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 - 拜謁文學巨人C.S.Lewis故居

來源: 天嬰 2013-09-12 19:09: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56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天嬰 ] 在 2013-09-14 22:18:0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93年,收到康來昌老師特意從台灣寄來的,珍貴的中文版《那裏亞童話全集》。那裏亞不但帶我進入了C.S.Lewis的童話世界,也帶我進入了C.S.Lewis的文學,信仰,人生。

雖然我在英國的行程很緊,但是,無論如何,我一定要抽出一天去拜謁C.S.Lewis。因為,在我眼裏,C.S.Lewis不隻是文學巨人,學者,他更是一位一生行走在痛苦幽穀的聖徒。

幾經周折,終於到了C.S.Lewis的家 門口, 才發現訪問需要預約。我站在門口,失望了十分鍾後,還是撥通了預約的電話。我說:我是專程從加拿大趕來的,可不可以讓我進去?對方說:“不行,一定要有預 約。而且,昨天剛接待過一個20多人的團體訪問,非常累……”。我說:“我不需要導遊,我自己可以‘導’自己,請讓我進去”。


估計是接待的姐妹招架不住我的死纏活磨,終於同意讓我進去。但是,她隻答應我參觀C.S.Lewis的客廳和飯廳。

當我走進客廳坐下,接待我的姐妹問:“你對C.S.Lewis有多少了解?”,我說,“可以說是比較了解”。

她請我坐在C.S.Lewis 的沙發上,我們開始如數家珍般聊這間房子裏曾經住過的每一個人。不知不覺半個多小時過去了。突然,接待我的姐妹說,“好,我讓你參觀整個房子”。而且,允許我拍照。真是驚喜!我們不曾相識,但是,就是因為我們都愛C.S.Lewis的書,就能像老朋友一樣聊得投機。也是因為C.S.Lewis,我才也得以拍下100多張珍貴的照片。



 
煙鬥也許是C.S.Lewis的一個標誌。在這間客廳裏,地上曾經是天天鋪滿了書,滿到無處下腳的地步。

這間客廳裏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就是那深褐色的羊毛絨窗簾。那是C.S.Lewis的“傑作”。因為,那個窗簾讓他回想起他在倫敦的日子。C.S.Lewis和哥哥Warren每天就坐在這個茶幾的兩邊,關起門窗,抽著煙鬥,討論他的作品,分享彼此的見解。直到整個房間被煙彌漫到看不見對方,他們就打開窗子,坐在這裏,靜靜地看著煙霧是如何奪窗而逃……。



 
在這棟房子裏,除了Lewis兄弟,還住著Moore太太和她的女兒Maureen。Maureen結婚後,她的丈夫和孩子也住在裏麵。

當時,Lewis兄弟和Moore太太共同買下這棟房子。但是,這棟房子的所有權卻是Moore太太的,Lewis兄弟隻有居住權。

Moore太太是Jack(C.S.Lewis的昵稱)朋友Paddy 的母親。19歲時,同在牛津讀書的Jack和Paddy同時參加一戰,他們住在一起,成為好朋友。他們有一個約定,如果對方陣亡,活下來的一方就要照顧對 方的家人。最後,Paddy中彈犧牲。所以,Jack就按照當時的承諾,將Paddy離婚的母親和妹妹接來牛津同住。Jack不但供Paddy的妹妹讀大 學,而且,還將Moore太太養老送終。雖然,所有的人都不太明白為什麽Jack要收留Moore太太和女兒(包括Jack的哥哥和父親)。甚至有人詆毀 說Jack和Moore太太有不健康的關係。但是,Jack以坦蕩和慷慨告訴世人:朋友的愛就是天使的愛! 可以想象一下這一大家子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大人喊,孩子叫,而 且,Moore太太和Jack的哥哥Warren互不欣賞。Moore太太一生氣,就從裏麵鎖住Jack睡房通往樓下的門。害的Jack不得不從這個逃火 的樓梯出去,趕著去牛津上課。但是,Jack從沒有抱怨過,沒有一次說過類似“是我掙錢養你們所有的人”的話。Jack一直感激Moore太太對他母親般的愛,一直視哥哥Warren是上帝給他生命中的祝福。



 
拜謁Jack的故居,不可能不去“鷹和小孩”(Eagle and Child) 酒吧。

在這裏,這個角落,是每周四晚上Inklings聚會的地方。這個類似筆會的聚會最早是Jack和寫《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的作家J.R.R.Tolkien每周一早上碰麵喝酒聊天的地方。

