展覽,包括高度仿真的早期在密西西比上航行的蒸汽船,照片實物均很豐富,還有曆史紀實電影呢。
再次感歎美國人做博物館的功夫高深。
下圖為縮小的密西西比模型一角:
有個印象,孟菲斯是一個黑人占多數的城市,人均收入水平在美國同等人口數量的城市中算是低水平的(平均家庭年收入僅為3.2萬元),街頭卻沒見任何要飯的,連賣藝的都不多。小販們大概都到遊人集中的步行街一帶去了,別的地方見不到街頭攤販。
3)密西西比州的賭博業和賭場小鎮Tunica
我們在孟菲斯逗留的幾天並沒有在孟菲斯的旅館住,而是在離孟菲斯中心大約三十英裏外的賭城Tunica(且叫它圖尼卡吧)。圖尼卡屬於田納西州南部的密西西比州,其實也就在孟菲斯的城外圍地帶,高速路三十分鍾就從孟菲斯開到那了。密西西比河流到那塊地方彎彎繞繞,河麵寬水流也急。高速路兩旁的莊稼地一望無邊:
就在這些廣袤無邊的莊稼地中間,一座新城拔地而起,這就是為了“搞活經濟”而建起來的新賭城圖尼卡:
我們下榻的酒店叫“馬蹄靴圖尼卡賭博及旅館”—Horseshoe Tunica Casino & Hotel。猜多少錢一晚?-- 才39刀!還貨真價實的五星級呢。
馬蹄酒店前台小姐為清一色的黑人姑娘,個個長得胖乎乎的,穿著同樣顏色的製服,看起來有點像一個媽生的孩子。她們態度和藹可掬,可她們的一口典型南方腔可把我們難住了。不能說南方腔是外國話,聽起來的費勁跟聽外國話相差無幾!
聽聽田納西農民的講話:
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從肯塔基和密蘇裏南部開始以南的地方就可以聽到明顯的南方口音了。到了田納西,阿肯色和阿拉巴馬一帶,南方口音就十分地厚重,以至於外地人跟南方人交流都有可能成問題。
南方口音最早在南方黑人中形成,受黑人的非洲母國口音所影響,所以即便統一叫做南方口音,也有地區的不同之分。據說操南方口音的人口有不斷增長的態勢,已經成為美國口音人群中最大的一群。(http://en.wikipedia.org/wiki/Southern_American_English)
我們在那裏逗留的幾天裏,即便身在賭場之中,卻基本沒參與賭博遊戲,但是卻沾了賭徒們的光:賭場提供給住客免費早餐或晚餐,這些白吃活動還算得上豪華級別的呢。看樣子賭徒們多是來自附近幾個州的居民,這個圖尼卡鎮位置在田納西,阿肯色和密西西比三個州的三角邊界處。
順便一提,密西西比州人口約為三百萬,白人人口和有色人種人口大約一半一半。可是,據說這個州是典型的人口種族混合很普遍的地區,也就是說有很多人的血統是多個種族的混合。作為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將朝著越來越說不清自己是哪國人的方向走去。百年後的美國人長什麽樣還真是很難想象。
4)密西西比出海口處的新奧爾良
密西西比河在流過田納西之後,彎彎繞繞地在密西西比州和阿肯色州境內流淌,然後就進入了路易斯安那州。再往南,就到了出海口處,海就是墨西哥灣了,站在出海口處,看右邊是墨西哥的海灘,看左邊則是美國的佛羅裏達海灘,當然那是看不見的,太遠了,除非在飛機上遠眺。出海處附近的大片區域就是赫赫有名的以法國風情為特色的新奧爾良了。
55號路離開孟菲斯之後,距離密西西比就逐漸遠了。由北至南穿過密西西比州之後,就是路易斯安那州了,在靠著墨西哥灣的新奧爾良,才重新和密西西比河再見。
在55號上進入路易斯安那之後不久,可感覺到進入了大片的沼澤地帶或濕地區域,這就是密西西比下遊的末端了,新奧爾良就傍著南邊的墨西哥灣,也就是大西洋的一部分。55號路有很長的一段不是在地上,而是路橋,因為橋下都是沼澤樣的地方。我都記不得在路橋上跑了多遠的距離,隻是驚歎橋的長,跑了很久都是在橋上。
