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藝術瑰寶雲岡石窟 (一)——晉北神遊之二

來源: 皮皮遊記 2011-07-15 18:28:2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33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皮皮遊記 ] 在 2011-07-17 17:44:4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這次的晉北二日遊,主要的安排是懸空寺,但去懸空寺自己開車的自助遊很難在一日之內完成, 於是就計劃了個兩日遊——懸空寺雲岡石窟。 6 月 7 日下午近 6 點,我們開車離開恒山腳下的懸空寺,(詳見我的晉北神遊遊記的第一篇《鬼斧神工懸空寺》)向雲岡石窟的所在地大同市進發, 大約一個小時,到達介於懸空寺和大同雲岡石窟之間的山西應縣縣城,在此打尖過夜,並參觀著名的應縣木塔。在應縣的記述將附在本文之後。

第二天一早,從應縣開車向北約半個多小時,便從大同東南進入市環城高速公路,沿環城路向雲岡石窟開時,沿途兩側基本都是黑乎乎的煤礦礦區。在工作區之間的空地上正在建築一座座十幾層高的新住宅樓, 樓層矮,陽台密集,樓與樓間距很近,我們都猜這一定是給煤礦工人蓋的,還沒蓋好就可想象到將來居民生活空間的擁擠。但是這樣的住宅摟要和以前的低矮的地窩棚似的住房相比,已經是好上不知幾倍了。我的妻弟一邊開車一邊說,現在這樣的礦區環境和幾年前他出差來此看到的相比,已經大大改近了。據說大同市政府也在盡力改善礦區環境,並在繼續努力改變全國人民對大同市的煤黑子的印象。在途中我們還看到有一處招牌,指示遊客去大同地下城做“井下探秘遊”。 廣告介紹說: “ 井下探秘遊 ” 集中展示了千年煤炭開采史,主要景區位於地下 300 多米深處、距今 1.4 億年之久的侏羅紀煤係。景點依次分布有原始采煤、炮采、普采、高檔普采、綜采和綜合掘進六個工作麵。工作麵全部采用實際生產中使用的工具、設備,通過采煤職工的現場演示,真實地再現不同采煤時期各種設備的采煤過程。遊人可以在這裏換上礦工服裝,體驗礦工的真實生活。”看來應該很有趣,有興趣的遊友有機會可以一試。 這些就是我這第一次路過中國煤城大同後對中國“煤都”的一點點皮毛印象。



圖 2-1 , 新建的雲岡石窟入口前大門。

我們是 6 月 8 日上午約9點多鍾到達大同市以西約 16 公裏的雲岡石窟。由於雲岡石窟景點太有名,高速環城路上早有路標指示,順利到達目的地。圖 2-1 是雲岡石窟的新入口大門。

雲岡石窟是北魏王朝中期(約公元 460 年始)開鑿的大型佛教石窟。沒想到前一天參觀的懸空寺背景是“北魏”和“佛教”,第二天參觀雲岡石窟,背景又是“北魏”和“佛教”。參觀過了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強國北魏王朝在淩空百米之高懸崖上建造的懸空寺,又來到了北魏王朝建造的中國佛教石雕藝術的無價寶庫 — 雲岡石窟,不得不對這個對我來說認識十分淺薄的北魏王朝刮目相看。經過緊急臨時補課,方知北魏建朝之簡單曆史。

北魏的立國者們原來隻是起源於中國北部大興安嶺地區的北部鮮卑部落,部落首領是拓跋,故又稱拓跋鮮卑。鮮卑在拓跋的傑出領導之下,先統一了關外草原,於公元 386 年建立北魏王朝,定都大同,當時稱為平城。之後,又先後吞並夏,北燕和北涼,統一了整個淮河以北的領土,成為中國曆史南北朝時期北方最大的政權——北魏,並一直統治中國北方近 150 年( 386-534 年)。

