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是沙俄東擴及日俄爭奪東北亞的結果,影響著今日的中國。蘇共出錢出力操縱國共兩黨,真相一直被掩蓋。
A.1944年,滿洲國的國民產值和國民收入亞洲第一,全球第四。
B. 滿洲國曾經是世界排名第四大工業國(美、蘇、英、滿)。
C. 1944年,滿洲國年人均GDP是315美元,而當時中國年人均GDP隻有63美元。
D. 滿洲國鐵路裏程是中國的2倍。人均鐵路裏程是中國的24倍
E. 公路裏程是中國的3倍。人均公路裏程是中國的36倍
F. 客貨運航空裏程是中國的11倍。人均航空裏程是中國的220倍
G. 機械製造能力是中國的17倍。
H.工業總產值是中國的50倍。
I. 發電量是中國的16倍。
J. 鋼鐵產量是中國的18倍。
K. 全球第一個全空調的高速鐵路----亞細亞號。
https://70xq.hrbeu.edu.cn/info/1043/1582.htm
蘇聯專家在哈軍工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百廢待興,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胸懷國際共產主義精神,攜妻帶子遠涉重洋,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中,用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為新中國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的奠基作出貢獻。據俄羅斯“當代文獻保管中心”提供的原蘇共中央檔案統計數據表明,1952年-1960年來華技術專家共9313人。自1952年,蘇聯專家在學院籌建、組織編製、專業設置、學科建設、教學工作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麵給予了重要的指導和幫助。
蘇聯專家與哈軍工的創建
籌劃。1952年是誌願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年,在朝鮮戰場上誌願軍武器裝備和技術的落後與敵軍形成鮮明的反差,新中國發展國防科學技術、培養技術人才的需要愈顯迫切。
1952年3月18日,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和副總參謀長粟裕向中革軍委呈送了《關於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6月3日,粟裕向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呈送了《關於軍事工程學院聘請蘇聯顧問的報告》,並代周恩來草擬了致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國防部長布爾加寧《關於軍事工程學院聘請蘇聯顧問的涵》,隨後,中革軍委召回在朝作戰的陳賡出任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兼政委,學院開始籌建。7月,蘇聯政府派出以列寧格勒莫熱斯基軍事航空學院副院長瓦·依·奧列霍夫空軍中將為首的顧問團,協助籌建軍事工程學院。8月初,在陳賡的陪同下,蘇聯代表團先後赴上海、南京、大連、沈陽、長春和哈爾濱等地,參觀了中國的陸、海、空軍軍事軍事學校,以及有關國防工業單位,共同研究創辦軍事工程學院的各種條件,並形成了《蘇聯專家奧列霍夫等關於籌辦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諸問題的談話記錄》(以下簡稱《談話記錄》),更加深入具體地研究製定了軍事工程學院的籌建規劃。
論證校址。在《關於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中寫到,“為求得工業技術的幫助和學習的便利,院址擬設在哈爾濱,柯托夫同誌已和東北軍區首席顧問研究過,認為設在該處較好“,蘇聯顧問團在對校址的考察中,提出校址選取應具備的條件:一是鄰近現代國防工業及工科大學;二是距國防前線較遠;三是有較集中及適合教學要求的房舍。從哈爾濱的曆史形成、國防工業基礎、地理位置、人文環境、辦學條件等因素看,較考查過的其他城市,其與蘇聯都有更緊密的聯係,因此蘇聯顧問團傾向於學院建在哈爾濱,這與中央選址不謀而合。
