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傳說,從阿布紮比到伊斯坦布爾之三:千年一戰

來源: 雷弋 2020-06-27 18:59:2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51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雷弋 ] 在 2020-06-27 20:00:2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5)東正教與“希臘火”

 

人類早期,農業文明是一個奇跡,埃及逐漸成為整個地中海的糧倉,周邊族群都向那裏聚攏,人口暴漲。聰明的希臘人和腓尼基人並不趕著去埃及移民,而是忙著把埃及的糧食運出來。這就是貿易概念的形成,除了種糧食和養牲口,通過交易差價同樣可以創造財富,使希臘人建立起城邦,腓尼基人創建了迦太基國。

當你看到一群螞蟻在搬動比自己身體大幾十倍的樹枝時,你就不應該懷疑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能力。當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興盛,逐漸超過埃及的時候,巴比倫人也想建一座巴別塔來挑戰金字塔的高度。古希臘人為此歡欣鼓舞,因為通過小亞細亞半島上的貿易之路去巴比倫,比去埃及更方便,古希臘的曆史之父希羅多德在他的著作中,詳細描述了巴別塔的雄偉壯觀,不料卻引來了馬其頓的亞曆山大大帝征服者的欲望。

埃及人壘金字塔完全靠石頭自身的垂直重力拚接堆砌,所以高度越高,底邊越大,在試驗了幾十座之後,終於興趣索然而放棄了。讓巴比倫人自信可以挑戰金字塔的,是使用了一種粘合劑,叫瀝青,也就是今天石油的原油,它在中東地區會自動冒出地麵。如果磚塊能粘合,支撐力就會大很多,希羅多德看到時的巴別塔,周長有90米,已經建到90米高,而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高146米,底邊周長需要920米。傳說上帝並不是真的擔心巴比倫人能登天,而是擔心使用瀝青會使人類提前進入工業文明。

步上藍色清真寺所處的高台,正對麵就是聖索菲亞大教堂,中間很大一塊空地是綠草花園和噴泉水池。假設藍色清真寺就是東羅馬皇宮原址,那麽它的左側是羅馬競技場,和一座地下宮殿,對麵是教堂,教堂的一側是地下水宮,和古希臘人一樣,羅馬人最珍視水,這基本上就是一個完美的皇宮廣場格局。不過土耳其人並沒有給出答案,大概是怕影響我們對藍色清真寺的看法。

(藍色清真寺)

聖索菲亞大教堂整體呈現赭紅色,和周圍清真寺的灰藍調一比,有鮮明的辨識度。為什麽這裏的清真寺長得都像聖索菲亞大教堂呢?原因是上麵的半球型圓拱頂(穹頂),就像金字塔結構喻意高山那樣,拱頂結構象征蒼穹,最適合建造宗教場所。古羅馬人最早發明拱形結構,迄今遺存最早的穹頂建築,是羅馬的萬神廟和拜占庭的聖索菲亞大教堂。而建於公元537年聖索菲亞大教堂,則是最早把圓拱頂建在方型屋體上的建築。佛羅倫薩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是文藝複興之後的第一座穹頂教堂,在過了將近一千年,花了175年才破解了他們祖先的建造工藝得以完成(1295-1496)。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前左側,是許蕾姆女蘇丹浴室)

大教堂被改造成清真寺,也曆時上百年,四個角上的宣禮塔都不是同一時間建造的。在大教堂不斷地改建加建過程中,奧斯曼人對穹頂的建造工藝爛熟於心,這才開始建藍色清真寺。1617年完工的藍色清真寺,被譽為幾近完美的古典建築,然而一件高仿作品,竟然就建在原件的正對麵!

很難想象一棟1500年前的宏大建築,能如此完好的呈現在你麵前,作為拜占庭藝術的代表,它的金碧輝煌是怎樣永久保持的呢?

