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樹

來源: 如斯 2013-02-17 12:01:5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5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如斯 ] 在 2013-02-19 14:31:4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隨開會的豬君來佛羅倫薩,這是第二次,第一次在十五年前。這一次我們有了女兒,帶了女兒來,她七歲。七歲八歲貓狗都嫌,說的是男孩子。我家的妹妹,貓狗見了一樣繞著走。豬君要奔赴會場,早飯需速戰速決。第一天我們選擇了旅館餐廳角門外陽台上的一張桌子。很小的一個陽台,隻放了兩張鋪著白桌布的桌子。旅途上尋常的自助式早餐,豬君迅速給自己調了杯咖啡,而我則保守地麻煩侍者弄一杯茶來。豬君享用他的意大利咖啡,妹妹在身邊興致勃勃地鼓搗她盤子裏的食物,我單純地坐在藍色的天空下。純淨到碧藍的天空,一絲的雲彩都會破壞這純淨,一縷的遊思也辜負這純淨。 我修了多少年的佛,修來這裏等早餐的茶?

心無旁鷺地,我的目光被陽台角落一棵盆栽植物吸引。在佛羅倫薩九月的早晨,我和這棵植物相互看對方,心情明媚, 彼此一樣。

慢慢地我意識到這是一棵橄欖樹。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橄欖樹。我久久地看著它,不太敢相信自己的運氣。相信每一個曾經在課堂上偷讀過《撒哈拉的故事》的人這時候就會幻聽到三毛的那首《橄欖樹》,歌聲象潮水一樣暗湧而來,輕輕拍打記憶裏的某處堤岸。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麽流浪,流浪遠方。。。

三毛該是在撒哈拉沙漠的邊緣不期而遇了橄欖樹?一時間她意識到自己竟然已經走了那麽遠。“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開篇一句仿佛在回答橄欖樹的問詢。



青綠果實,灰綠葉子,橄欖樹被視作是上帝的禮物。它可能是最早被文字記載的樹種,在《聖經》裏頻繁地出現。《舊約》中從諾亞方舟放出的白鴿銜回來橄欖樹的葉子,於是諾亞明白災難終於過去。《新約》中耶穌在橄欖山坡的榨油坊做他最後的祈禱。他向上帝求的,無人知曉,隻不過被他的門徒們寫成馬可福音裏的那樣。

上帝眷顧諾亞,因為他是個義人。諾亞平和地造船,平和地帶妻兒登船,按神的吩咐。在滔天大水中漂流,他對神的安排沒有一絲質疑,也就沒有一絲不安。有完全的信仰,全部的虔誠,方才有他的白鴿銜一滴青灰的綠在大水之上安詳平和地飛。這是《聖經》裏少有的一個安寧的故事,以上帝把彩虹放在雲彩中作為結局。

到了《新約》時生存在迦南貧瘠的鄉野上的橄欖樹仿佛負著一種見證的使命。那個夜晚耶穌預感到自己大難臨頭,他俯身在地求告獨一的神耶和華。這是他猶太祖先的神。我始終無法信服福音裏耶穌的禱告詞。作為一個閱讀者,我私下裏以為作者忽視了一點:對上帝說要與不要其實是為上帝所不悅的。馬可福音裏上帝保持沉默, 後世的 宗教畫呈現的橄欖樹向來那般陰鬱,充滿了暗示。耶穌以言論獲罪而被處以極刑,殘忍的折磨讓觸目驚心的人們接受了他的言論。苦難孕育的悲憫,淩辱裏生出的寬恕,絕望中的希望,源泉於人的心,以榮耀神的名義。橄欖樹是一種沒有年輪的樹,好像聖經的故事有多古老,橄欖樹就有多古老。

聖經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全然不相幹,又似乎有一個詞的關聯,放逐。被神放逐,或是自我放逐。

我們住在 Baglioni 旅館( grand hotel Baglioni ),從它的餐廳可以眺望那個舉世聞名的教堂穹頂和喬托的鍾樓。朝向穹頂的窗邊一溜桌全坐滿了人。在佛羅倫薩的幾天裏我們一直沒有得到機會在那一溜桌子前用餐。 從第二天起陽台上橄欖樹旁的桌子也總被人占著,我們隻攤上餐廳另一側窗前的桌子。妹妹這兩天愛上了牛奶。意大利的牛奶香醇,她喝出一圈牛奶胡子讓我看,我讓她使勁喝。



我手托下巴,視線越過窗邊用餐者的頭頂眺望逆光中的穹頂,作功課般的專注。花的聖母 寺,多麽好的一個名字 。

身邊這一側無風景可言,不經意地我轉頭從身邊的窗子看出去。我感到被蟄了一下,毫無準備地看見一片赭紅筒瓦的屋頂,和我從前的家一樣。


出生我長大在覆著這樣的紅瓦的屋頂下。盡管有人和我提起過那是地中海式,我從來沒有留過心,生過要探個究竟的念頭。未曾想它在這裏無言地等著我,在我已經努力忘卻它之後。可是神的安排?為我補憾,還是要我補過?

我再也回不去那裏。六年前,隻能夠站在院子門外的人行道上,我給門牌號碼留下張影,在心裏道了永別。

我眯縫起眼睛默默地看著這片曬在托斯坎尼( Tuscany )的太陽下的紅瓦屋頂。當真的無家可歸的時候,流浪兩個字也就說不出口了。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其實,沒有人問你從哪裏來。

幾天後我們到了羅馬。

全世界的人都到羅馬來。有人為藝術,來朝聖。有人為宗教,為曆史。或者直接就為不虛今生而來。這是一個 永恒之城。




在角鬥競技場外我再一次見到橄欖樹。這一回它不是盆栽,它是羅馬人種植在他們的驕傲裏的橄欖樹。當年羅馬人把它種在羅馬論壇
(Roman Forum)裏給參議的人們提供蔭蔽,它再一次地成為見證,見證民主的起源。現在它站在這座輝煌了兩千年的建築物的一側,點數從世界各地而來踏上競技場的台階的人們。 它在羅馬的晴空下朝所有夢裏不知身是客的遊子張開臂膀。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初戀
  • 南方的京城
  • 所有跟帖: 

    散文般的遊記,寫的真好。 謝謝分享。 -淡白兒- 給 淡白兒 發送悄悄話 淡白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13 postreply 12:56:2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