他們倆兒最早的話題是談論詩歌,神學,政治,和點評彼此的作品。 我站在那裏,腦海裏浮現出Jack每周晚的開場白,同時也是邀請:“Well, has nobody got anything to read us"?。從某程度上我非常羨慕Jack能有這樣一個支持他的團體。雖然,在這個團體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基督徒,也不是每個人都同意彼此的觀點。但是,他們誠實地接納彼此。

Jack的很多著作都是在這裏宣讀後,得到寶貴的反饋才得以成書的。其中包括:“Out of the silent Planet", "The Great Divorce","The Problem of Pain", "Miracles"……,這些書幾乎是每一章都在這裏宣讀過。還有他著名的“The Screwtape Letters",也是在這裏得到各位筆友的一致好評後,才出版的。同樣,J.R.R.Tolkien的《指環王》也是每周一章在這裏邊宣讀邊寫作而完成的。


 
既然提到J.R.R.Tolkien,就不能不談他和Jack的友誼。

1931年9月19日傍晚,當時在牛津做教授的J.R.R.Tolkien邀請Jack散步,那也是這兩位文學巨人著名的“Addisons Walk",他們要探討他們共同喜歡的北歐神話。

當時,Jack是無神論者,J.R.R.Tolkien是天主教徒。但是,他們的談話自然而然地從神話轉到信仰。就在那個晚上,那個談話之後,Jack終於看見“天上的門”(the high gates)開了。他說:“我承認,上帝就是上帝(God was God),我跪下,禱告”。

雖然,J.R.R.Tolkien帶領Jack成為基督徒,但Jack並沒有像J.R.R.Tolkien期待的那樣成為天主教徒, 而是成為英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的成員。後來,Jack又和Joy(後來的妻子)交往。J.R.R.Tolkien也非常的不滿。Joy不但是猶太人,而且離過婚。為此,J.R.R.Tolkien拒絕和Joy來往,也拒絕參加Jack的婚禮。但是,在Jack去世之前,這兩位文學巨人不但和好如初,而且,各自以愛接納對方的信仰傳統。他們不但在文學上,而且在耶穌裏成為真正的弟兄。


 
我佇立在Jack和哥哥Warren合葬的墓前,注視著上麵莎士比亞名句的碑文“Men must endure their going hence"我的眼睛濕潤了。

痛苦可以說是Jack一生的天問,也是Jack進入信仰的最大攔阻。Jack信耶穌後寫了“痛苦的奧秘”,但那隻是Jack在理論上對痛苦最理性最合乎邏輯的認識。但是,當他的妻子Joy罹患癌症去世後,他寫下自己最真實,最掙紮,最困惑,最有價值的對痛苦的思考“A Grief Observed"後,他才發現原來痛苦沒有答案。但是,在那個最痛的痛苦裏,Jack卻經曆,完成了從思考痛苦到愛的永恒轉身。

Jack一生有過兩次麵對痛苦必須要做的選擇。當他是孩子時,他選擇了“安全”,逃避。當他是男人時,他選擇了承擔,愛。 那裏亞童話,不隻是童話,而是一個男人從童年夢幻邁向真實生命的豐盛紀錄。透過這一扇那裏亞窗戶,我不但看見路易斯童話世界裏的閣樓,衣櫥,更看見一個痛苦靈魂經過“尋找的,就尋見”的驚喜和永恒滿足。


所有跟帖: 

謝謝你的介紹。隻念過A Grief Observed -八音澗- 給 八音澗 發送悄悄話 八音澗 的博客首頁 (38 bytes) () 09/12/2013 postreply 20:22:27

回複:在英國 - 拜謁文學巨人C.S.Lewis故居 -製作貓- 給 製作貓 發送悄悄話 製作貓 的博客首頁 (45 bytes) () 09/12/2013 postreply 20:40:17

真是有緣才相會! -嘉崚子- 給 嘉崚子 發送悄悄話 嘉崚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2/2013 postreply 23:28:35

太謝謝你的文章。痛苦,思考過後的信仰才是更深刻更真誠的信仰,也是更豐盛的福分。我們 -lepton- 給 lepton 發送悄悄話 lepton 的博客首頁 (82 bytes) () 09/13/2013 postreply 06:16: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