雲岡石窟的開鑿始於北魏第四代皇帝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 460 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 542 年)。建窟的背景主要是原信奉道教的北魏的鮮卑少數民族為了統治當時占中國大部信佛教的漢族人民,就必須尊崇佛教。再加上北魏太武帝統治期間發生的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滅佛事件造成的佛教徒分裂心理,統治者不得不順應民心推崇佛教。

雲岡石窟的藝術品主要是石雕佛像(包括整體雕象和浮雕,大小一共約 5 萬尊)和壁畫。它們都建造在依山開鑿的石洞中,稱為石窟。這些石窟依山一字排開,總長一公裏,共 254 個洞窟。主要洞窟 45 個。

(一) 嶄新的博物館入口

雲岡石窟在 2001 年 12 月被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為了這次“申遺”,對雲岡石窟內外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治和改造。這次我們去時,便可以從全新的景區入口進入參觀了。據我的感覺,新的景區入口設計不俗,藝術水準也不低,照了幾張照片供參考。見圖 2-1 至圖 2-5 。



圖 2-2 。 當年建議和最早主持興建曇曜五窟( 16-20 窟)的曇曜和尚紀念像。建在入口庭院內。



圖 2-3 ,通向石窟的大道。



圖 2-4 ,通往石窟大道上的雲岡石窟曆史事件人物紀念環形浮雕。



圖 2-5 , 新建入口通往窟區的寺廟,周圍由湖水環繞。

(二) 16 – 20 窟,曇曜五窟 (雲岡石窟中最早期建造的五個窟) 我稱它們為“政治佛窟”

我們在參觀雲岡石窟時,是按照石窟的編號,即從 1 號窟開始,然後按 1 , 2 , 3 。。。窟的順序從東到西看下去。但我不想按這個順序寫這個遊記,那就很枯燥了, 我是按照石窟的分類和特點來寫的遊記。

雲岡石窟中建立最早而又是最重要的五個窟是第 16 至 20 窟。這五個窟稱為雲岡的早期石窟,建於公元 460-465 年左右,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第一,這五個窟中各有一個大佛,而且每座大佛都是佛祖釋迦牟尼,區別是形象不同。而且這五個大佛分別代表著北魏王朝最早的五個皇帝中的一個。將皇帝直接塑造成佛像來讓臣民膜拜,這在曆史上也是少見的,足可以看到北魏皇帝為鞏固自己的皇權統治所下的功夫。這也是我在小標題上稱這五窟為“政治佛窟”的原因。第二,它們是由皇上直接委派著名高僧曇曜設計建造的,所以這五窟又統稱為曇曜五窟。第三,佛像尺寸巨大,高度均超過 13 米,而且氣勢雄偉,雕刻技藝精湛。

這五個窟中最重要的是第 20 窟的主像釋迦牟尼露天大佛像,座像高 13.75 米,一幅端莊慈祥的麵孔。他象征著北魏第一個皇帝,即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見(圖2-6, 圖2-7 )。這是所有來雲岡石窟的遊客第一首要參觀的佛像,並都要在此照相留念。它也被作為雲岡石窟的對外宣傳標誌。這是雲岡石窟唯一的一座露天大佛。它原來也不是露天的,隻是因為它的洞窟前半部崩塌了,才使它露天了。因禍得福,正由於它的露天,才使它更便於遊客和香客的觀瞻,而成為雲岡石窟的對外標記。

在曇曜五窟中,另一個不可漏過參觀的是第 16 窟的主像站立的釋迦牟尼, 圖 2-8 。該像高 13.5 米,赤腳站立,英俊挺拔,一派帝王風範。此像象征著當時下令開鑿雲岡石窟的北魏文成皇帝拓跋濬。但最有趣的是這個釋迦牟尼戴了一條西服領帶, 於是就有人拿此事和外國人開玩笑說西服是中國人發明的。


