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西洋三省(Maritime)遊記: 哈裏法克斯 (Halifax) 的博物館和曆史遺跡

來源: 圊石 2013-07-20 19:30: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109 bytes)


一口氣開到哈裏法克斯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來鍾了。之前查了查當地的華人網站,好象有家叫作"佳選"的中餐館口杯不錯,而且是大陸人開的,所以我們就直接開到那家館子去了。店裏沒什麽人。這也很正常了,既不是周末,又過了吃飯的點兒。老板四十來歲,大方地招呼我們,同時忙著接電話,送外賣,很勤奮幹練的樣子。掌勺的是他老丈人和丈母娘。兩份湯麵,碗大大的,滿滿的端上來,味道很合北方人的胃口。我要的那碗扯麵,很筋道,加上香香的油潑辣子,把個肚子撐得滾圓。還真是名不虛傳。

我們在哈裏法克斯的Comfort Hotel Bayer's Lake in Halifax住了三天。這是家嶄新的旅館。它的位置在城外,上高速公路很方便,進城也很方便,二十分鍾而已。因為位置偏僻一些,所以不貴,包內容豐富的熱早餐。我還喜歡他們有很多電影的DVD可以免費借了在房間裏看。

在哈裏法克斯這幾天,天氣一直不太好。陰天,時有小雨。我們的日子過得很清閑,看了幾處博物館和曆史遺跡,都不大。因為時間富裕,所以大概是我有生以來最認真參觀過的博物館。裏麵有工作人員隨時回答我的問題,並進行探討。我還真搞明白了一些小的細節。

大西洋航海博物館
(Maritime Museum of the Atlantic)主要介紹了加拿大大西洋海岸的航海曆史。這家博物館有最大的海船肖像收藏。(Photos from Museum’s facebook)



 

歐洲人和當時印第安人對於土地的的理念不同。這一帶的土著居民是米克馬人(Mi'kmaq)。他們夏季在海邊打魚,冬天在山裏狩獵。沒有永久性的居所。正因為如此,歐洲人在十七世紀上岸的時候,認為這裏的土地都是無主的。後來便向這裏移民。

當時的米克馬人隻是遊獵的民族,使用的工具隻有石材,木頭和動物的骨頭。沒有農業。他們好象也沒有使用輪子。而歐洲人是有金屬,和火藥的。農業已經發達,航海技術非常先進,化學研究也有很大的突破。畢竟他們已經可以到達美洲,而美洲的土著民則是沒有這個水平的技術。兩方一旦發生衝突,自然是歐洲人占上風。(Photo from Museum’s facebook)


 
歐洲的人口上升到了如此的程度,他們有強烈的尋找新大陸,發現新的自然資源的欲望。中國人當年的航海能力也是很高的。我們在十四世紀就可以遠航到非洲。為什麽沒有出現歐洲人的移民浪潮?是不是我們廣闊的疆土,和巨大的太平洋,讓我們對海那邊的事情完全沒有好奇心呢?

有個主要展廳裏擺放了一些帆船。我頭一次發現,帆船上是沒有槳的。這讓我大吃一驚。我一向以為帆船借助風力,隻能順風走,頂風的時候,大概就要搖槳了。經過解釋,我才明白使用風帆是個挺複雜的技能,不由得感到那些站在帆船上的帥哥們又多了幾分魅力。
(Photo from http://novascotia.ca/)


 
這個博物館裏還有一個泰坦尼克的展區。當年泰坦尼克號的營救工作就是在哈裏法克斯海域內展開的。這裏有船上的一些用品,家具和殘骸。物在人非,使人感慨萬千。一轉眼,一百多年過去了。




 
 

哈裏法克斯的城堡(Citadel National Historic Site of Canada) 是保護哈裏法克斯海域至關重要的軍事設施,有兩百五十年的曆史了。順便說一下,這個城堡和布列頓海角的國家公園,都是可以憑加拿大國家公園年票進入的。我們去的時候沒有從旅館帶上年票,後來再路過的時候,可以憑年票把買票的錢要回來。(Photo from Novascotia.com)
 

