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沁園春·雪》乃抄襲之作 (ZT)

來源: jinjiaodw 2023-12-09 18:06:1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32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jinjiaodw ] 在 2023-12-09 18:08:2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1945年,毛澤東到重慶和蔣介石談判。碰上柳亞子,柳問他要詩。毛就以1936年二月寫的《沁園春·雪》相贈。當時在重慶的知識分子為了在蔣介石麵前耍嗲,故意仰毛抑蔣,把這個詞炒得很熱。結果,居然想不到的是,這首詩詞後來被作為毛澤東的代表作,以及壓軸之作來對待。更多的所謂名家,先進文人不作研究,附會牽強,隨波逐流,人雲亦雲,結果把毛澤東本人推到了一個很尷尬的地位。毛澤東當時實際上是想和柳亞子輩開個玩笑,因為他從來就看不起那種“乏走狗”式的文人。柳亞子本人,後來也以此為向毛澤東耍嗲的本錢,伸手問老毛要他的老家富春江的房地產。結果被老毛一頓挖苦,要他去昆明湖呆著釣魚去。

  本文這裏所要說明的是:

  第一,這首詞不是毛澤東的代表作或所謂的鎮山之作

  第二,這首詞可能是隨便抄來玩的,或是別人代寫的

  第三,即使老毛抄襲,但並不否認他仍是一個詩人

  下麵我們開始分析。說實話,本詞的上半闕是口水話。而且不壓韻。像“千裏冰封,萬裏雪飄”這樣的話,連用兩個“裏”字,非常蹩足,而且意思絕對重疊。不像老毛的平常風格。我們在上半闕不值得費時間。下半闕很雄得起。特別他講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隻識彎弓射大雕。

    懼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這幾句就是所謂的精華。國民黨的報紙說,老毛要想當皇帝。共產黨說毛主席是雄才大略。在文化大革命中,沒有其它的書讀的時候,中國的小孩子都把這首詞讀得倒背如流了。從那個時候,我就在想,為什麽毛澤東隻講到元朝以前就打住了呢?記得當時有人也問過這個問題。但有北京的大知識分子講,後麵的明朝和清朝太小了。我就信以為真了。但當長大後,我知道,明朝是更有傳奇的朝代。北京的景山就是明朝建的,有一顆什麽樹,就是朱老幺吊死的地方,我本人還在樹下照了相作紀念的。明太祖朱元璋和軍師劉伯溫的故事更生動傳奇。老朱從一個放牛娃變為黃帝,打敗13路起義軍。並且把第一個統治中華民族的外族王朝趕出去。當然比宋朝更偉大。講到清朝,尤其偉大。它雖是外族,但主動被我們同化。而且,在清皇帝的領導下,中華帝國的版圖變為從未有過的巨大。這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是最大的。而且它的祖師爺努爾哈赤,智勇雙全,馳騁風雲。再講康熙,雍正和乾隆等帝,書香翰墨再加武藝超群,既有帝王之風,又不乏兒女癡情。其瀟灑程度,就是令我們現代人也望塵莫及。中國後來的落伍,其實怎麽也與他們無關,都怪我們漢人自己的知識分子沒有脊梁,連第二個譚嗣同都沒有出過。他們是既能射大雕又能賣風騷的人物。那麽到底為什麽毛澤東沒有把他們寫進他的詞裏呢?這不是使這首偉大的詞有所欠缺嗎?我為此進行了較深刻的研究。憑我精深的中共黨史知識,我知道,毛澤東在30年代後期基本上是沒有時間的。首先,紅軍剛到延安,被國民黨包圍。再者,黨內的絕對地位也不穩定。他需要花最大的精力和時間和黨內外的敵人鬥爭。他既沒有功夫,更重要的是,他不可能在那個時候突發當帝王的詩興。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曆史。毛澤東在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上被確認為中共中央紅軍的實際軍事領導人。但要記住兩個重要的事實:一,中央紅軍實際上才不到兩萬人,比要想奪權的張國濤領導的四方麵軍少幾倍的人。老毛仍有餘悸。二,中共的中央最高領導權還不在老毛的手上。再加一個餘悸。從發表過的《毛澤東詩詞》來看,他在35年寫了四首詩詞,代表作是35年二月寫的《億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此詞是在遵義會議以後,而且是第二度越過川黔交界的婁山關所作。從詞中可以體會到毛澤東當時是觸景生情,心敘沉重。“從頭越”就是指要在我的領導下認真來它一次的意思。我一定要臥薪嚐膽,謹慎為之,韜光養晦,不要翻船。從軍事曆史的角度來講,遵義會議後的四渡赤水,再下遵義,東渡烏江,兵臨貴陽,調動昆明,直到北進川西,拜拜國濤,整個戰略是泥鰍戰術,這也就如他本人所講的,成功地跳出了國民黨的重重包圍。講實話,這是曆史上少見的36計,走為上的典範。打這種戰術的人,是非常實際的,一般十年內不會有想當皇帝的癡心,我不知道為什麽那些詩詞專家看不懂這點。毛澤東當時是任重道遠,不敢怠慢和驕傲的。1935年十月,紅軍到達陝北,毛澤東寫了《七律·長征》,《念奴嬌·昆侖》和《清平樂·六盤山》。這幾首詞都寫得不錯,但絲毫看不到毛澤東認為可以有希望當皇帝的跡象。有關這一點我後麵還要闡述。看官請注意:從35年十月到1949年四月,毛澤東隻有一首詞發表,這就是我們見到的《沁園春·雪》。我們不是說在這個期間,他沒有寫過詩詞,而是講,詩詞是反映詩人的意境的產物。人說“國家不幸詩人幸”,講的是那寫與鬥爭局勢無關的局外詩人。毛澤東不是。他是要想發展,還沒有發展,要想打贏,還沒有打贏的詩人。他很忙,沒有雅興。因為在1935年十二月召開的瓦窯堡會議上,毛澤東宣布了很多大事要辦。要和黨內的投降主義鬥,和急躁主義鬥,和蔣介石鬥,和張國濤鬥,要建立廣大的統一戰線,和日本人打持久戰等等。他可能還是有時間寫詩,但他怎麽有時間,有精力,有雅興去寫一首“想當皇帝”的詩去表示自己。這就是為什麽他在十幾年間沒有一首可以供發表的詩的緣故。另一個事實是,在中共領導人和他的警衛,以及他的女人裏麵,沒有任何一個人回憶過老毛曾經在延安,在1936年寫過這樣一首詩。這些證據告訴我們,僅有的可能就是,這首詞是別人代寫的或是抄的。我的調查和研究最後揭示,它是抄襲的。而且不是在1936年抄的,應該是在1945年臨去重慶談判之前抄的。是抄一個名叫孫髯翁的。