圖 2-6 ,雲岡石窟的對外象征形象 --- 第 20 窟露天大佛。代表了北魏第一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

tu
圖 2-7,第 20 窟露天大佛的側照。看起來這裏的岩石質量不太好,大佛麵部和胸部可見到明顯的不同顏色的岩層帶來的岩班,影響了觀瞻效果。




圖 2-8 ,第 16 窟的主像 — 戴領帶的釋迦牟尼, 象征當時下令開鑿雲岡石窟的北魏文成皇帝拓跋濬。


圖 2-9 ,第 18 窟的主像,高 15.5 米。象征北魏皇帝太武帝拓跋燾。

第 18 窟的主像是曇曜五窟中另一個有特色的石雕藝術。 這個塑像的與眾不同之處是在他的袈裟(見他的左肩膀處)和石窟的牆壁上(見上部方孔側壁),雕刻著上千尊小佛像。這在國內外佛教造像中是獨特的。見圖2-9。

第19窟是曇曜五窟中最大空間的洞窟,而主像釋迦牟尼莊嚴肅穆的端坐在中央,高16.8米,是雲崗石窟第二大佛。他象征北魏第二個皇帝明元帝拓跋嗣。見圖2-10。

曇曜五窟第17窟中的15.6米的交腳大佛(象征北魏王朝的景穆帝拓跋晃),由於麵部和腰部以下風化嚴重,已無參觀價值。
 

圖2-10,第19窟主像釋迦牟尼,高16.8米,是雲崗石窟第二大佛。象征北魏第二個皇帝明元帝拓跋嗣。



(三)華麗壯觀的中期洞窟:
5-13 窟(其中 9-13 五窟又稱“五華洞”)

在雲岡 45 個窟中, 要論高大端莊,宏偉壯觀,那要數曇曜五窟( 16-20 窟)。但要說絢麗多彩,造型萬變,千姿百態,美女舞姿,。。。。, 那就要去參觀 5-13 窟了。而其中的 9-13 這五個窟,又因為在清代被施以彩繪而異常華麗,俗稱“五華洞”。圖 2-9 給出了這些中期洞窟的外景。

要說這次參觀雲岡石窟,我認為最難參觀的就是這雲岡石窟中的 5-13 窟了。不管你進了那一個窟,都會對迎麵而來的上下左右成百上千的彩色雕塑佛像,飛天伎樂天,歌舞侍女,威武勇士,各類佛教典故造型或壁畫。。。弄得眼花繚亂,不知所措。 當然,一個原因是我的佛教和曆史知識太淺薄,無法去辨認每個人物是誰和它們的典故。 而且我想,即使是我知道這些典故,也沒有時間能在一天之內欣賞完這些上萬件藝術作品吧。所以,在這個遊記中,我也隻好附上幾幅洞中彩照,僅讓有興趣的讀友們能感覺一下絢麗多彩的雲岡石窟五華洞的氣氛吧。

在圖 2-11 中,最遠處的兩處帶有藍色飛簷屋頂的五門四層繞廊閣樓之內,是第 5 , 6 , 7 , 8 窟。這第 5 和 6 兩窟,是應該作為參觀雲岡石窟的首選五個窟之內的。據世界遺產叢書介紹,“這第五,六窟是雲岡石窟中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雕刻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一組雙窟。”,第 5 窟又被稱為雲岡第一奇觀。他們除了有窟外依山而建的宏偉瑰麗的飛閣危簷的閣樓之外,還擁有雲崗石窟第一大佛。在走入第五窟之後,在暗光彩影之間,遊人先還有些陰森冷肅之感,然而令人震驚的是,一座 17 米高的巨佛會突然出現在眼前,這就是雲岡巨佛高度之最的釋迦牟尼佛像(圖 2-12 ,注:照片取自網上)。他的中指長 2.3 米,耳長 3.4 米,據說他盤腿膝蓋上曾同時站過 100 人。