用鑲嵌藝術的方法,和今天馬賽克瓷磚的原理差不多,在還沒有油彩和粉彩的塗料之前,用彩色磚塊的鑲嵌來完成人類的藝術想象,它源於兩河文明的亞述時代。(上圖是波斯武士像)

門楣上精美的鑲嵌畫:羅馬皇帝跪拜耶穌

(東羅馬鼎盛時期的查士丁尼與皇後,將君士坦丁堡作為禮物敬獻給聖母)
羅馬帝國在自己多神教的傳統中掙紮著改信基督教,最早的聖索菲亞教堂是君士坦丁大帝遷都時建的,之後兩次被燒毀,重建的大教堂成為羅馬建築中前所未有的一件傑作,這也同時表明了羅馬帝國為豎立基督教絕對信仰的決心。

 

大教堂的圓頂曾經被地震毀損過好幾次,不斷地改建和加固,使大教堂包含了多種元素。大殿內加建了兩麵立牆,看上去像是外麵加建了配殿。我們的照片是從高高的二層回廊上拍攝的,對於宗教建築來說,誰可以站得比祈禱者高?隻有上帝!當然有時候國王也可以。

 

 

這條陰暗的甬道是供騎馬者登上二層回廊的,當然是國王和他的衛隊。作為東正教的宗座堂,這樣的設計說明在東羅馬,王權高於神權。

地下水宮在大教堂的一側,隻隔一條馬路。羅馬人信奉“水是萬物之本”,建城一定要有噴泉和浴池,他們往往不惜勞師動眾從附近的高山上引水入城,利用落差產生噴湧。君士坦丁堡附近沒有發現過羅馬人的引水槽,奧斯曼時代也不知道地下有一座水宮,說明當年造水宮不僅僅為了儲水備戰,其中也許藏匿著羅馬人某種工程上秘密,就像他們藏匿“穹頂”的建造工藝和“希臘火”燃燒劑的配方那樣。

 

水宮裏的眼淚柱,據說是為了哀悼建水宮時死去的建造者。

水宮中唯一使遊客感興趣的,是兩根壓著美杜莎頭像的柱子。鎮妖辟邪,但美杜莎不是妖,是希臘神廟的守護神,但屬於凶神惡煞。鎮住美杜莎是寓意反對多神教。

藍色清真寺左側的羅馬競技場,隻剩下一個名字和一片空曠,廣場上隻有三座紀念物:一是羅馬人的方尖碑,據說本來是用銅片包裹著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洗劫君士坦丁堡的士兵們沒見過大塊的黃金,就把銅片挖下來帶走了。現在裏麵裸露出來的磚塊仍使我驚訝,裏麵是用什麽骨架來支撐又細又高的結構?

二是埃及人的方尖碑,羅馬帝國曾經先後從埃及拿走了十二根方尖碑,大部分都放置在羅馬,其中的一根在君士坦丁堡。埃及的方尖碑是一塊整石製成的,你不得不佩服埃及人的采石技術,既不能太硬,不容易琢磨,又不能太鬆軟,日久會風化。三五千年過去了,你根本看不出方尖碑的新與舊。

底座是東羅馬時代的,描述了立碑時的場景。

三是一座三頭蛇柱,是羅馬人從一座古希臘神廟中搬來的,當時的蛇頭造型一定非常吸引羅馬人,三條蛇纏繞的螺旋紋精致完美,而且它是鑄銅的,表麵的銅鏽呈現優雅的青綠色,可惜這三頭蛇的頭已不知所蹤。

(拜占庭的城牆)

中東盛產石油,其實古代人早就知道利用它。地底下冒出來的天然黑色瀝青,可以用來作砌牆的粘合劑和鋪地的混凝土。傳說有一位黎巴嫩工匠(就是發明字母的腓尼基人的後代),意外從瀝青中提煉出了可以燃燒的液體,而且比重輕,可以四處流淌和浮在水麵上燃燒。如果這種燃燒劑用來打仗,可以是火藥發明之前,人類最強的熱能武器,於是他把煉製的配方獻給了東羅馬帝國。這就是世人稱道的秘密武器“希臘火”,東羅馬人把它製成燃燒瓶投向敵人,尤其在海戰中絕對克敵至勝。燃燒劑很像是今天的汽油,但配方已經無人知曉,因為當時的煉製都是皇室親自動手,外界無法窺探。拜占庭的城牆和“希臘火”,是東羅馬帝國千秋基業的盾與箭。

