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正清說過,中國在1911年前印刷的書的數量,超過世界所有印刷書的總合。(中國發明活字印刷術鐵證如山)zt

來源: yzout 2023-12-03 10:10:5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260 bytes)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慶曆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誌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的鉛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製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王禎(1271~1368年)創製了木活字。王禎是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王禎關於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他在安徽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3 萬多個,於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誌》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裏。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元代木活字印本書雖已失傳,但當時維吾爾文的木活字則有幾百個流傳下來。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采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餘錄》、嘉靖間(約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00個。印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王禎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於推廣。公元15、16世紀之際,銅活字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200萬個。
1965年在浙江溫州發現崇寧年間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本,字體大小不一,有個別字被橫置,顯然是活字本。1907年,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敦煌發現1300年的幾百枚全套維吾爾文字母活字。1928年中國考古隊在吐魯番地區發現帶漢字的維吾爾文活字印本。
1322年,浙江奉化縣尹馬稱德,用十萬木活字,排印《大學衍義》。
1490年,江蘇無錫印書家華隧,用銅活字排印書籍千餘卷。
1574年,銅活字排印《太平禦覽》1000卷。
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問會元》、《四友齋叢說》、《晏子春秋》、《小字錄》、《欒城集》等。
明代銅活字本包括《宋諸臣奏議》、《渭南文集》、《石湖居士集》、《曹子建集》、《蔡中郎文集》、《吳中水利通誌》、《唐人集》、《玉台新詠》等。
1725年,內府製造25萬枚銅活字,排印64套《古今圖書集成》,共32萬餘卷。
1733年雍正詔令製木刻活字。二十五萬餘木刻活字,在一年內全部完成,排印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叢書》。
現存清代活字刊本還有《常州府誌》、《近台記聞》、《無錫縣誌》、《精訂綱鑒二十一史通俗衍義》、《紅樓夢》、《萬曆野獲篇》、《續資治通鑒長篇》、《學海類篇》、《南疆譯史勘本》、《仙屏書屋初集》、《音學五書》、《琳琅秘室叢書》等。

亞洲
13世紀末,高麗用金屬活字印《清涼答順宗心要法門》,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金屬活字本。
1376年,朝鮮出現木活字《通鑒綱目》。
1436年朝鮮用鉛活字刊印《通鑒綱目》。
16世紀末,日本用活字刊行《古文孝經》、《勸學文》。
歐洲
1440年左右,約翰內斯·古騰堡將當時歐洲已有的多項技術整合在一起,發明了鉛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實質上推進了印刷形成工業化。
1584年西班牙曆史學家傳教士岡薩雷斯· 德·門多薩在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中提出,古騰堡受到中國印刷技術影響;中國的印刷術,通過兩條途徑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經俄羅斯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通過阿拉伯商人攜帶書籍傳入德國,古騰堡以這些中國書籍,作為他的印刷的藍本。
門多薩的書很快被翻譯成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在歐洲產生很大影響。法國曆史學家路易·勒·羅伊,文學家米歇爾·德·蒙田等,都同意門多薩的論點。
意大利人則將活字印刷傳入歐洲的功勞,歸功於倫巴地出生的意大利印書家帕菲洛卡·斯塔爾迪,他見到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回來的活字版書籍,采用活字法印書。意大利人為此特地在他的出生地樹立他的雕像作為紀念。
法國漢學家儒蓮,曾將沈括《夢溪筆談》中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一段史料,翻譯成法文,他是最早將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史實,介紹到歐洲的人。
古登堡所發明的鉛字,實際上同時含有鉛、錫與銻。因為活字合金含有鉛等對人體有害的金屬、使用麻煩以及工藝上的不足,在電腦排版流行以後,逐漸銷聲匿跡。

事件概述
活字印刷術、渾天儀、豆漿,這些都是中國人熟知的發明,不過,有很多韓國人聲稱它們的發明權歸韓國。這不,因為韓國的一本古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本,於是韓國人便聲稱自己是活字印刷術發明的祖先。 
雙方反應
韓國學者
韓國學者敢於宣稱“起源國”在於有“活字實物”、“印刷物文物”兩手證據。
一手證據是《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下稱《直指》)。韓國駐華使館官方網站稱:2001年6月,《直指》終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韓國政府資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清州為《直指》舉行了大型紀念活動。
另外一手是他們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對畢昇的泥活字進行了還原,發現了“問題”,例如“易碎”、“不牢固”等等。韓國學者提出,畢昇僅僅還停留在理論階段,隻是一個設想,並沒有付諸實施。
話說《直指》作為韓國金屬活字的“孤證”,受到了超越國寶的尊崇,宣傳攻勢十分了得,前總統金大中親自參加了古印刷博物館的活動,清州市和慶州市有“直指路”、“直指橋”等等——可見,韓國人已經把活字印刷當作發展旅遊業的金字招牌。為了打造這個金字招牌,韓國前後動用了數以億計的金錢——僅僅是2000年的清州國際印刷出版展覽會和清州古印刷博物館開館十周年慶典,韓國政府便投入150億韓元舉辦。