圖 2-11 , 雲岡石窟 5-13 窟外景。最遠處的兩處帶有藍色飛簷屋頂的五門四層繞廊閣樓之內,是第 5 , 6 , 7 , 8 窟。圖最左側是第 13 窟。


圖 2-12 ,第五窟中的釋迦牟尼巨像, 17 米高,為雲岡石窟高度之最。


圖 2-13 , 第六窟的 14.4 米高的中心佛塔柱,雕刻有 33 幅佛祖誕生到成道的曆史故事浮雕。


圖2-14,第六窟中佛祖誕生雕刻“腋下誕生”。


 圖2-15,佛祖誕生後“乘象回城”浮雕。

毗鄰五窟的是號稱雲岡石窟的“第一偉窟”的第六窟。它有兩個特點:第一,窟內中央有一巨大的 14.4 米高的方式塔柱,這種窟雕的布局又叫中心塔柱式。它既可以在窟內四壁和塔柱四麵多飾雕像,又可使前來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環繞塔和壁之間的通道從左到右依次禮拜。第二,在整個第六窟中,窟內四壁和塔柱的四披之上,展示了 33 幅浮雕,生動地再現了佛祖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每幅之間相互銜接,但又都是一幅獨立的石窟藝術珍品。

圖2-14和2-15是33幅佛祖傳記浮雕組中的兩幅,是說淨飯王的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在途中便從腋下生出小太子(釋迦牟尼)。淨飯王得知太子誕生,便親自騎象迎接太子回城。這就是“腋下誕生”和“乘象回城”這兩幅浮雕故事。

我的宗教曆史知識及其淺薄,中學曆史課的水平。敘述不當之處,請見諒。如果對這一部分真有興趣的壇友,去雲崗石窟參觀可買貴一點的門票,帶有導遊講解。 據說導遊解說的不錯,還可以回答遊客的大多數不太複雜的問題。

參觀了幾個窟之後,才知道安排一天的時間參觀雲岡石窟是根本不夠的,如果想將雲岡從第3到第20 每個窟的精華都基本欣賞參觀到, 最少也要兩天。而我們就隻好僅選擇了幾個窟稍仔細的參觀,其他的基本就是走馬觀花了。在 9-13 五華窟中, 我們著重選擇了第 10 窟參觀。

第 10 和第 9 窟是一雙窟,都有前室和後室兩屋,每室的大小也類似,基本都是 10 米多高, 10 米多深,深度在 5-8 米不等。圖 2-16 就是 9 , 10 兩窟的室前的巨大廊柱, 廊柱後邊就是前室。 圖中可見到前室內牆和天頂上的彩色浮雕和圖案。圖2-17和圖2-18 是兩張前後室的牆上雕刻,都是十分華麗,色彩十分鮮豔。

在五華洞中,另一個有意思的窟是第 12 窟。第 12 窟又被稱為“音樂窟”,洞窟四壁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飛天伎樂,他們各自攜有 14 種 50 多件樂器。對古代音樂和樂器有興趣者,可重點參觀這裏。


圖 2-16,第 9 和第 10 是一雙窟。 圖右半邊是第 10 窟。


圖 2-17, 第 10 窟前室門拱上方的須彌山雕刻。


圖 2-18,第 10 窟前室一角。最右側的雕像是不是個非洲黑人或印度人。

在五華洞的最後一窟—— 13 窟中,有一個值得一看的大佛。他就是 13 窟主像交腳彌勒菩薩,見圖 2-19。他本身並沒有什麽特殊之處,有趣的是在他的右掌之下,有一個“小小”的托臂力士,他的作用就是托住這個 13 米高的大佛的近兩噸重的手臂。如果沒有他,大佛的手臂真的會因自重而折斷下來。這一獨具匠心的設計,即起到支撐作用,又活躍了氣氛。 最後提一句:這個“小小”的力士,其實不小, 1.8 米的個頭和真人一樣高。


