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京雜記--北京鍾鼓樓和舊城保護

來源: beijingconnection 2013-07-24 19:37:1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56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beijingconnection ] 在 2013-07-27 00:16:0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北京城裏還保留著北京味的地方是越來越小了。到處是醜陋的,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一點都不象老祖宗留下的那個美麗的皇都了。每次回京可以故地重遊,重溫舊夢的地方除了那幾座皇家園林外幾乎沒有了。離父母家不遠處的鍾鼓樓和周圍的街區雖不是童年時常光顧的地方,但依然保留了北京往昔的風貌,是一個懷念舊日北京的好地方。

鼓樓



陡峭的樓梯,一跑直上樓上。



從鼓樓上俯瞰鼓樓大街,遠處是景山。



遠眺什刹海,背景是北海白塔。

鼓樓,初名齊政樓,建於元至元九年(1272),明永樂十八年(1420)重建,現存建築為明嘉靖年十八年(1539)所建.樓高46.7米,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大型單體建築,為我國現存鼓樓建築之最。鼓樓分兩層,一層為無梁拱券式磚石結構,南北各辟三個券洞;東西各辟一個券洞;東北隅設蹬樓小券門和蹬樓通道。



樓上的鼓和打鼓表演。




僅存的大鼓。

二層原有更鼓25麵。1麵大鼓、24麵小鼓,代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後來世事滄桑小鼓流失,僅存大鼓一麵。大鼓鼓麵直徑約1.5米,使用一整張牛皮蒙製的,但是現在鼓麵上傷痕累累,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日本軍隊的“傑作”。




鼓樓樓上。



鼓樓西大街



鼓樓和鍾樓間的廣場,遠處是鍾樓。

鍾樓始建於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樂十八年(1420)重建。現存建築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完工.樓高47.9米,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無梁拱券式全磚石結構的大型單體建築。鍾樓東北角開一蹬樓小券門,登75級台階至二層。

鍾樓有上下二層, 二層懸掛著明永樂年間特鑄重63噸的報時銅鍾。銅鍾懸掛於八角形木框架上,通高7.02米,鍾身高5.米,下口直徑有3.4米,鍾壁厚12到24.5厘米,被譽為“古鍾之王”。據文獻記載,銅鍾采用傳統的泥範法,利用地坑造形群爐鑄。鍾體全部由響銅鑄成,撞擊時聲音渾厚綿長,正所謂“都城內外,十有餘裏,莫不聳聽”。



從鍾樓上對看鼓樓。



大鍾。



架鍾的木架和撞鍾的鍾木。





上下鍾樓的石階。



鍾和架。


在古時並沒有鍾表的情況下,就是靠著鍾鼓樓的晨鍾暮鼓來催促文武百宮勤於政務,提醒百姓辛於勞作。

古人將一夜劃分為五更(重點說一下這個更字在這裏讀做Jīng,與京同音),每更一時辰,一夜正好是現代的十小時。黃昏
戌時(19點-21點)為定更,人定亥時(21點-23點)為二更,夜半子時(23點-1點)為三更,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更交替,指的是頭一天與第二天的交替時間,雞鳴醜時(1點-3點)為四更,平旦寅時(3點-5點)為五更,也稱亮更,即天明之意。據老人們講清代規定鍾鼓樓晝夜報時,到乾隆朝就改為鍾鼓樓隻報夜裏的更時,那個時候晨鍾暮鼓是由鑾儀衛負責的,每晚戌時定更,司鼓司鍾校尉以"對燈"為號分別登鍾鼓樓,定更先擊鼓,後敲鍾,聽到這個聲音,則城門關,交通斷,古稱"淨街",提醒人們洗洗睡了。二更天到四更天鍾鼓樓則隻敲鍾不擊鼓,以免鼓聲影響到大家的睡眠。到了亮更則先擊鼓後撞鍾,表示該起床進行一天的勞作了。擊鼓的方法是先快擊18響,再慢擊18響,共擊6次,共108響。撞鍾與擊鼓相同。

由於鍾鼓樓每天隻在亮更和定更鳴鍾,而二至四更天是擊鼓,因此就被稱作“晨鍾暮鼓”。





人力車。




廣場上玩踢毽兒的老北京們。




混和味的北京。




鼓樓東大街。


北京東城區政府製定了一個鍾鼓樓整治恢複項目的整體規劃方案。由於曆史變遷,鍾鼓樓周邊環境及曆史風貌破壞較大,空間被嚴重侵占。整治將參考清代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地形圖,但並不是簡單照搬地恢複到清朝或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模樣,目前已經通過公開招標確定設計單位,將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保護好古都曆史風貌。根據東城區政府製定的征收辦法,征償價款每平方米4萬元,在北四環的芍藥居還可以提供一個經濟適用房指標,每平方米7000元。

而建築學者的質疑,恰恰集中指向“保護”、“恢複”、“整治”等關鍵詞。在《北京舊城25片曆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中,鍾鼓樓廣場周邊的四合院多被定級為“改善類建築”(也有少數“保護類建築”),即“具有清晰和典型傳統建築空間布局和傳統建築形式的曆史建築,其建築質量評估分類為‘一般’,可以進行修繕和翻建,適應現代的生活方式”。現在人們擔憂的是,鍾鼓樓地區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前門。“所謂‘前門模式’,就是拆了一批舊的,建了一批假的。”




(部分文字摘自網上有關資料)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訪京雜記--北京鍾鼓樓和舊城保護
  • 訪京雜記--北京景山公園
  • 訪京雜記--北京中國美術館
  • 訪京雜記--協和醫院,東單
  • 訪京雜記--頤和園聽鸝館
  • 所有跟帖: 

    好,謝謝, 沒上去過~~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02:22:38

    好地方。爬那鼓樓可累死我了。可是小孩居然自己下去再爬一遍。 -monochrome- 給 monochrome 發送悄悄話 (43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03:02:44

    這兩處我剛好都去了,照片很不錯。南京無梁殿也是無梁拱券式全磚石結構的。 --眉子-- 給 -眉子- 發送悄悄話 -眉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06:24:24

    謝謝介紹! 下次回去一定要上去看看 -蒙老鄉- 給 蒙老鄉 發送悄悄話 蒙老鄉 的博客首頁 (36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08:46:52

    很親切:) -cherryhill- 給 cherryhi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10:53:47

    謝介紹。我從來沒有上去過呢 -陳默- 給 陳默 發送悄悄話 陳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18:11:22

    早該聽取梁思成和林徽音的意見! -嘉崚子- 給 嘉崚子 發送悄悄話 嘉崚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23:12:57

    回複:早該聽取梁思成和林徽音的意見! -beijingconnection- 給 beijingconnection 發送悄悄話 beijingconnection 的博客首頁 (185 bytes) () 07/26/2013 postreply 06:51:58

    也不用立都他處,學巴黎建個新城就是了。拆北京城牆簡直是犯罪。 -小黑貓- 給 小黑貓 發送悄悄話 小黑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6/2013 postreply 09:41:51

    同感,同感! -好好地學習- 給 好好地學習 發送悄悄話 (20 bytes) () 07/26/2013 postreply 06:30:04

    小時候一直以為這些城門樓子都是個擺設,不能上去呢。 -aranjuez- 給 aranjuez 發送悄悄話 aranjue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6/2013 postreply 08:13:0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