確立辦學類型。《關於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中提到:“曾經兩次和副總顧問柯托夫同誌研究,鹹認為有即著手建立軍事工程學院(在人力、物力、財力上較各特種兵自辦技術學校更經濟)藉以培養軍事工程技術幹部之必須,蘇聯顧問在《談話記錄》指出:軍事工程學院專業應根據在工程技術方麵能保證現有特種兵平時與戰時的需要,設置包括航空係、海軍係、裝甲兵係、炮兵工程係、工程技術係5個係23個專科,其中:航空係分為航空工程、電氣與特種裝置、無線電技術、航空兵器、機場建築和氣象六個科;海軍係分為水文航海、艦炮、水魚雷、通訊觀測和造船五個科;裝甲兵係分為坦克、汽車兩個科;炮兵工程係分為步兵炮兵兵器、彈藥炸藥、射擊指揮儀、雷達和火箭炮五個科;工程技術係分為機械工兵、築城、建築、電器機械和道路橋梁五個科。1953年學院正式成立時的學科專業設置除個別科的名稱調整外,沒有實質的改變。
《談話記錄》中,蘇聯顧問就前三年學員招生的總數及第一期學員各係各專科的招生人數做了明確,就辦學主體(幹部、教員)和辦學條件(教材、教育設備)等方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如蘇聯顧問提出選調老教師時可從全國的高校中抽調優秀教師,基礎課可由政治合格的非軍人教師任教。選用教材要與國內大學接軌,還需“選擇最新出版的教材”,“國內無法找到的教材應設法到蘇聯訂購”,“實驗室建設規格要高於一般大學”。這些建議,對於學院的籌建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蘇聯專家與哈軍工的教學
幫教。哈軍工的教學工作是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迅速走上正規的,各係所開設的專業大都聘請了專家。從1953年—1960年,包括學院(部、教授會)及空軍、炮兵、海軍、裝甲兵、工兵、導彈、防化兵各係共請蘇聯專家141人,在哈軍工的第一個教學周期(1953年-1957年),來學院的蘇聯專家最多,達119人,隨著新建係或增設專業的需求相應聘請了蘇聯專家;兵種專業技術含量高、涉及學科廣、專業設置多的係,所聘請的蘇聯專家數量較多,如海軍工程係和空軍工程係。哈軍工各係所開設的專業,在前期的教學上得到了蘇聯專家的全麵幫助指導,到第一期學員畢業,哈軍工的教學工作在師資力量、製度建設、教學內容形式、授課環節等各個方麵都走上了正軌。
培訓專業教師。“專家教教員,教員教學員”的模式,是哈軍工培養專業教師的經驗。青年助教在蘇聯專家指導下,通過製定學科建設規劃,修訂教育計劃和教學大綱,了解專業教育的基本內容。 通過翻譯蘇聯教材、編寫講義、備課、試講,係統地掌握專業理論。 在前期的教學中,蘇聯專家為學院提供了部分專業教材並指導備課,要求在教師中執行嚴格的試講製度,直到試講過關才能給學生上課。哈軍工教育長徐立行在1956年5月學院的第一黨員代表大會上總結道,“三年來,學院在蘇聯顧問的指導和幫助下開設180門國內未曾開設的軍事技術科學專業課程,培養了248名助教充任了講課教員”。
規範教學過程。建院之初,蘇聯專家以蘇聯軍事工程技術院校的教學管理規範為依據,草擬了《軍事工程學院教學過程組織基本條例(草案)》,該《條例》高度濃縮了蘇聯各軍兵種軍事工程學院的辦學經驗,也成為哈軍工教學組織和教學工作展開的基本法規。《條例》共9章144條,詳細規定了授課的各個實施環節的具體步驟及教學保障文件(教育計劃、教學大綱、課程表)的製定程序和內容;提出了“學員獨立作業”的教育理念;並明確了各級組織及教學人員的基本職責;同時強調了“教學過程的檢查”的重要性。學院開課前的教學檢查規格最高,由蘇聯首席顧問與學院副院長、教育長及相關部長參加,被查的教研室主任要詳細地匯報各專業的備課情況,並展示相關的教材、教案、掛圖和形象教具等輔助教材,教研室主任、係主任和學院領導必須定期聽課,做好意見卡的記錄。在教學過程中,蘇聯專家強調學員“生產實習”在軍事工程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學員實習必須研究軍用器材的特種生產與生產的組織工藝,研究試驗與檢查軍用產品質量的方法與技術,研究部隊現有技術兵器的維護、戰鬥使用和組織修理的各種條件。在學院第一期至第三期所製定的教學計劃中,生產實習的課時分別占7.7%、10.9%和17.9%的比例。