這個城堡建在本城的至高點。整個建築在山頂的地麵以下,這樣下麵的人根本看不見城堡,而裏麵的人可以俯瞰周圍的一切。城堡呈八角形,每個角都有一門大炮。這個城堡的設計完美,其聲譽使它在建成的二百五十年間,沒有進行過任何一次交戰。
 
 

我頭一次看清了大炮是如何調整其位置的。
 

 
在夏季開放期間,這裏每天都有穿著傳統軍服的人進行操練,展示當年的場麵。而且他們每個人都能夠解答遊客提出的有關當時曆史的問題。
 

 




自然博物館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介紹了新蘇格蘭省(Nova Scotia)自然環境的曆史、變遷和現狀。裏麵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球狀屏幕上介紹的地球變化。這個屏幕讓我們直觀地體驗了太陽、地球和其它行星表麵的樣子。其中我最關心的當然是地球的信息。有段電影是地球表麵冰雪覆蓋麵積在過去百年間的變化。我不由得想起杞人憂天的成語了。想當年那個杞國的人擔憂會天塌地陷,自己無處存身,如果你把他的"自己"理解成"人類自己",這個擔心還是很靠譜的想法。


 
博物館裏還有一個關於福蘭克林(Sir John Franklin) 1845年北極探險的展覽。這次探險的裝備是不錯的,隊員也是從全世界招募來的高手,包括有科學家和醫生。福蘭克林本人也在過去的二十年間,參加過三次在這一帶的探險活動,經驗豐富。不過全隊129人全部失蹤。其中一些人的屍體在八十年代被發現,保存完好。給後人提供了一部分當時情況的線索。除了凍餓而死,他們死亡的一大原因是因為食物罐頭桶裏的鉛造成的鉛中毒。

加拿大
21
號碼頭移民博物館 (Canadian Museum of Immigration at Pier 21) 19281971年間,歐洲移民踏上加拿大土地的第一個地方。給我們講解的老先生就是在十幾歲的時候從荷蘭移民加拿大的。
 

這裏當年最吸引人的就是,你一來,國家就分配給你一塊土地。人們都說這裏是牛奶和蜂蜜遍地流淌的地方。當時的移民坐船從歐洲來。上岸後入關(在照片中的 1 處),落地之後,乘火車前往加拿大內地(在照片中的 2 處)。當然你一定要在冬天到來之前,蓋起房子,種下小麥的種子。這其中的艱辛和危險也是不可估量的。(Photo from thecanadasite.com)



二戰期間,這裏接待了很多逃避戰亂的兒童和猶太人。移民館對驚恐萬狀的人們說:"不必擔心,你已經到達了加拿大。"這句話讓我為加拿大這個國家感到無比自豪。
 


我忍不住從身上翻出張紙頭,按上了落地移民的紅戳。二十多年前,這個紅戳改變了我的人生。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五、大西洋三省(Maritime)遊記: 布列敦海角 (Cape Breton)
  • 四、大西洋三省(Maritime)遊記: 夏洛特鎮(Charlottetown)
  • 三、大西洋三省(Maritime)遊記: 礁根斯海灘 (Joggins)
  • 二、大西洋三省(Maritime)遊記: 從哈裏法克斯(Halifax)到阿姆赫斯特(Amherst)
  • 一、出發前的期待-安排行程
  • 所有跟帖: 

    逆風行帆船, 確實需要高超的技能. -嘉崚子- 給 嘉崚子 發送悄悄話 嘉崚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0/2013 postreply 22:48:46

    聽人家解釋過才明白。其實不是逆風,... -圊石- 給 圊石 發送悄悄話 圊石 的博客首頁 (62 bytes) () 07/21/2013 postreply 15:34:03

    收藏了。哈裏法克斯的城堡很好玩,希望以後有機會去拜訪。 -小黑貓- 給 小黑貓 發送悄悄話 小黑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2/2013 postreply 11:12: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