  在我們大西南的雲南省首都昆明附近,有一個滇池,非常漂亮。在滇池上有一個大觀樓,建於清朝。在那個樓上,有一幅對聯,長為180字,號稱海內第一聯,為清朝布衣寒士孫髯翁所作。它的下聯一部分是這樣寫的:

    數千年往事湧上心頭,

    把酒臨虛,

    歎滾滾英雄何在?

    想:漢習樓船,唐鏢鐵拄,宋揮玉斧,元垮革囊。

    豐功偉烈費盡移山心力,

    盡珠簾畫棟。

    卷不盡幕雨朝雲。

    便斷碣殘碑,

    都付與蒼煙落照。

    隻贏得,

    幾杵疏鍾,半江魚火,兩行秋燕,一枕清霜。

  老孫的對聯也在元朝就打住了。理由如下:因為他是清朝人,不能寫本朝。而明朝是被清朝消滅的,好多漢人還在口頭上討論要恢複它,清政府當然是不容許的。所以孫翁有顧慮,他也不能提明朝。如果老毛不寫民國也沒有什麽關係的,但是,非常重要的是,老毛可以寫清朝,還可以寫明朝,他沒有任何理由和老孫有一樣的顧慮。如果老毛不是抄老孫的,他就可以而且應該寫上明與清,因為作為皇帝來說,中國曆史上隻有唐太宗可以和康熙比。

  1945年要去重慶了,用什麽去向那裏的知識分子表示我毛澤東也是文化中人呢,時間緊張,就幹脆找幾個人臨時抄一下算了。就算那邊的幾個以耍嗲為生的文人發現,也無所謂。中國革命的勝利不在乎他們。

  另外一個重要的根據是,老毛兩次到成都開會,一下飛機就到武侯祠和杜甫草堂。他對古詩詞很感興趣。有一天還專門要人調來了孫髯翁的長聯偷偷欣賞,但卻至死不到昆明。一般來說,任何中央大官到了成都,都要再飛一下到昆明。周恩來不說了,到處亂跑。我們的老郭,就到大觀樓去了多次,亂寫了若幹首打油詩。

  毛澤東不去大觀樓,就是怕人們去發聯想。因為他的《沁園春·雪》的確是抄的。為此,他真的一輩子都不去昆明!真的沒有去過!You can not believe that!

  一般來說,詩詞嘛,都是大家抄來抄去的。但是這種抄,如屬在圈內合法的話,應是限於字和單詞。比如,老毛的詞裏愛用一個“卷”字,像“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等等。這個字,有幾個才女愛用。比如,史湘雲的“豈是秀絨殘吐,卷起半簾香霧”,薛寶釵的“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李清照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等。你能說老毛是抄誰的嘛?因為隻是一個字,就不算抄了。但是,如果是整個意思都抄,就算是抄襲了。

  再當然,抄襲整個意思,充其量算文風不正,也到底不算什麽。然而,抄了孫翁的東西,還一輩子不去和他的墳墓見一麵。到了門口都不去瞻仰一下,就太不對了。但還是那句老話,即使算不對,毛澤東仍然是一個詩人。他的出發點無非是要戲弄那幫想做奴隸還沒有做穩的文人。說來也巧,他還真辦成這件事了。

所有跟帖: 

詞牌名是詞的一種製式曲調的名稱,亦即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與聲律,決定著詞的節奏 -農業磚家- 給 農業磚家 發送悄悄話 農業磚家 的博客首頁 (834 bytes) () 12/11/2023 postreply 03:17: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