重視教學方法。1954年1月,哈軍工召開了第一屆教學方法研究會。首席顧問奧列霍夫作長篇報告,分別從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培養學員獨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等方麵做了論述。報告對哈軍工的教學工作給予指導性意見:強調了教學工作的思想基礎“決不是在於緒論中引用一些毫無意義的政治上的句子”,而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思想內容和思想方向”;教學工作中,教養與教育工作具有統一性,"教學人員的以身作則是教養學員的一個因素”,“講課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教員不是手藝匠,而應是思想戰線上富有創造性的工作者。”首席顧問奧列霍夫曾在工作手記中寫道:“蘇聯顧問在學院的任務,在於幫助中國同誌能獨立地掌握教學及科研全部過程。”哈軍工從創建伊始就融入了當時蘇聯高等軍事工程教育較為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思想。
蘇聯專家與哈軍工的科研
科學研究是高校學科發展的動力,是提高教師水平的基本途徑,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能力的主要手段。陳賡院長在逝世前給院領導的信中還強調,要“大力抓好科學研究工作,這是我們臥薪嚐膽、孜孜以求的大事”。重視科研工作,強調科研與教學有機結合,注重在科研工作中錘煉教師隊伍和培養學生,是哈軍工留下的優良傳統和重要教育思想。
確立科研指導思想。哈軍工在創建之初,蘇聯專家就曾指出,“軍事工程學院的重要性,還在於他是一個軍事科學的研究機關”,“必須不斷的研究敵人的新發明,定出對策”。奧列霍夫在1954年初給學院科學教育長徐立行的信中就指出軍事工程學院的基本任務之一是組織開展科學研究工作,促使新的技術兵器和裝備的發展與創造。2月份,他又特別針對科學研究工作專門進行了一次談話,全麵係統地介紹了蘇軍院校中科學研究的基本情況,並就“學員、教學人員、研究生”如何開展科學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在學院中要成立軍事科學協會“,教學人員的科研研究除完成上級指定的外還要自己主動提出科研對象,並強調科學教育部部長要關心研究生學習,其“做論文本身就是科學研究工作”。學院在召開的第二屆科學技術研究會議中曾總結道,“我們學院科學研究工作所以取得今天的初步成績,和其他各方麵工作一樣,是和蘇聯顧問同誌的幫助分不開的。”
建立規章製度。在奧列霍夫的建議下,學院於1955年先後頒發《軍事工程學院科學研究工作條例》、《科學研究獎勵暫行辦法》等組織和鼓勵科學研究的條例規章。並頒布了《研究生班暫行條例(草案)》,開始招生研究生,進行相關專業培養,部分專業由蘇聯專家擔任導師。1956年學院又頒發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學員軍事科學技術協會條例》,全院有500多名學員成為首批科研積極分子,活躍在各個係的科研小組裏。第一期學員的畢業設計課題由各教授會與蘇聯專家擬製,並征求各軍兵種的意見,部分課題都是部隊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係列措施和活動,學院的科學研究工作根據國防和科技發展需要全麵鋪開,形成了濃厚的科研氛圍,逐步發展成為全軍科學技術思想的中心和國防科學研究的基地。
