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合江,一座長江邊的小城,與貴州的赤水、茅台鎮接壤,山清水秀,民風淳樸。雖然合江有被爸爸這樣的品酒大師稱讚為頗有五糧液之風的鄉鎮企業酒“荔鄉大曲”,但知曉者寥寥無幾,唯有一樣東西赫赫有名 :荔枝。合江荔枝品種豐富,占全川荔枝產量的90%,所以合江又被人稱為“荔鄉”。唐代杜牧詩雲:“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詩中的 “妃子笑”即是荔枝中的上品,僅產於合江,縣城馬街尚存四株千年以上的妃子笑荔枝母樹。俺這個鄉下丫頭五歲之前不知道蘋果、西瓜等等水果為何物,隻知道夏天有可以吃到飽的荔枝和桂圓;秋天有香氣濃鬱的香柚;冬天則有像被白糖漬過的蜜桔。
更渡長江水,靈格是吾鄉。合江多水,長江與赤水河在這裏交匯後,轉了一個90度的彎,浩浩蕩蕩奔向重慶。在長江這個大拐彎的前突位置有座小山坡,年複一年默默注視著長江水在身邊奔流不息,當地人給她取了一個頗具靈氣的名字 — 靈格山。山上唯一的建築是一所土地廟改建的小學校,媽媽在這裏生下了姐姐和我。
1.赤水河在這裏流入長江。(右邊為赤水)
2.靈格山。小學校已經搬走,鄉親們又修了座土地廟。
陽春三月,跟爸爸媽媽回到闊別多年的靈格山,一山一物一景都讓我們唏噓感歎。回來後我把照片分成幾個主題給大家分享。
(一) 農家生活。
家鄉雖然不算富裕,但依舊是如此詩情畫意,田間地頭,桃紅梨白,金黃色的油菜花,覓食的大白鵝,犁地的大黑牛,到處都是明豔的水彩畫。
3.
4.
5.
6.
(二) 鄉親。
如果現在的我還殘存一點點簡樸單純的思想,那完全是得於童年時代這種靠近自然的成長環境:青山綠水,竹籬茅舍,稻田菜窪,還有勤勞樸實的鄉親。
7.和犁田的大哥攀談之後,才知道他原來是媽媽的學生,後麵的房子是他家。
8.這位老人已經76歲了,一直在水田裏鬆泥,問他累不累?他說不累,就是有點熱!我說給您照張相吧,他立即取下帽子,拉拉衣袖,挺直了腰板,正襟八百地讓我拍。
9.這是大我兩歲的幺七,在家排行老七,小時候常帶我進地裏摘嫩豌豆莢吃。
10.幺七,幺四,他們的父親。見了好友,散煙閑聊,都樂開了花。
11.最原始的做飯方式,從幹幹淨淨的灶台和鍋蓋看來,是個賢惠能幹的女主人。
(三) 媽媽,你不要我了?
我以為我衝動敏感的個性,即自童年時已是如此。在這張照片裏的牆根處,原本有一塊大石頭,74年的春節,一個三歲的小女孩每天早晨站在石頭上,對著山下來來往往的渡船大聲哭喊:“媽媽,你怎麽不要我了?媽媽,我要來!”原來媽媽帶著姐姐看爸爸去了,留下我一個人在靈格山,由家婆照料著。到現在還清楚記得媽媽離開的那天早晨,她給我穿上平生的第一雙皮鞋,騙我說要帶姐姐去打老鼠,過兩天就回來,我信了。又過了幾天,家婆告訴我真相後,我開始每天準時對著長江哭喊,哭累了,抹抹淚,屁顛屁顛跑回家,徑直拉開儲存雞蛋的抽屜,一手一個,往溺愛我的家婆麵前一伸,說:“家婆,今天我要吃兩個雞蛋!”於是在那個冬天,除了家婆每天細心為我熬的軟軟的臘肉粥以外,還有兩個豬油煎的香噴噴雞蛋!誰說三歲的小孩不知道愁滋味?這就是我孩提時代流過的眼淚,那些快樂和憂傷的時光,都永遠鏤刻在我的記憶裏。
今天就先寫到這裏,回來沒幾天,還有時差。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