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第九日 — 米堆冰川,南迦巴瓦,從然烏回林芝

來源: 然後呢 2014-04-21 05:23:0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54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然後呢 ] 在 2014-04-23 19:47:1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                          

今天早上的第一個景點是然烏湖,昨天夜裏開車的時候小王師傅曾經不隻一次地說過,然烏湖沒什麽好看的,拍照隻要5分鍾就夠了,我們自然都不信他,以為他是想以此勸我們留宿波密。結果今天到了然烏湖一看,還真是一潭渾水。。。小王師傅說前幾年湖水還是藍色的,這幾年不知道為什麽就變成這個樣子了。我專門上網查到前些年然烏湖的照片,照片裏潔白的雪山,綠油油的草場和青稞地,藍得透明的湖水,和簡樸的木板房,讓人覺得這裏就是世外桃源。然烏湖是一座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聖湖,湖水的上遊是著名的來古冰川,冰川本應一直延伸至湖邊,可是現在已經基本連雪都看不到了。然烏湖就在川藏公路邊,交通十分便利,再加上湖畔美麗的藏族村寨“瓦村”,本是一處不可多得旅遊勝地。就算現在湖水變渾,冰川消退,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伴著薄薄的晨霧,寧靜的然烏湖,在瓦村和遠處的群山映襯下,還是猶如一副美麗的山水畫一樣。

我們從然烏湖沿著318國道川藏段向西開了半個小時,就到了米堆冰川的公園入口。從這裏我們要離開川藏線,拐進公園入口裏的一條小路再開4公裏,到米堆冰川停車場。我們今天來得比較早,停車場一共就5輛越野車,我們占了兩輛。從停車場開始,就不能再開車了,需要徒步半個小時,或者騎馬才能抵達冰川腳下。停車場旁邊有不少藏民做租馬生意,但是我們舍不得花錢,所以大家決定一起走路。今天張師傅和小王師傅一改我們看景,他們在車上睡覺的習慣,決定跟我們一起走進去。我們先要穿過藏族村莊“米堆村”,可能因為太早,村民還沒有起床,村子裏顯得格外寂靜,隻有一隻看家的小狗虎視眈眈的看著我們。這時候是早上78點的樣子,晨霧還沒有散去,什麽看上去都蒙蒙朧朧的。

村子裏隻有幾戶人家,都是用原木搭建的屋子,屋頂上壓著石頭,飄著經幡。每家門前都有一個小院,小院裏長著粗大的樹木,樹下有細細的小溪靜靜地流過,我把手伸進去一試,好涼,想必是冰川上溶化的雪水。穿過米堆村,前麵出現了一片天然的草甸,草甸後麵是一片金黃色的胡楊樹林。樹林裏沒有路標,我們隻是沿著前人踩出的小徑,隨意地往冰川方向走。前人奇思異想,踩出了各種岔路,我又是個好奇的人,脫離了大隊,自己上了一條小徑。很快,我就發現自己在這片看似不大其實很大的胡楊林裏迷路了。我本以為沿著溪水走就能跟老公他們匯合,可是沒想到就連溪水都分了叉,叫我不知道該沿著哪條走才好。胡楊樹之間灑落了很多小樹枝,蓋住了前人的腳印,而樹與樹之間又是那麽寬敞,讓我覺得前後左右全都是路。我抬頭仰望,茂密的胡楊樹葉擋住了前方的冰川和兩側的高山,讓我失去了最後的方向標。晨光透過金黃色的胡楊樹葉照進來,我覺得自己仿佛是在一座金色的迷宮裏。我想沿原路返回,可是前後左右的楊樹林看著都是一樣。我一下著急害怕起來,寂靜的胡楊林忽然變得恐怖起來。我使勁大叫老公的名字,叫了幾遍卻聽不到回音。樹林裏忽然傳來細細簌簌的聲音,我往聲音方向望去,卻什麽也看不到。我猜必定是野獸來了,嚇得慌不擇路地狂奔。當我氣喘籲籲快要跑不動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已經衝出了胡楊林,到了一座小山前。