(博斯普魯斯海峽)

 

(6)千年一戰,1453

人類早期,馴化文明也是一種奇跡。神農嚐百草,遍閱世間物,如果遊牧民族也能馴化上百種飛禽走獸,那麽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麽樣?工業時代才有的汽車火車拖拉機,遊牧民族早就馴化了耕地的牛和馳騁的馬,也許我們還有可能隨隨便便誇上一隻大鳥就任意飛翔。中國有部神話小說《西遊記》,講的是神仙降伏妖怪的故事,其中的妖怪都是世間的各種動物,這就是人類潛意識中,馴化文明的遠景藍圖。

(蘇萊曼清真寺)

公元兩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其中有一大半是遊牧民族走向顛峰的曆史,農業文明差一點就被完全摧毀,直到十五世紀的這場千年一戰,馴化文明奔馳的腳步,嘎然而止!
奧斯曼人來自東方,隨著蒙古人的崛起,蒙古高原周邊的小遊牧部落,也跟著時代大運起落。北麵有遼國和金國,他們主要和漢民族打仗。西麵有塞爾柱和奧斯曼,屬於西突厥族,他們是沿著黑海與裏海之間亞美尼亞高原進入安納托利亞高原,然後向西到達小亞細亞半島。奧斯曼人取代塞爾柱帝國,很像金國幹掉遼國。

當奧斯曼人控製了巴爾幹半島之後,東羅馬帝國隻剩下君士坦丁堡以及周圍的一小塊彈丸之地,當時的奧斯曼蘇丹穆拉德二世突然厭倦了打仗,就把王位傳給了年僅十二歲兒子默罕默德二世。
傳說穆拉德二世臨死前叮囑兒子不要攻打君士坦丁堡,但年輕氣盛的默罕默德二世,僅僅過了兩年,剛滿21歲的他就發動戰爭去摘羅馬的皇冠。

隻有土耳其人的史書詳細記載這場戰爭,不過真偽難辨。傳說君士坦丁堡的守城軍民隻有9000人,而默罕默德二世卻率步兵七萬,騎兵兩萬。他們先攻打陸地上的城牆,奧斯曼人剛造出了巨炮,因為炮膛會發燙變形,一天隻能打三發炮彈,後來他們強行製冷,增加到一天打十發,仍然無法轟開城牆,可見拜占庭的城牆之厚。


奧斯曼人繼續從海上進攻,但是很快320艘軍艦通通被東羅馬海軍打掉。東羅馬海軍最致命的武器就是“希臘火”,他們把“汽油”做成燃燒瓶擲向敵艦,即使沒有投中,“汽油”也會浮在水麵上燃燒,木質的艦船一碰就著火,瞬間被摧毀。


君士坦丁堡一邊的金角灣,是一個得天獨厚的軍港,灣口很窄,用一條鐵鎖鏈就可以封鎖海麵阻擋敵艦進入,中國的《三國演義》中也有鐵索封江的戰例。
金角灣的優勢同時也是它的軟肋,當默罕默德二世窺破這一點之後,就下令把軍艦從陸地拖入金角灣,再用岸上的大炮合力消滅了東羅馬海軍。東羅馬人迷信“希臘火”而輕視加農炮,千年雄師,一朝覆滅。
控製金角灣後,大炮再轟城牆,終於破城而入,金角灣邊的城牆,果然是拜占庭固若金湯的城牆中,最薄弱的一麵。
入城之後,(史書記載,並非土耳其人誇耀),默罕默德二世製止了燒殺一天的士兵,撤出了皇宮和大教堂,並且善待東正教的大牧首,安撫躲難的百姓。


東羅馬的最後一任皇帝也叫君士坦丁,他身先士卒,殺入敵陣,消失在刀槍劍戟之中,沒有愧對羅馬皇帝的稱號。
人們沒有找到被惦記了千年的,羅馬真正的皇冠,也沒有發現“希臘火”的秘方,和地下水宮的入口,還有羅馬人在工程建築方麵的無法傳世的創造。

 

圖文原創,謝謝閱讀!

