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的第三天。
為了趕去日月潭的早車,起個早,留出了坐公車去長途車站的時間。昨晚因為怕起床晚誤車,還通知了前台叫醒我們。等到了樓下大廳,服務員說出租車已經為我們叫好了(服務好的沒話說)。從酒店到長途車站,公車四、五站而已。前兩天到處跑,應經把周邊的公車線路記在心裏,坐出租實在沒必要。可人家好意,都為我們叫車了。太座臉皮薄,馬上答應說謝謝。聽到回答“不會啦”時,我真希望她說的是“不會”讓我們乘車!結果,花了100台幣(應該說是很便宜的),做了搭公車隻要30台幣的的事。這是我們唯一一次坐出租,等最後一天,離開酒店去長途車站乘機場bus時,人家問要不要叫車,沒等太座點頭,我毫不猶豫地給否決了:省了70台幣(2.3美元),嘿嘿。
長途車站在台北火車站的西側,台北人叫它西站。剛到那天去買票時有點 暈,以為和國內通常的叫法一樣,西站,就是西火車站。在火車站向人打聽汽車站在哪,人家說,去西站。“西站,另一個火車站?有多遠吧?” “不是啦,西站是汽車站,在火車站的西邊,所以叫西站。”不知是我有先入為主的既定思維,還是中國話在台北改了良?有時說法和用法還真不一樣。
在車站等車時發現一個值得借鑒的做法。檢票門前,有兩排走道。一排寫的是給有票的乘客,因為都是對號上車,所以早來晚來區別不大,不必提前站隊。但對於那些沒有當次車票、又想有機會上車的乘客,車站就開了另一通道,還擺放了椅子,前麵寫著“補位”。要補位人按先後順序坐在那,等有票的人都上去了,檢票員上車查看;還有空座時(會有人耽誤車禍該計劃),就按順序叫等待的乘客。這個辦法既透明,也方便,給沒當次車票的人一個機會,先到者先得。現學現用,我們從埔裏回來時,想坐早一班的車,就是用“補位”的方法上車的。
三個多小時的車程,穿過台灣北部的高速公路,途徑 新竹、苗栗;拐上水連沙高速後不久,我們就到了埔裏。然後,在蜿蜒曲折的山區公路上,東拐西轉了不到半個小時,就是日月潭。想起我們不再高唱“一定要解放台灣”後,傳向台灣的第一首溫情歌的歌詞,就是“日月潭碧波在我心中蕩漾”。三十年後的今天,早就過了心絮能被神馬蕩漾的年齡,但還是立刻就被這山水朦朧的景色懾服了。
第一張日月潭,從日月潭主要進口處水社碼頭上照的。水社碼頭是很熱鬧的市鎮,布滿了酒店和餐飲業。但最讓我喜歡的,是碼頭的兩邊,各有一條沿湖的步行道。沿著步道,在雨中欣賞日月潭的山水,仿佛在夢境。太座說,你可能在車上光看電影了,沒睡;現在困了。
照片上山上的寺廟,就是玄奘寺。
玄光寺外老婆婆的鹵雞蛋,不是一般的好吃。玄光寺一帶獨一家的買賣,10新台幣一個,你算算她一天能賣多少錢,能不是金盆麽?
看看水中的這些小島,這就是日月潭的來曆:中間的大圓是日,周圍是月。
從碼頭看伊達邵的纜車站和沿湖酒店。1999年的912大地震後,台灣政府非常重視日月潭旅遊業的複建和革新,投入了很多;民間也積極跟進 。從伊達邵的新碼頭,新建和在建的酒店,還有觀光纜車,都可以看到新型的旅遊業的興起。當然,也就更商業化了。還是船上那位年輕導遊的話:大家知道,對岸有個觀光纜車,去九族文化村。不過我不建議大家去坐纜車。為什麽呢?台北最著名的貓空纜車,4公裏長,才50台幣。這個纜車,隻有貓空的一半,要收150;可你還得回來啊,還得再交150, 不然你就得搭出租回來了。
遠眺日月潭和北山上的文武廟。不在同一個船遊線路上, 不去了。
對了,忘記說了,剛到日月潭,就買好了從日月潭回埔裏的車票,以保證我們能回去。下午回到埔裏,在主街上冒雨逛,感覺和台北的商業街市沒什麽區別。找了一家小吃店添飽肚子後,用“補位”的方法,上了早些班次的車,閉眼就睡。等我再看到滿街燈火時,長途車已經到了台北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