我抬頭左右一望,發現小山最左側有木質的爬山樓梯。二話不說,我立馬就往那個方向跑,結果還沒等跑到樓梯,我就看到老公正在那裏左顧右盼的等我。這時候,他也看到了我:“你跑到哪裏去了?”我一下子衝過去抱住老公,慌張委屈的心情過了好久才慢慢平靜。。。有了這次經曆之後,我是再不敢亂跑了,乖乖的跟著老公他們沿著樓梯上山。這小山看著不高,上起來卻著實費盡。終於到了山頂,又往前走了幾步,一個冰湖出現在眼前,冰湖的另一端有一道寬近兩米、高達十數米的斷裂冰舌,上麵是從天而降的冰瀑布,近800米的落差讓人感到一陣暈眩。這時候的晨霧還沒有散去,冰川上方還籠罩著厚厚的雲層,沒有別的辦法,我們隻能等。雖然我和老公都穿了羽絨服,但是一陣陣從冰川上吹來的寒風,還是讓人不寒而栗。一直等到九點多,太陽升得已經很高了,雲霧才在陽光的強烈照射下慢慢散去。

張師傅開始催大家往回走了。那4個背單反相機的北京人還支著三角架,忙著拍冰湖裏米堆冰川的倒影呢,一點往回走的意思都沒有。我不喜歡冰川下麵那塊沒有植被的土坡,所以就往回走了,因為我知道來時候路上看到的那片胡楊樹林,正好可以擋住冰川下麵的土坡。米堆冰川奇特就奇特在這裏,一個是藏東南的森林,一個是高山上的冰瀑布,印象中本不相連的兩樣東西,卻在米堆這個地方被框到一處。冰川下的森林給人雨林般的感受,中國國家地理將這樣的森林景觀命名為“冰川雨林”。在這裏,生物圈與冰雪圈被神奇地嵌合在一起,試問在世界的哪個地方,你還能看到犛牛在冰川下悠閑吃草的奇景?

我們雖然已經穿過了森林草甸,回到了米堆村,但米堆冰川似乎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令我們依然是一步一回頭,戀戀不舍地把米堆冰川看了又看。。。米堆冰川是藏東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它發育自源頭海拔6385米的雪山,而冰川末端海拔僅24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高山冰川。在這裏,冰川、湖泊、森林、牧場、農田和村莊完美的融會在一起,壯美的雪山冰川和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並存,是一處不可多得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範。除了“冰川雨林”的奇景外,米堆冰川的另一處奇觀,要數它上端雪山上那兩個巨大的圍椅狀冰盆了。發育這樣完美的拱弧構造,也是十分罕見的自然奇觀。

當我們回到停車場的時候,4位北京攝影發燒友還在米堆村瘋狂謀殺膠卷呢。我看他們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回來,就拎著我的小相機又出去逛了。停車場邊上有一條融化的雪水匯成的小溪,一匹還沒有上鞍子小馬駒正在低頭喝水,背後是巨大耀眼的米堆冰川,好一張靚麗的“飲馬圖”。可惜我的相機焦距不夠,拉不了那麽近,隻好湊近去照。可惜小家夥年齡太小,沒見過世麵,看我過去照相就緊張,不喝了。。

我們從冰川公園出來,又回到川藏線上繼續向西,公路沿著米堆冰川形成的米堆河穀走了很長一段。一路上,我們行進在巍峨峻峭的大山之間,滿眼的鬼斧神工、潑墨山水,冰川絕壁、雪山雲霧。景色之多,變化之快,真是令人目不暇接,驚歎不已。。。經波密,過通麥,我們又回到了美麗的魯朗。今天的中午飯是魯朗的風味美食石鍋雞。石鍋雞的吃法跟北方的涮火鍋類似,中間是一口是用一整塊石頭掏空而成的石鍋,雞則是當地藏民養的土雞,用雪山上流下的溪水配以人參、藏貝母、百合、枸杞等藥材慢慢地燉,等客人上桌的時候雞肉在鍋裏已經燉了很久,可以直接撈出來吃了,桌子四周還擺了蔬菜,可以選擇自己愛吃的拿到鍋裏去涮。石鍋雞好吃不假,貴也是真貴。我們五人一鍋,一鍋180塊,蒙古小哥出了60,老公和我一共120。這帳算得有點奇怪不是?這是西藏旅遊的規矩:開車進公園司機導遊不要票;一起吃飯,司機導遊也不付錢。小王師傅是司機,一路勤苦,應該的;小吳雖然也是第一次見景點,但名頭是實習導遊,而且他年紀小,就算我們請客了。

我們午飯吃得挺晚,等吃完了已經是下午34點了。後麵的重頭戲就是到色季拉山口,再去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得見南迦巴瓦同誌一麵。剛爬到色季拉山的半山腰,我們就一眼看到了加拉白壘峰,據說它是南迦巴瓦的弟弟。相傳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壘兩兄弟鎮守東南。弟弟加拉白壘勤奮好學武功高強,個子也是越長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將弟弟殺害,將他的頭顱丟了米林縣境內,化成了德拉山。上天為懲罰南迦巴瓦的罪過,於是罰他永遠駐守雅魯藏布江邊,永遠陪伴著被他殺害的弟弟。這個神話故事很生動地向我們解釋了這兩座山的特點:加拉白壘峰頂永遠都是圓圓的形狀,那是因為它是一座無頭山:南迦巴瓦則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雲遮霧罩不讓外人一窺。