 

 

所有跟帖: 

讚!對聖索菲亞大教堂這條濕暗的石板甬道印象很深。跟一張。。。 -yujing_hk- 給 yujing_hk 發送悄悄話 yujing_hk 的博客首頁 (87 bytes) () 06/28/2020 postreply 02:15:43

就是那兒,也許你我曾經擦肩而過,謝謝分享照片! -雷弋- 給 雷弋 發送悄悄話 雷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8/2020 postreply 03:49:49

我去水宮時很多水, 也有很多魚 -似曾相識- 給 似曾相識 發送悄悄話 似曾相識 的博客首頁 (178 bytes) () 06/28/2020 postreply 06:09:21

謝謝分享照片,還真能養魚! 不過因為沒有自然光,魚呆不住,都跑了: )) 土耳其人不研究水宮的秘密,這應該是一個water fo -雷弋- 給 雷弋 發送悄悄話 雷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8/2020 postreply 16:26:19

water fountain -雷弋- 給 雷弋 發送悄悄話 雷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8/2020 postreply 16:29:32

感謝分享 -Tiangang- 給 Tiangang 發送悄悄話 Tiang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8/2020 postreply 12:35:30

謝謝抽時間閱讀! -雷弋- 給 雷弋 發送悄悄話 雷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8/2020 postreply 16:27:10

圖文精美,不僅僅是看圖說話,而是看圖縱論曆史,還有西遊記,三國演義,難得! -yanshengjiang- 給 yanshengjiang 發送悄悄話 yanshengji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9/2020 postreply 01:22:04

今早看一文,講中國古人為何沒像中東和西方人那樣搞石建築:1. 無宗教需求;2. 沒發明砂漿——您文再加一樣:沒瀝青 -yanshengjiang- 給 yanshengjiang 發送悄悄話 yanshengji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9/2020 postreply 01:26:54

中國古人隻會用黃泥漿最多摻些糯米漿,粘合石塊。時間長了,固化的黃泥漿/糯米漿被石塊壓碎,失去粘合力,建築便垮了。 -yanshengjiang- 給 yanshengjiang 發送悄悄話 yanshengji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9/2020 postreply 01:30:16

其實,粘土對早期人類,和糧食一樣重要,做陶器、蓋房子。瀝青大概屬於粘性最強的,是地球給人的恩賜,鑲嵌藝術起源於兩河流域,用的粘合 -雷弋- 給 雷弋 發送悄悄話 雷弋 的博客首頁 (400 bytes) () 06/29/2020 postreply 06:35:12

謝謝您鼓勵!每次見到古文明,總有一番感慨,人類是一腳深一腳淺地走過來的,我隻想表達,我們的文明不是外星人教的。 -雷弋- 給 雷弋 發送悄悄話 雷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9/2020 postreply 06:38:04

那個三頭蛇柱是Delphi運過來的,是希臘人用Plataea戰利品波斯青銅做的,頭應該在archeogical museum o -clipmom- 給 clipmom 發送悄悄話 clipmo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9/2020 postreply 12:37:21

真好,謝謝您提供了蛇頭的下落!以前有聽說,因為自己沒確認過,所以沒敢寫,下回一定要去拍張照! -雷弋- 給 雷弋 發送悄悄話 雷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9/2020 postreply 16:54:51

一個土耳其,半部世界史。奧斯曼帝國的崛起是有理由的。。幾大文明的衝突使人類進步。。 -雨夫子- 給 雨夫子 發送悄悄話 雨夫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7/2023 postreply 09:47:02

感覺地理位置對文明的衝突影響很大,中國靠喜馬拉雅山可以保持一個閉關鎖國,西班牙和英國靠地理可以走向海洋。。。 -雨夫子- 給 雨夫子 發送悄悄話 雨夫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7/2023 postreply 11:16: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