籌建實驗室。各係所屬專業的蘇聯專家幫助學院籌建實驗室、指導開展實驗課程、提供前沿的科研信息、引導教員搞好學術研究,並解難答疑。在蘇聯專家的具體指導下,學院各係陸續建成了相應的專業陳列室、實驗室,學院教學用大型武器裝備、教學設備大都是由各軍兵種下撥的蘇式裝備。據海軍工程係聲納專業教員何祚鏞撰文回憶,正是在蘇聯聲納及水聲通信器材專家伊·葉·查理巴也夫的要求下,學院海軍工程係新建了4m×5m×12m的我國第一個水聲實驗水池,其其教學設備也大都是外購及接收蘇軍旅順基地的聲納器材。激光技術專家趙伊君院士曾回憶起“海軍工程係艦船射擊指揮儀專家雅·謝·波裏先柯是其從事國防科研的引領者”。世界上第一艘氣墊船的主要研製者惲良教授也曾講述過,“蘇聯魚雷快艇設計專家巴·彼·烏沙柯夫到哈軍工後,告訴艦船科主任顧懋祥和我,其情報部門有消息蘇聯在搞氣墊船,並問我們有沒有興趣搞這個”,這個提議也奠定了惲良教授畢生的研究方向。
哈軍工的建設曆程是國防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的輝煌篇章,推動了我國軍事工程高科技的快速發展。蘇聯專家對哈軍工的援建,加快了學院的建設步伐,蘇聯專家的偉大國際主義精神和真誠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值得哈軍工的後繼者永遠的緬懷和紀念! 內容整理:吳韶剛.
哈軍工的蘇聯顧問
首席顧問
第一任首席顧問奧列霍夫(Вадим Иванович Орехов)中將
第二任首席顧問(代)格瓦廖夫(Григор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овалев)中將
第三任首席顧問普羅托波波夫(Всеволод Алексеевич Протопопов)少將
https://www.hjgbj.com/site/portal/item/frontnode/ODg5X2FydGljbGVfd3d3LmhqZ2JqLmNvbQ==
奧列霍夫將軍大事記年代
來源:本站 發布者:hjgbj 日期:2021-04-22
唐瓦加
蘇聯紅軍時期工作、戰鬥大事記
1902年12月27日 出生於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市。
1918年 在維捷布斯克市高中畢業。
1924年 5月 21日 應征參加蘇聯紅軍。
1925年5月 西方軍區第16野戰重型炮兵營的軍士、炮手,副炮長,炮長。
1925年8月 莫斯科軍區聯合軍事學校學員。
1927年 加入蘇聯聯共(布) (蘇聯共產黨)。
1927年 在黨校教育學院學習。
1927年8月 莫斯科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聯合軍事學校學習。
1927年9月 列寧格勒軍事區第一步兵軍第一炮兵團第247學生炮兵營連長、政治副連長、代理連長。
1930年2月 莫斯科軍區聯合軍事學校地形偵察連排長、學生隊長。
1932年3月 列寧格勒裝甲兵指揮人員進修班學員。
1932年 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聯合軍事學校排長。
1933年1月 考入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學習。
1938年3月 任聯共(布) 中央委員會國防人民委員會幹部部副部長
1941年6月3日 任蘇聯空軍總司令部幹部部部長。
1941年6月 指揮領導蘇聯空軍對納粹德軍入侵的抵抗。
1941年 指揮領導建立白俄羅斯遊擊隊的運輸航線。
1941年9月 參加了對“莫斯科保衛戰”的指揮
1942年年6月3日 被授予蘇聯空軍少將軍銜。
1942年1月 參與領導蘇聯南方租借運輸線,接受美國援助的戰機。
1942年 兼任紅軍空軍司令員幹部人事助理。
1943年5月28日 被授予蘇聯空軍中將軍銜
1943年6月 批準無腿飛行員梅列西耶夫重返前線作戰,做出了軍事史上從來無人敢做出的決定。
1943年9月 改變空軍總司令部的決定,批準蘇聯王牌飛行員波克雷什金返回前線,成就了蘇聯首位第三次榮獲“蘇聯英 雄”稱號的波克雷什金。
1945年5月 參加了“攻克柏林”戰役的指揮。
1945年8月 參加了“對日作戰”的指揮。
1949年10月 任列寧格勒紅旗空軍工程學院副院長。
1949年 任列寧格勒紅旗空軍工程學院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