果不其然,這邊加拉白壘這個大塊頭無遮無攔的立在我們麵前,那邊南迦巴瓦卻不知從哪裏扯來一片烏雲當紗巾,把自己遮了起來。觀景台上慕名而來的人足有二十多位,長槍短炮的,害得我都不好意思把自己350萬象素的小數碼相機拿出來。有位攝影師實在是太專業了,居然把照相館照證件照的相機都拿來了,就是那種人躲在一個黑罩子裏,快門是一個橡膠球的那種。別以為這種相機老,照出來的恐怕比那些大炮筒的要清晰很多。我專門看了他相機黑罩子裏的屏幕,有筆記本電腦屏幕那麽大,是倒立成像的。屏幕上的成像居然要比肉眼看到的風景更清晰,真是奇了!跟這位攝影師同行的還有一個人,他們一直在討論計算一些拍攝參數。。。人家照像都是用算的,我真是佩服死了!

這時候太陽已經開始下山了,所以大家都萬分焦急。就在太陽越落越低,天色越來越暗的時候,忽然起了大風,下了5分鍾冰雹,然後雲霧就被一點一點地吹到南迦巴瓦峰旁邊去了。真是難以置信,剛才還是雲遮霧罩的南迦巴瓦,居然在最後一抹陽光就要逝去之前,卻為我們偷偷撩開了麵紗。所有在場的人都是千恩萬謝,喜出望外,就連張師傅和小王師傅也不例外,他們來來回回跑過無數次的色季拉山口,可真正見到南迦巴瓦的次數卻屈指可數,更何況是“金頂”時分呢!

所謂金頂,就是在太陽初升或者落山的時候,一縷陽光正好打在山尖尖上的時刻。這個時候就得用三角架拍了,否則會模糊張王兩位師傅雖然穿著羽絨服,但是也冷得回到車裏取暖去了,但是老公和我,還有其他拍照的人卻還是異常興奮,一張接一張地哢嚓。中國國家地理曾用“雲之天堂”之稱將南迦巴瓦選為中國最美的山峰。但是由於南迦巴瓦處於藏東南水汽豐沛的地區,終年為雲霧遮掩,難露真容。這座最美麗的山峰,也是最難得一見的山峰,所以不能怪我們不畏艱辛,不顧嚴寒,為它的出現而如此激動了。。。南迦巴瓦,是一個想起來就會心跳的地方。

藏族人將南迦巴瓦稱為通天之路,因為隻有真誠與善良的人,才能見到她。這時候太陽已經全部落山了。我給南迦巴瓦又照了一張,左側有座土山,沿著土山上的盤山路上去是魯朗兵站,山下有條小河,遠處的南迦巴瓦好像畫上去的一樣,以致於我總是懷疑這張照片的真實性“人間會有這樣山麽?不會是不小心從雲端裏露出的仙境吧?”

歡迎來我的旅遊網站:http://trips.maplist.org/

所有跟帖: 

重讀一遍當年的遊記,還是覺得南迦巴瓦實在是太美了!太美了! -然後呢- 給 然後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14 postreply 05:39:32

你們這次運氣很不錯,我隻在成都飛往拉薩的飛機上見過雲端上麵的南迦巴瓦峰。 -雲遊8505- 給 雲遊8505 發送悄悄話 雲遊850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14 postreply 08:09:13

好漂亮 -良緣- 給 良緣 發送悄悄話 良緣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14 postreply 08:52:34

真是太美了。 -熊貓媳婦- 給 熊貓媳婦 發送悄悄話 熊貓媳婦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14 postreply 12:07:49

最後一張真漂亮!如果能拉近一些就更好了。 -看風景- 給 看風景 發送悄悄話 看風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14 postreply 17:19:43

我當年那小相機隻有三倍焦距,拉不近。。。 -然後呢- 給 然後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14 postreply 17:52:07

雪山真漂亮! -刀爺爺- 給 刀爺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2/2014 postreply 05:33:23

難能可貴的經曆和行程,謝謝分享! -雅佳園- 給 雅佳園 發送悄悄話 雅佳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2/2014 postreply 17:48:58

能看到南迦巴瓦,說明你人品好的不一般!:-) -理未泯- 給 理未泯 發送悄悄話 理未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4:01: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