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人類每年偷獵鳥類億萬(高清組圖)

來源: 非否 2013-10-30 10:55: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356 bytes)
您的位置: 文學城首頁 » 滾動新聞 » 觸目驚心:人類每年偷獵鳥類億萬(高清組圖)

觸目驚心:人類每年偷獵鳥類億萬(高清組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 (被閱讀 2547 次)
 

 

 


前往非洲越冬地途中的一隻白喉鶯,被一種叫做粘棍的粘性陷阱困住了。

 


北美地區嚴格控製獵鳥行為,隻有調皮的農場少年會去打鳥。對於我這個來自北美的訪客而言,地中海地區的情形駭人聽聞:整個地中海沿岸,人們為了食用、牟利 或消遣取樂,每年獵殺億萬隻鳴禽和大型遷徙鳥類。這種殺戮行為基本上不對鳥的種類進行區分,不論瀕危與否都濫殺一氣,給繁殖棲息地已經遭毀或破碎的種群帶 來重創。地中海以北國家政府投入數百萬歐元加以保護的鶴、鸛及大型猛禽,統統遭到地中海人的獵殺。整個歐洲的鳥類數量都在銳減,而地中海地區的殺戮行為就 是導致這種慘況的原因之一。


 



金黃鸝南飛途中,穿越地中海之後,必須繼續勇敢地麵對撒哈拉沙漠中1800多公裏的路程。阿爾馬哈拉是沙海中一片宜人的綠洲,但這裏潛伏著等候疲憊鳥兒的獵人們。

 


埃及


意大利獵人和偷獵者最為臭名昭著,在意大利鄉間的樹林和濕地,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槍聲和捕鳥陷阱劈啪響個不停。愛好美食的法國人一直非法食用圃鵐,而且在 法國長得出奇的可捕獵鳥類名單中還包括許多瀕危水禽。用陷阱誘捕鳴禽的行為在西班牙一些地方仍十分普遍;馬耳他獵人苦於本地獵物短缺,便大肆襲擊從本地上 空飛過的遷徙猛禽;塞浦路斯人無視法律,以工業規模捕獵鳴禽並大快朵頤。

 



偷獵者裝有冷凍黃鸝的餐盒被護林員沒收,盒裏的鳥大多隻有幾厘米長。非法捕獲的鳥會被餐館和愛好美食的家庭偷偷做成佳肴。

 

意大利


歐盟地區至少在理論上對於獵殺遷徙鳥類是有限製的。歐盟的公眾輿論傾向於保護鳥類,還有大批自然保護組織在協助政府執法。(西西裏島曾是撲殺猛禽的熱門地 區,如今偷獵行為已幾乎絕跡,一些曾經的偷獵者甚至變成了野鳥觀察家。)而在非歐盟成員的地中海國家,遷徙鳥類境遇沒有什麽改善。我去年造訪阿爾巴尼亞和 埃及時發現,那裏的情況實際上正在急劇惡化。

 


 


在西部沙漠,一個年輕貝都因人在炫耀清早收獲的一件戰利品:在歐洲度夏後富含脂肪的金黃鸝。貝都因人常常抓住什麽吃什麽。拔掉毛炸製後,這隻56克的鳥兒身上的肉也就夠吃兩口。

 


2012年2月,東歐遭遇了50年來最冷的冬季。通常在多瑙河穀越冬的鴻雁飛往南方躲避嚴寒,其中約有5萬隻降落在阿爾巴尼亞的平原上,它們又饑又累,全 部遭到獵殺。男人們用獵槍和老式的俄製卡拉什尼科夫衝鋒槍把鳥打下來,婦女和兒童則把死鳥扛進城裏賣給餐館。許多鴻雁是經北部地區研究人員標記過的,一位 獵人告訴我,他看到一隻鳥戴著格陵蘭島的腳環。盡管阿爾巴尼亞沒人挨餓,該國仍是歐洲人均收入最低的國家之一。對於當地農民和村民而言,意外到來的大群鴻 雁無異於一筆橫財。


 


在艾爾達巴的市場,人們在清點死去的鳥兒。沿海城鎮的專門市場裏,商人出售的鳥既有活的也有死的。有顧客買活鳥時,商人會當場將鳥殺死並拔毛。


金黃鸝藏身在枝葉濃密的樹上,人們通常隻能聽其鳴而不得見其形。獵人們依靠其鮮豔的色彩在野外搜尋它們的蹤影。



這是遷徙鳥類穿越地中海後看到的第一片樹木。樹被網子罩了起來,鳥從開口端飛入網中便無法找到出口,因此這個男孩可以輕易地捉住這隻棕柳鶯。


 


