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回憶 (2) 曙光陶然
上一輯寫了北海的回憶, 那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典皇家園林, 大氣輝煌, 卻又不拘一格, 於高雅中透出靈秀, 和故宮的雄偉嚴謹恰好形成鮮明的對照, 一剛一柔, 都是中國園林藝術最高水平的典範. 可是我要把故宮的一篇放到稍後再介紹, 先在這裏講一講陶然亭, 那是因為陶然亭公園處處都透著平民百姓的味道, 而且我們在北京的生活又是與陶然亭公園緊密相關.
查了 "百度", 那裏對陶然亭是這樣描述的:
"陶然亭公園位於北京市南二環陶然橋西北側。全園總麵積59公頃,其中水麵17公頃。1952年建園。它是建國後北京最早興建的一座現代園林。其地為燕京名勝,素有“都門勝地”之譽,年代久遠,史跡斑駁。名聞遐邇的陶然亭、慈悲庵就坐落在這 裏。秀麗的園林風光,豐富的文化內涵,光輝的革命史跡,使她成為旅遊觀光勝地。陶然亭公園現共有遷建、仿建和自行設計建造的亭36座爭妍競秀,異彩紛呈。"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監理黑窯廠,他在慈悲庵西部構築了一座小亭,並取白居易詩 “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 句中的 “陶然” 二字為亭命名。這座小亭頗受文人墨客的青睞,被譽為 “周侯藉卉之所,右軍修禊之地”,更被全國各地來京的文人視為必遊之地。清代200餘年間,此亭享譽經久,長盛不衰,成為都中一勝。"
"1985年修建的華夏名亭園是陶然亭公園的 “園中之園”。采用集中旅遊資源的方法,精選國內名亭仿建而成。有 “醉翁亭”、“蘭亭”、“鵝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亭”、“滄浪亭”、“獨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等十餘座。這些名亭都是以1:1的比例仿建而成,亭景結合,相得益彰。流連園內,有如曆巴山楚水之間,或遊吳越錦繡之鄉的感覺,曆史文化內涵更加深邃。廣大遊客不勞遠徒跋涉即可領略中華民族建築藝術和人文景觀。 "
其實, 老北京有一個民謠是這樣說的: "東城富, 西城闊. 崇文窮, 宣武破." 那時住東城的, 生意人多, 所以富. 而西城挨著北海和中南海, 有眾多的王府, 那就比生意人還要高出一截兒, 哪兒都透著氣派. 進了民國, 鐵帽子王沒了, 但是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就是靠著變賣祖宗的遺產, 也夠挺一氣兒的, 即使賣光了, 那架子還是得端得板兒正的. 而崇文宣武, 那時是窮苦人聚居區, 每天能賺出個嚼穀錢就算不錯了, 連吃水都是自己個兒腳底下打的井水, 說不定雨水糞水什麽的都能滲進去, 那也顧不得了. 不比人家西城王府, 吃的都是西山玉泉的活水. 而宣武跟崇文相比, 那就更是墊底兒的了, 不然怎麽會說 "宣武破" 呢! 那個 "午時三刻砍頭示眾" 的刑場菜市口兒, 就在宣武門外. 至於如今所說的 "陶然亭地區",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是一片亂葬崗子, 傳說裏, 在月黑風高之時, 說不定還有鬼魂出沒, 可真是夠幓人的.
雖然這些都是老說道了, 可是這種 "東西崇宣" 的差別, 一直到現在還是有的, 甚至連朝陽區和海澱區, 在解放後的發展和建設也大大超過了崇宣兩區. 前幾年北京市的行政區劃, 把宣武區並入西城, 把崇文區並入東城, 不知道這兩區的未來會有多少起色. 在這兒說兩句題外話, 2007 年那次回國, 讓我們大吃一驚: 北京哪兒哪兒都變樣了, 可似乎又哪兒哪兒都是一個模樣兒, 到處是一片高層建築的叢林, 而那些在中國建築史上享有盛名的 "北京四合院", 幾乎消失殆盡. 我雖然曾經在北京住過十多年, 現在卻不認路了. 看看法國的巴黎, 人家的老城區裏根本不準建高樓大廈, 而且對老建築的維修, 也必須保證在維修後仍然與原來的外貌一樣, 這種做法確實很有遠見, 使來自全世界的人們還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古老巴黎風光. 對比之下, 真是覺得北京的建築規劃太差勁了, 不, 應該說北京的建築和發展根本沒有規劃! 由此而積累產生的一係列問題, 現在終於以驚人的猙獰麵目暴露出來了: 空氣汙染, 交通阻塞, 人口爆增, ......, 不一而足. 不過, 唯一可以令人欣慰的是, 那些著名的古跡和公園沒有受到觸動, 基本按原樣保留下來了.
我們當年在北京的住處, 就在陶然亭公園邊上. 出了家門走路不到十分鍾, 就到了公園的大門口. 雖然那時的周末隻有星期日一天, 我們還是成了陶然亭公園的常客, 每人手握一張年票, 什麽時候想去就什麽時候去, 非常方便. 尤其是我們的女兒, 每天都是背著書包, 穿越陶然亭公園而行, 高高興興地去上學, 又高高興興地回家, 很幸福吧? 而我呢, 是另一個極端: 工作單位在大北邊, 到了那兒都可以看見莊稼地了. 每天疲於奔命, 要在公共汽車上擠三四個小時, 再倒好幾次車, 你就知道有多辛苦了. 後來費了很大的力氣, 才調了出來, 到建國門外的外企工作, 上班時騎自行車, 一路欣賞長安街兩旁的風景, 才不再受這擠車之苦了. 另外, 我們家那時也成了 "各省市駐京辦事處", 很多住在外地的親友們來北京都會住在我那兒. 於是陶然亭這個抬腳就到的公園, 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們陪親友們的必遊之地了.