1951年 任列寧格勒紅旗空軍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注】:“列寧格勒紅旗空軍工程學院(後更名為“列寧格勒莫紮伊斯基紅旗空軍工程學院”)是現在的“聖彼得堡莫紮伊斯基軍事航天學院”的前身。
軍事工程學院工作大事記
1952年7月 被派到中國工作任陳賡顧問、哈軍工第一任首席顧問。在陳賡、徐立行的陪同下,赴上海﹑南京﹑大連、沈陽﹑長春和哈爾濱等地為哈軍工進行選校址考察。
1952年8月 《奧列霍夫等關於籌辦中國人 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諸問題的談話記錄》出台。此談話記錄確立了辦學類型,即包括海陸 空三軍綜合性的高等軍事工程技術學院;提出設置學科專業方 案,即設立5個係23個專科。是學院奠基性文件。
1952年9月 返回蘇聯籌組哈軍工蘇聯專家顧問團。
1953年4月 率第一批哈軍工蘇聯專家顧問團8人和工作人員3人來華。
1953年4月30日 朱德總司令宴請以奧列霍夫為首的第一批哈軍工蘇聯專家顧問團全體成員。
1953年5月1日 奧列霍夫等第一批哈軍工蘇聯專家顧問團成員和唐鐸全家應邀登上天安門觀禮台觀禮,這成為了奧列霍夫與唐鐸十五年後在 天安門觀禮台上的重逢。
1953年5月5日 陳賡、徐立行、唐鐸偕奧列霍夫等哈軍工蘇聯專家參觀空軍司令部教學模型展覽。
1953年5月13日 奧列霍夫率領第一批哈軍工蘇聯專家顧問團到達哈爾濱。
1953年5月14日 在陳賡等人陪同下視察哈軍工臨時校舍時,竟提出了35條意見。
1953年5月末 哈軍工首次聯席會議上做出兩項重要決定:
(1)在蘇聯建築專家葉果洛夫與五個係主任就哈軍工總體布局建築方案發生分歧時,奧列霍夫依據陳賡意見,否定了葉果洛夫的方案,支持了中方五個係主任提出建五座大樓的方案。
(2)會議根據陳賡意見還決定“凡調來學院的技術幹部,報道後,由先與奧列霍夫麵談,了解其專業及學識情況後,提出分配的初步意見,再帶回幹部部研究後,最後報給陳賡院長”。
1953年6月5日 參加由省市領導召開的研究哈軍工基建進度的會議。
1953年8月 受到來哈軍工視察的國防部長彭德懷的接見。
1953年9月1日 奧列霍夫率領蘇聯專家顧問團成員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成立暨第一期開學典禮。
1953年9月 蘇聯專家製訂的《教學過程組織基本條例》出爐,經奧列霍夫簽字,翻譯室翻譯,哈軍工領導審閱、修改,最後經陳賡批準,以命令形式頒布實施。
1953年9月 提出在各係設置蘇聯部隊的“一長製”與中國軍隊的“雙首長製”發生了衝突。(一年後,同意了各係設置“雙首長製”)
1954年1月4日 致教育長徐立行的信中提出院首長的基本任務:“培養無限忠於中國共產黨…..善於運用現代軍事技術的……身體健康並受過 鍛煉軍事工程幹部。” “隻有馬列主義理論和毛澤東思想成為學院畢業生的世界觀和政治信仰的基礎時,才可以做到。”
1954年1月 在召開的“哈軍工第一屆教學方法研究會”上作長篇報告。提出“學院兩個中心”思想:“一是使學院成為培養軍事工程幹 部的教學中心,二是使學院成為軍事科學技術思想的研究中心。” 在工作手記中寫道:“蘇聯顧問在學院的任務,在於幫助中國同誌能獨立地掌握教學及科研全部過程。“
1954年2月 與學院隊列部部長、警衛營排長、司務長、指導員、班長談話了解基層情況後,致信陳賡院長,提出21條意見。
1954年4月23日 《工學報》“一件雨衣的故事”風波當事人。反映了中蘇兩軍官兵關係和文化傳統差別。
1954年5月 就學院四月違紀報告和懲戒報告致信陳賡院長,提出嚴肅處理意見。
1954年5月 給哈軍工全院政工幹部作報告“對幹部的選拔、調研、配備和使用的做法和經驗”
1954年7月 毛澤東主席親自審閱通 過了奧列霍夫一直堅持要求上報中央軍委的哈軍工《第一期教學計劃》。
1954年7月 11日 參加哈軍工第一屆軍事野營訓練的開營儀式。
1954年12月末 奧列霍夫正式回複劉居英。同意取消實行一年多的、不符合中國國情的“六節一貫製”上課作息時間。
1955年初 劉居英副院長和奧列霍夫率領哈軍工接受旅順蘇軍軍事裝備代表團赴大連、旅順。
1955年2月4日 主持起草了《軍事工程學院海軍工程係五年(1955年-1959年)發展計劃》,最早提出“應於1955年在軍事工程 學院海軍係成立研究生班”,並建議海軍係增添新專業。同時,起草了《軍事工程學院海軍研究生班暫行條例》(草案),還為海軍司令員肖勁光草擬了在海軍工程係成立研究生班的《海軍司令部命令》(草案)。