圖 2-19 ,第 13 窟的主佛交腳彌勒佛菩薩和掌下的托臂力士。

注:未完,請接著閱讀下一篇: “雲岡石窟 (續)和應縣木塔——晉北神遊之三”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鬼斧神工懸空寺 – 晉北神遊之一
  • 查普爾特佩克城堡和大學城 ---- 墨西哥城遊記 (5)
  • 改革大道和街心雕塑 ---- 墨西哥城遊記 (4)
  • 大金字塔和古城特奧蒂瓦坎 --- 墨西哥城遊記 (3)
  • 墨西哥城遊記(2)--- 壁畫 2 和瓜德盧佩聖母大教堂
  • 所有跟帖: 

    長見識了,謝謝分享。抓住大謝一下:您的中歐遊記這次幫了我的大忙呢~ -陳默- 給 陳默 發送悄悄話 陳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5/2011 postreply 19:04:12

    謝謝。不知道栗子樹和七葉樹是不是一回事?我們是9月去的,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11 postreply 06:04:52

    回複:謝謝。不知道栗子樹和七葉樹是不是一回事?我們是9月去的,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11 postreply 06:05:30

    對不起,出了點操作錯誤,發亂了。謝謝你的帖。其實大家都是互相幫助,我每次出遊前,也都是查遍世界風情,每次都大有收獲。謝謝大家幫助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11 postreply 06:12:51

    寫得真好。08年去過,一切記憶隨之鮮活起來。謝謝。 -Dinglu- 給 Dinglu 發送悄悄話 Dingl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5/2011 postreply 20:50:21

    大開眼界.謝謝! -嘉崚子- 給 嘉崚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5/2011 postreply 22:04:36

    好看!文字介紹詳盡 ---1234567-- 給 --1234567- 發送悄悄話 --123456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5/2011 postreply 22:16:34

    謝謝1~7友的支持。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11 postreply 05:13:35

    謝謝分享!中國早期佛教藝術寶藏啊,的確很壯觀。但很不喜那些新建的古跡。 -amastroller- 給 amastroller 發送悄悄話 amastroll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11 postreply 10:29:56

    謝謝你的跟貼。 我說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323 bytes) () 07/16/2011 postreply 11:41:30

    謝謝,收了!很想去看看。 -wenxue0415- 給 wenxue0415 發送悄悄話 (56 bytes) () 07/16/2011 postreply 14:23:27

    回複:佛教藝術瑰寶雲岡石窟 (一)——晉北神遊之二 -vol86- 給 vol86 發送悄悄話 (90 bytes) () 07/16/2011 postreply 14:51:05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vol86- 給 vol86 發送悄悄話 (61 bytes) () 07/16/2011 postreply 14:52:49

    94年去過, 什麽也不知道, 就是瞎玩, 謝謝你的介紹, -willows- 給 willows 發送悄悄話 willow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11 postreply 15:18:32

    圖文俱佳!釋迦牟尼的領帶太逗了。 -aranjuez- 給 aranjuez 發送悄悄話 aranjue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11 postreply 20:05:15

    中華文明之瑰寶!喜歡 -軍人後代- 給 軍人後代 發送悄悄話 軍人後代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7/2011 postreply 10:34:04

    好看!感謝分享! -稻穗兒- 給 稻穗兒 發送悄悄話 稻穗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7/2011 postreply 15:19:27

    美文, 美圖, 喜歡! -幑寧- 給 幑寧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7/2011 postreply 18:47:44

    在此一並謝謝大家的支持鼓勵!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7/2011 postreply 20:00:49

    寫得太好了,下半年回國確實想去山西看看,存下來就可以做導遊資料 -顧劍- 給 顧劍 發送悄悄話 顧劍 的博客首頁 (949 bytes) () 07/18/2011 postreply 07:51:40

    太謝謝顧劍先生了。 讀了你的帖,又是受益匪淺。 -皮皮遊記- 給 皮皮遊記 發送悄悄話 皮皮遊記 的博客首頁 (196 bytes) () 07/18/2011 postreply 20:10: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