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有幾年父母親所在的企業天天加班加點地工作

來源: mw! 2010-11-12 07:59: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1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mw! ] 在 2010-11-12 17:12:2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說是給伊朗和伊拉克生產鋼鐵,他們打的正酣,那會是80年代。90年代後期我工作後到長沙一家冶金設計院談工作,在對方設計院會議室等待會見的時候在其資料櫃上看到不少項目建議書,我隨手翻看了一本,是關於在伊朗西北部建一座大型銅鉛鋅冶煉廠,立項時間是91,92年吧,項目資金來源是中國和日本政府貸款,據設計院去過實地勘察的工程師在文中介紹當地有大型富礦,建廠條件理想,預計該廠建成後規模將位列世界第幾第幾,但結語的大概意思是“伊朗是典型的原始農業國家,相關冶金技術人員幾乎沒有,當地沒有必需的基礎設施,建廠所需的建設工人、生產工人和施工設施裝備也沒有,如需建廠則必須要先修公路鐵路,建技校,建配套電廠,水廠,水泥廠,機械廠、維修廠等等一大堆。按照當時的貸款數額和伊朗的基礎根本無法做到”。這個應該算是保密級別的資料就隨手丟在會議室,大概項目早就黃了吧。這也能說明為什麽伊朗就坐在石油桶上為什麽不能自己冶煉石油,原因是到現在伊朗還是個農業社會,要想做任何一個大型工業項目要嗎是整個國家工業上一個台階,要嗎是哪個也立不起來。

 

其實自1900年起全世界的較大國家裏中國是唯一一個從農業國家轉變成工業國家並有完整的工業體係的,其他再無第二個。大家別看印度,巴西現在看著挺風光的,其實還是處於從農業國家轉變成工業國家的過程中,而且這個過程如沒有合適的機遇和另外某個工業大國全力支持那麽將是非常緩慢而且不平衡的。中國的農工轉換是在55~65年期間由蘇聯大力幫助才完成的。印度就沒有這麽好的命運和機遇。

 

我認識幾個在美國的不錯的伊朗朋友,以及他們的伊朗親屬(從伊朗到美國探親),這些人中沒有人喜歡內賈德,在任何國家都一樣,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王道。

 

所有跟帖: 

非常同意你最後的觀點。也非常謝謝你們很用心的點評!!! -dztang- 給 dztang 發送悄悄話 dztang 的博客首頁 (202 bytes) () 11/12/2010 postreply 09:51: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