1955年9月 出席在中蘇友誼宮舉行的哈軍工授軍銜儀式。
1955年11月 參加接待越南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武元甲大將來學院的參觀訪問。
1955年12月 9日 接待海軍司令部蘇聯首席顧問莫 ·波 ·阿夫古斯奇諾維契率領的海軍司令部顧問團到海軍工程係進行為期 10天的視察。
1955 年 12 月 受到來哈軍工視察的賀龍和聶榮臻元帥的接見。
1956年2月16日 中國國防部致函哈軍工,蘇方同意延長奧列霍夫為首的57名顧問的任期。
1956年2月29日 出席哈軍工第一屆科學技術研究會議。會上有 20 位教師登台宣讀精選出 21 篇論文。
1956年4月 奧列霍夫來華工作的原合同聘期結束日期。
1956年9月 出席哈軍工為蘇聯專家副首席顧問葉果洛夫的追思大會,並致辭。
1957年 與陳賡研究達成共識,在空軍工程係設立“導彈原子專科“。
1957年3月27日 突發心髒病。經急救無效,不幸逝世,終年55歲。
1957年3月30日 靈柩被蘇聯派來的專機接回莫斯科。
榮獲勳章和獎章
1942年6月20日 被蘇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授予“紅星勳章”
1943年2月22日 被蘇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授予“紅旗勳章”(第一枚)
1944年8月19日 被蘇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授予“列寧勳章”(第一枚)
1944年11月3日 被蘇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授予“紅旗勳章”(第二枚)
1945年6月20日 被蘇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授予“1941-1945 偉大衛國戰爭戰勝德國獎章“;
1945年8月18日 被蘇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授予“二級庫圖佐夫勳章”
1950年11月15日 被蘇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授予“列寧勳章”(第二枚)
1954年11月5日 蘇聯武裝力量部隊總參謀部第10局授予奧列霍夫《紅旗勳章》(第三枚)
二戰勝利後 被蘇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授予《保衛莫斯科獎章》
二戰勝利後 被蘇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授予《攻克柏林獎章》
二戰勝利後 被蘇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授予《戰勝日本獎章》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44735.html
哈爾濱的真實曆史被人為的掩蓋了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64065.html
哈爾濱東正教聖母守護教堂的前生今世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64212.html
哈爾濱建城地標聖尼古拉教堂毀於文革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65236.html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真實曆史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66059.html
曾和清華齊名,打下了中國工業的半壁江山的“工程師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