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雨樹

來源: 日出子房山 2013-02-17 17:24: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22 bytes)
從南京的大行宮來到新加坡的大巴窯,印象最深的便是雨樹。
大行宮是南京的中心區,可以說是個陽春白雪的地方,那裏有南京幾百年,上千年的曆史沉積,到處都是名人故居,博物館和公園。像紅花地,利濟巷,科巷,五老村,每個小巷小區都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鄭和公園更是頗有名氣。我家住在五老村,向北過利濟巷是中山東路,向西經科巷即太平南路,是個鬧中取靜的地方。當春日來臨的時候,中山東路太平南路這兩條街,由梧桐樹組成的那長長綠色隧道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新加坡的大巴窯是新加坡的地理中心區,靠近市中心。早年卻是貧困華人的聚集地。名字起得也是馬虎,大巴窯一巷二巷一直到八巷,如同窮人家的孩子,老大一直叫到老八。早年華人來新加坡大多數家裏都是七八個孩子。大巴窯是新加坡最老的市鎮之一,開發也早,當年英伊麗莎白女王多次視察過這裏。雨樹就是這裏的主要的樹木。

雨樹遍布整個新加坡,是李資政為新加坡選定的樹種,已經生長了五六十年,每50個新加坡人就有一棵雨樹。在這個炎熱的赤道小島上,到處都是雨樹的樹蔭。以大路兩邊和老市鎮為甚。

雨樹也叫雨豆樹,原產熱帶美洲、西印度。落葉喬木。樹高可達23米,樹冠可達15米。新加坡的雨樹經過精心養護、多年修剪,東海岸公園大道的雨樹樹形優美,枝條簡潔、流暢,那種向上的張力仿佛可以無盡地伸展。枝葉密密麻麻地組成了一把綠色巨傘,樹上的蕨類隨意生長。整體感覺十分的優雅、舒展、清秀、蒼勁、有韻。

之所以叫雨樹,因為它的葉呈碗狀,倘若下雨,落到葉麵上的液體就會被聚集起來,而晚上葉麵會卷起來,將聚集到的液體包裹其中,白天氣溫高時葉麵會慢慢舒展,聚滿的液體就會溢出葉麵,輕風吹過,便紛紛滴落,形成一種所謂的“下雨”現象,而故名雨樹。又因為它每到夕陽西下之時(約六點鍾),葉子就會自動的合起來,就像動物一樣開始休息,所以,新加坡當地居民又親切的叫它六點鍾樹。

道路兩旁的雨樹高大而挺拔,鬱鬱蔥蔥,翠綠奪目,粗大的樹幹,光滑而簡潔,兩米以上才逐漸分枝,而分出的枝葉也如樹幹般簡潔,直到樹的頂端,枝葉才開始變得繁盛,而且舒展得特別寬,有的樹冠一端到另一端達數十米,頂端平平的,仿佛人工修剪過一般,亭亭若蓋,高挑優美,晴能蔽日,陰能擋雨。遠遠望去像一頂頂綠色的大傘排列在路的兩旁,歡迎著世界各地遊客的到來。

雨樹,它不同於國內常見的行道樹,不及銀杏的華麗,卻四季常青。不及榕樹的繁盛,卻更加青秀。不及樟樹的芳香,卻遮擋更廣。不及柳樹的柔美,卻別具風情。不僅如此,在它的樹冠下麵,有它不定時雨水的澆灌,其它的植也生長得很好,而顛覆了所謂的“大樹之下,寸草不生”彥語。

這挺拔俊美雨樹,就像我那南京雍容華貴的梧桐樹一樣,給人們帶來舒適和歡欣。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大度讀人
  • 一生最重要的人
  • 聰明的女人如何對付男人
  • 所有跟帖: 

    Thanks, hope I can see 新加坡的雨樹 someday -freewilly- 給 freewill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8/2013 postreply 09:06:44

    沒見過雨樹,但見過梧桐樹。遊記寫得好,如果有照片就更好了:))。謝謝分享。 -廣陵曉陽- 給 廣陵曉陽 發送悄悄話 廣陵曉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8/2013 postreply 21:18:5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