提起新奧爾良一定會想起2005年那一場震驚世人的颶風,Katrina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城市工程毀壞之天災,這場災難也使這個城市為更多的人知曉。
新奧爾良是美國有名的“很法國”的城市。其實法國人在曆史上並沒有成規模的在那兒建設過。據維基介紹,18世紀上半葉在整個北美洲的法國人口不過是75,000左右。比起當時的英屬領地過百萬的人口,數字的差別太大了。很難想象1756-1763的“七年戰爭” 法國能打敗英國(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nch_and_Indian_War)。不過新奧爾良在七年戰爭之後法國割讓密西西比河之東給英國,依然保留了新奧爾良主權 ( 後來又在西班牙和法國兩國手裏交換過,直到1803年路易斯安那購地案之後才屬於美國) 。
新奧爾良的名字從法國城市奧爾良而來。殖民者們把家鄉的土地名字搬到新大陸,大多數是照搬,少數名字前麵冠以“新”字。美州土地上有太多的法國英國西班牙這三國的地名。 18世紀的“新英格蘭”,“新法蘭西”,“新西班牙”幾個大地區,現在隻剩下新英格蘭了。兩百多年前的法國人和西班牙人不敵日不落帝國英國成為戰敗方,被迫把占有的土地割讓給英國,這些事件也成就了日後的美國和加拿大。
那時的新奧爾良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重要,密西西比河上運輸貨物,從北向南,到了這裏就是出海口,因此這裏自然就成了商人和商業聚集的地方。除了商人,那時新奧爾良第二重要的人口就是妓女,妓女們都是從法國本土輸送過來的,她們的存在當然也是因為供需關係,她們的到來使那些離開家庭到美洲新大陸尋找發財機會的單身商人們和駐守軍營的士兵們就沒閑工夫了。
話說奧爾良這名字既富貴又倒黴。奧爾良是法國公爵稱號,王室成員才有資格享有這頂帽子。那個以美麗傾倒了整個歐洲的奧匈帝國皇後“茜茜公主”在1898年被刺身亡,其實是當了替死鬼,刺客原本要刺殺的是當時的法國奧爾良公爵,得知公爵臨時改變了行程,也就臨時決定,不管是誰,隻要是那天到那個地方去的 王室份子就是被刺對象。可惜絕世美人茜茜就這麽著當了替死的,死在刺客刀下,時年60歲。
今日的新奧爾良在旅行者心目中大概依然是那個非常“unique”的地方,充滿了法國風情,那個叫做“法國角”--- French Corner 的地方,街上的建築都具有十足的十八世紀的法國樣式,每日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方的旅客,從早到晚都熱鬧非凡,到了晚上就更加喧囂。想吃法國風味美食的,想摸摸身上穿得非常涼快的女孩的屁股的,都可以在法國角那個地方得到滿足。
法國角 (French Corner) 一瞥:
密西西比孕育了一大批在美國走紅的黑人音樂娛樂界明星。在新奧爾良,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是他:
路易斯阿姆斯壯,今天新奧爾良的國際機場都叫阿姆斯壯國際機場,多牛啊。
忍不住要提一下,這個可愛的女人也來自新奧爾良:
新奧爾良旅遊熱點之一是幾個曆史留下的大農莊,因為農莊建築的典型歐洲風格,或者秀麗的田園風光,還有南方奴隸製的曆史,使這些昔日的農莊成了今日遊人了解曆史和觀賞風景的去處。這裏是我們參觀過的名氣最大的Oak Alley Plantation:
密西西比流過新奧爾良後就流進墨西哥灣,匯入大海。走近密西西比的旅程在此也告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