如果說, 北海故宮頤和園是皇帝玩兒的地方, 那陶然亭公園就實實在在是老百姓玩兒的地方. 我們當年一有閑暇, 就會進去轉一圈兒. 或者劃劃船, 或者逛逛景兒, 或者到假山的亭子裏看看北京四處的風景, 或者在公園的電影院裏看一場新公映的電影片. 可以說, 陶然亭公園裏的每個角落都曾竟留下過我們的身影. 無論是晴雨風雪, 陶然亭公園都自有它令人流連忘返的風韻. 每到秋高氣爽的日子, 那一年一度的菊花展, 看著更是令人心曠神怡. 冬日裏, 湖麵結了冰, 我就來這兒滑野冰, 雖然那冰麵疙疙瘩瘩的, 的確比不上東北地區用心澆築的正規冰場, 可這兒畢竟是不花錢, 隨便玩兒, 何樂而不為呢? 再說, 滿北京城還真難找到一個正規冰場啊. 那個華夏名亭園, 更是開創了仿製的先河. 這種作法現在泛濫全國, 毀譽參半. 可是說老實話, 華夏名亭園當時還真是我們經常愛去的地方. 至於那三分錢一隻的白糖冰棍, 五分錢一隻的紅豆冰棍, 還有一毛錢一隻的奶油冰糕, 在炎熱的夏日, 來一隻, 真是令人無限回味的享受! 還有, 兩毛五一張的電影票, 一塊錢一小時的小船, 到今天那更是想都不要想的了!
我們 2007 年回國, 在北京隻住了一個星期. 除了探親訪友吃吃喝喝, 所剩的時間就不多了. 連就在家門口的陶然亭公園, 也沒能拿出整塊兒時間去再好好領略一番. 一個早晨, 可能是由於時差的原因, 天還沒亮就醒了. 兩人一商量, 何不就此去逛一逛陶然亭, 也算了了一個心願? 於是說走就走, 從微明到日出, 在園子裏轉了一小圈, 雖然無法把每處都逛到, 卻也難免觸景生情, 引出好多回憶來. 人生如夢, 那過去和將來的時光, 風風雨雨奈何地, 喜氣盈盈豔陽天, 都該好好珍惜啊!
好了, 這裏就貼幾張曙光下的陶然亭, 和著那風光背後的思鄉之情, 與朋友們分享.
1. 晨曦初現陶然亭.
2. 早上進園時, 太陽還沒昇起來. 湖麵泛著微波, 天際隱現晨曦. 遊人很少, 一片寧靜.
3. 陶然亭公園的第一抹曙光, 引人入勝.
4. 外麵那一片紅樓, 都是後來建起來的. 常來公園遊玩的人們對此很不以為然, 覺得這些後起的建築破壞了陶然亭公園的原有景觀, 把公園變成了他們自家的盆景. 我也同意這個意見.
5. 晨風徐徐, 細柳拂麵, 伴著一彎微波, 漫步在秋高氣爽的夢幻之中.
6. 太極拳方陣, 氣勢不凡. (其中還可以看見我們當年的老鄰居.)
7. 日出之前的寂靜
8. 湖邊的遊船已經準備好了, 即將接待今天的第一批遊客.
9. 三角亭中, 悠閑的老人, 人生的夕陽, 卻也是人生的朝陽.
10. 秋風撫新柳, 一醉一陶然.
11. 晨練的老人, 自得其樂.
12. 同一個地方, 這是從網上抓來的一張照片.
13. 這一座亭子是我們離京之後建起來的, 我都叫不出它的名字來了. 那一帶原來有一個電影院, 周末時曾經在那兒看過很多電影.
14. 說實話, 這太湖石的水平真是不怎麽樣.
15. 陶然亭湖麵, 日出的那一瞬間.
16. 鬆鬆筋骨, 換換空氣.
17. 讀起來有點兒像打油詩, 屬於孔已己的水平, 終歸是比不上皇家園林, 哈哈!
18. 你可以想象, 在炎夏之日, 這一片濃蔭的下麵, 會是一個多麽愜意的所在.
19. 當時為了迎接 2008 奧運會, 很多工廠停產或搬遷了, 私人汽車也分單雙日上街, 所以空氣質量有了明顯的改善, 有那麽一點兒秋高氣爽的味道了.
20. 成熟的柿子, 高懸在空中, 可望而不可及.
21. 陶然亭公園號稱 "百亭之園", 這大概是其中最小的一亭了.
22. "華山論劍"
23. 我們曾經在榭湖橋上走過無數次.
24. 金魚池畔.
25. 曙光陶然亭
26. 大媽大嫂們天剛亮就跳起了歡快的紅扇舞. 除此之外, 還有打太極拳的, 舞劍的, 跳交誼舞的, 吹葫蘆絲的, 吊嗓子的, 異常熱鬧!
27. 小花
28. 曙光陶然亭 - 2
29. 高君宇和石評梅的雕像. 他們二位是共產黨早期烈士, 如果能活到現在, 會不會對那些腐敗的高層疵之以鼻? (另一種可能, 會不會成為不顧一切也要扶太子黨上馬的 "老革命"?)
30. 觀魚勝過昆明湖!
31. 曙光陶然亭 - 3
32. 盛夏的荷塘, 這張照片是從網上抓來的.
下輯預告: 頤和園.
謝謝觀賞!
(也歡迎大家前去瀏覽我的博客. 謝謝!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569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