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料,就是曆史學的範疇;無史料,就是考古學的範疇。
要還原曆史的真相,不僅需要有大量的能夠“互相見證”的史料(而不是“孤證”,因為孤證很容易偽造出來),並且,還要輔之以相應的實物考古發掘,以實物來驗證史料的客觀性和正確性。
中國曆史的信史是從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算起,而中華文明(而不是文化)的考古則從殷墟甲骨文算起(至於夏朝,因有爭議而無法算數)。
中國的殷商甲骨文,屬於既成熟也不成熟的文字,並沒有用來書寫商朝的任何曆史文獻,所以商朝無信史。
這就是為何我會去質疑希羅多德,才出現兩百多年的不太成熟的希臘文字,就被他用來書寫長達九卷的曆史文獻巨著,實在是不可思議得很!
如果按照中國的嚴格標準,西方古代根本就無信史。西方的曆史書,不過是在類似荷馬史詩的傳說和聖經裏人神混雜的所謂曆史描述裏,再加以大膽的想像和發揮,編篡出來的古代故事而已,這就叫history,根本就沒有嚴格的曆史文獻傳承過程,西方甚至連統一的曆法時間都很遲才出現。曆史,首先是“曆”,然後才是“史”,否則就會鬧“關公戰秦瓊”的笑話。
對於曆史上的任何戰爭,比如“波希戰爭”,交戰雙方都應該有史料記載才對,而不是僅僅希臘一方。尤其是波斯當時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的超級帝國,在其國力鼎盛時期,對於一場意義非常重大的戰爭(而且前後兩波次),竟然缺乏相關的史料記載,實在是難以想象。這也導致了希臘的史料記載因缺乏交戰對方的“相互印證”而成為一麵之詞,從而大大降低了希臘史書的可信度。
所謂的“嚴肅”的軍事書籍,應該是在史料上相互印證過,且以實物驗證過的書,而不是在書房裏發揮大膽想像,紙上談兵,人為杜撰出來的軍事故事。
幾十年前發生的抗日戰爭,中國的國軍與日軍交戰,雙方各自報出來的“己方”和“對方”的傷亡數字,竟然差別巨大,根本就合不到一塊。直到現在,具體的傷亡人數還在沒完沒了地爭論之中。請問,你究竟是應該相信誰的數字?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幾十年前的戰爭尚且如此,更何況兩千多年前的戰爭呢?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中國的祖先早就這樣教導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