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去過幾次,都是在機場轉機。後來聽說那兒有德國作家歌德的故居,最近赴德,就專程去參觀了一次。歌德可是被恩格斯稱為最偉大的德國人的。
歌德的書我讀得很少。雖然知道《少年維特之煩惱》和《浮士德》的聲名,但都沒讀過。手頭隻有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的《歌德抒情詩選》。那是因為我曾寫過一首詩,投到當時大學的校刊,登出來後,院刊編輯部就送了我這本書。這書跟著我快三十年了,現在有機會去看看大詩人出生的地方,想來也算緣分。
參觀故居前,先去了故居附近的歌德廣場。廣場三邊是房子,一邊臨街,入眼還算寬敞。廣場中心有歌德站立的青銅雕像,因背光,眉目看不太分明。碑座倒看得清,四麵都是很生動的浮雕,想必取材於歌德的劇作。 走到廣場盡頭時,回頭看廣場,愈見空曠,近處一條長椅上也沒有人落座,似乎給人一種斯人已去的蕭瑟。
離開廣場向故居走去,不遠就看到牆上故居的廣告,上麵有好幾種文字,甚至還有韓文,卻沒有中文,很為此不平。街道拐彎處,有一家書店,故居的文化氣息,似乎從這裏就開始了。從這家書店處轉彎,行約30米,就到了歌德故居的入口了。
故居三層樓外帶一個閣樓,米黃色的牆壁,比周圍的房屋都高大。我們從側門入,花七歐元買門票,三歐元買錄音講解。講解有好幾種語言供選擇,包括中文,很是方便。
歌德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父親做過市參議員,外祖父是法蘭克福的市長,用現在話說,他也是個官二代和富二代。故居底樓是一大廳,牆上都是富麗的壁畫,透出殷實人家的氣派。想是他們家接待貴賓的地方。出廳有一小花園,穿過花園的隔牆,就到了正房的樓梯口。樓梯甚寬,我們一層層依次參觀。
故居有一座鍾,據說歌德誕生時,正好鍾敲十二下。歌德後來去了魏瑪為官,中年重回故鄉時,走到家門口,正好這鍾也響了,似乎很有感應,勾起他一陣溫馨的鄉情。
歌德雖出身富貴,卻不愛奢華。他說過,“舒適豪華的陳設會擾亂我的思維,使我陷入一種遲鈍怠惰的狀態”
。他的書房一邊是書架,中間是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書房外是他的工作室,裏麵有兩張書桌,其中一張書桌是立式的,這是歌德寫作的地方,因為他喜歡站著寫。這書桌已相當陳舊,初看會以為是一隻垃圾箱。他的傳世的大作《浮士德》,就是在這樣一張書桌上完成的。
我在一個櫥窗裏,看到了初版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書帶有自傳性質,但也反映了當時的青年追求愛情和個性解放的性格,使歌德從此名聲大噪。此外,客廳的牆上,有歌德和他父母親的畫像。靠窗的牆上,有他的出生證明,和他畫的畫。歌德多才,繪畫也是他的愛好。他父親曾為他請過畫師,故居裏有一間房,就是專門給畫師繪畫和執教的。
歌德自幼愛好戲劇。他對戲劇的愛好是從在街上看木偶劇開始的。故居三樓的房間裏有一個演木偶劇的小舞台。據說是他的外祖母給他的聖誕禮物。後來每年聖誕都在家中自演木偶劇。我想,對孩子的教育,有時僅是一件小事,大人不覺得,結果卻對孩子的未來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參觀故居,增加了我對歌德的了解。回來後將那本歌德的抒情詩選,認真地重讀了一遍。詩很多都取材於他一生不斷的戀情。其中很多作品,都曾被貝多芬,舒伯特譜過曲。知道這一點,對我日後重聽我家中貝多芬和舒伯特的唱片,一定會有新的感受。此外,以後有機會,想去啃一下他的大作《浮士德》。因不懂德文,還不知道誰的譯本最好呢。
參觀詩人的故居,似乎不能不寫詩,回來就湊了這幾句:
《吟於歌德故居》
一座金色的樓房,
正映著高天的雲彩。
那半開的窗簾,
已期盼得有點倦怠。
在這裏誕生的作家,
他,如今安在?
他誕生時鳴響的大鍾,
猶靜坐在二樓的平台;
那立式的寫字桌,
早無人和它相挨;
那書房裏滿架的書藉,
聽,正訴說百年的感慨。
他歌唱少男少女的情懷,
不死的,隻有心中的真愛;
他鞭撻灰色的理論,
常青的,是生活之樹的風采;
他到老都沒有輟筆,
難止的,是胸中思潮的澎湃。
一個偉大的作家,
總能把握生活的命脈;
一個作家的偉大,
就在於能審視他的時代。
他筆下的詩歌小說和戲劇,
聳起的,是德意誌摩雲的峰岱。
啊,這座金色的樓房,
將永遠閃著高天的雲彩。
那半開的窗簾,
正招引五大洲男女的青睞。
在這裏誕生的偉人,
他, 早屬於整個世界!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