以漿果作為誘餌的金屬夾子用法和捕鼠器差不多。使用這種方法捕鳥是違法的,但是偷獵者仍然在北部林區使用這種陷阱。圖中的歐洲知更鳥是護林員巡邏時發現的,脖子和腳都被夾住,性命難保。

 


歐洲最東部的空中遷徙通道穿越了巴爾幹半島,亞得裏亞海險峰林立的海岸線在阿爾巴尼亞境內卻豁然開朗,麵向片片肥沃的濕地、湖泊和海岸平原。數千年來,從 非洲向北遷徙的鳥類在努力飛越迪納拉山脈抵達繁殖地之前,可以在此休息並補充給養,秋季返回時再度穿越地中海前還可以在此落腳。


 

 

隼等猛禽以小型鳥類為食,因此經常被捕捉鳴禽的網子或是粘鳥棍困住。

 

 



一隻被繩子拴住的猛禽被誘捕者用作監視器。當這隻鳥發現獵鷹時,它會向上看。這個動作會提醒誘捕者放出一隻帶有捕捉裝置的小鳥,如果獵鷹飛來抓小鳥就會被困住。為購買一隻活獵鷹,訓鷹人出價可高達3.5萬美元。


 


 

一隻死去的白眉鴨漂在一群逼真的誘餌中間,這些誘餌將它引入了射擊範圍之內。1997年國家軍械庫被洗劫前,很少有市民持有槍支。如今阿爾巴尼亞槍械泛濫,對遷徙鳥類來說海岸成了致命區域。

 


在恩維爾·霍查統治的40年間,集權主義摧毀了阿爾巴尼亞的社會結構和傳統,但對鳥類而言,當時日子還算好過。霍查僅給自己和幾位可靠密友保留了狩獵和私 人持槍的權利。(阿爾及利亞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至今仍陳列著霍查和其他政治局成員的獵鳥戰利品。)但少數幾個獵人對於過境的數百萬遷徙鳥類影響微乎其微, 另外,由於該國經濟落後,加之國外遊客不願前來,使得這裏的海岸棲息地免遭破壞。

1985年霍查去世後,該國經曆了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困難時期,其中一個階段幾乎處於無政府狀態,國家軍火庫被砸開,普通民眾掌握了軍隊槍支。即使在法治恢 複之後,阿爾巴尼亞人仍繼續持有槍支,整個國家的人依舊反對各種規章管束。經濟開始增長,首都地拉那的年輕一代對新自由和繁榮的一種表達方式,就是購買數 以千計的昂貴槍支,並且做從前隻有精英可以做的事:打鳥。

 


 


白眉鴨在遷徙途中穿越阿爾巴尼亞時,數量遭受重創。政府延長了狩獵季時間,因此獵人們不用為獵物越來越少而擔心。

 

 


塞浦路斯

來自反鳥類殺戮委員會的誌願者們潛入一處果園,這裏的農民剛剛安放了粘鳥棍來捕捉大意的鳥。這個組織去年在塞浦路斯查處了近9000個陷阱。


 



鳴禽救助者把這隻黑頭鶯從粘鳥棍上解救下來後,用自己的唾液出去附著在鳥羽毛和腳上的李子樹粘液,這樣它被放開後就可以安全飛行了。

 

近幾十年來,一些歐亞黑頭鶯喜歡冬季向北遷徙到不列顛群島,享用喂食器裏儲備的豐富食物。

 

兩名隸屬於專職反偷獵警察部隊的護林員在向一對夫婦問話,他們看到最右邊的男人扛著一隻獵槍在布雷西亞一張非法的網子附近遊走。去年,警察在一次反偷獵行動中抓獲了43人。


從布雷西亞一名偷獵者手中沒收來的這隻知更鳥將被放歸,飛向棲息地遭到威脅、掠食者和偷獵者守候的未知世界。鳴禽的生存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杜絕非法捕獵行動的成效。

 

歐洲知更鳥和美國知更鳥都有橘色的胸部,但其他部分則不盡相同。前陣重量隻有後者的五分之一,而且屬於不同的品種。

(David)

所有跟帖: 

可憐的鳥! -tgs- 給 tgs 發送悄悄話 tg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30/2013 postreply 13:01:53

我們能做的,不買或者少買動物製品 -changjia- 給 changjia 發送悄悄話 changji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30/2013 postreply 13:21:18

歎息! -嘉崚子- 給 嘉崚子 發送悄悄話 嘉崚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30/2013 postreply 22:39: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