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溯源:從獼猴桃到奇異果
盡管新西蘭“奇異果”今天已經享譽世界,但其卻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它的祖先是來自中國的獼猴桃。這裏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1904年,一位新西蘭女教師伊莎貝爾來到中國,探望她在湖北宜昌傳教的妹妹,在這裏她吃到了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綠色的酸酸甜甜的奇怪水果,離開的時候她帶了一包種子回到新西蘭。
這種“酸酸甜甜的奇怪水果”就是獼猴桃。這包種子之後輾轉送到當地知名的園藝專家亞曆山大手中,由他培植出新西蘭第一株獼猴桃果樹,之後經過幾代人的悉心栽培,加之新西蘭北島的自然環境優越,獼猴桃就在新西蘭遍地開花了。到1920年,已經有果農開始把多餘的獼猴桃在當地銷售。
1952年,地廣人稀的新西蘭已經無法消化掉全部獼猴桃,於是開始出口英國。給這個外來的水果起一個什麽名字呢?起初,新西蘭人稱它為“宜昌醋栗”,但是這個名字繞口費解,沒有被市場接受。後來,有人提議叫“美龍瓜”(Mellonette),但是新西蘭瓜類稅收較高,以致這個名字也沒有叫開。
一直到1959年,新西蘭人發現這種果實與新西蘭國鳥kiwi bird有些相似,都有著毛茸茸的身體,何不命名為“kiwi fruit”,聽著倒像是新西蘭土生土長的水果(見圖3-9)。這個名字得到了新西蘭人的積極響應,音譯過來即為“奇異果”,“奇異果”的名稱就此誕生。
圖3-9 新西蘭國鳥與奇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