中國專家
在捍衛中國活字印刷發明權方麵,中國專家學者紛紛著述,推出數以百計的文章,更撰寫出一係列學術專著,例如張秀民、韓琦的《中國活字印刷史》,潘吉星的《中國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史》,史金波、雅森.吾守爾的《中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和早期傳播》,鄒毅的《證驗千年活版印刷術》,等等,闡述了活版印刷史上的諸多疑難問題,對“韓國為活字印刷術的祖先”這一論調進行了有力回擊。
北京大學現代出版研究所所長肖東發教授更是指出,由於采取了“打印”方式,韓國的金屬活字最初每天僅能印10頁,經過多年改造後達到韓國金屬活字印刷頂峰的“甲寅字”一天也隻能印40頁,速度上遠落後於采用“刷印”的中國的泥字、木字及金屬字印刷術。
麵對韓國的兩手證據,中國提出了“活字實物”、“印刷物文物”和“印刷發展史”三方麵的證據。
依照《夢溪筆談》中的記述,後人完全可以再造畢昇當年發明的活字,清朝就有蘇州李瑤、安徽涇縣翟金生用畢昇遺法製泥活字證明可行。
而在當代,北京印刷學院課題組在2002年完成了這一工作,對韓國學者“易碎”、“常使活字掉下來”等質疑作了明確的否定。
該課題組按照《夢溪筆談》“薄如錢唇”的描述製作了1.2厘米高和0.6厘米高兩種規格的活字,經專業測試和印刷試驗,不存在“易碎”問題。該課題組介紹,韓國學者製作的活字易碎可能是因為太薄或者燒製工藝不成熟。
至於韓國學者質疑“常使活字掉下來”,課題組根據當時配方鬆香、蜂蠟和紙灰,隻要粘藥用量配比合理,固版和拆版的效果都很好,黏著力也不差。課題組認為,韓國學者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是由於使用了不良配藥,或者是固版所用的粘藥與畢昇原法不同。
除了今人對活字的“複活”,出土文物對中國四大發明也提供了有力的證據。21世紀初不斷發現比韓國《直指》要早得多的印刷本,寧夏賀蘭山山嘴溝石窟裏發現的西夏(1038-1227)文獻甚至詳細記錄了參與印刷各個工序的人員名單。


從印刷發展史的角度看,必然先有雕版印刷,後有活字印刷。雕版印刷起源於中國,最晚在唐代已經發明。
孫壽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武威市著名西夏學者、西夏文泥活字專家)通過對武威出土的西夏文《維摩詰所說經》多年的研究後證明了《維摩詰所說經》是泥活字印刷版本,這一學術實踐的研究成功,證明了泥活字印刷術源於中國.對於活字印刷的爭論十分激烈,並由此開過世界的學術會議。而孫壽齡堅信自己的研究和判斷,他從武威出土的這件文物認定,中國才是泥活字印刷的鼻祖。


為了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他根據北宋大科學家沈括所著《夢溪筆談》中關於畢昇發明泥活字印刷術的記載,選泥、製料、刻字、燒製,排版印刷,他用自家做飯的土爐子燒製泥活字,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在煙熏火燎中經受了一次次失敗的考驗。最後,從爐灰中用皸裂的雙手扒出了3000多個既難寫又難認的西夏文陶字,又用畢之法摸索印書,終於用自己親手刻出的字印出了《維摩詰所說經》(下卷)。這一成功,以確鑿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是活字印刷的發明國。

所有跟帖: 

中國是在伽利略牛頓發明現代科學後被西方以幾何級數的速度超越了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0:15:59

永樂大典被毀太可惜了。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0:28:10

在那顆最紅最紅最最紅的紅太陽照耀下,1960s的最後幾年,中國所有學術期刊停刊,年出版圖書兩位數,中華民族走在中世紀的康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57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0:47:39

中國發明夠不夠多,其實不值得爭論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234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0:34:17

I can't argue with you. -不允許的筆名- 給 不允許的筆名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9:59:20

隻看了標題,但我對這個結論持高度懷疑態度。歐洲的金屬活字印刷術發明於1456年,這項技術對於字母文字的作用遠超方塊字 -akuan- 給 aku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3:38:02

1456年古登堡發明了代表近代歐洲印刷術的金屬活字印刷機,推動近代歐洲社會進步的經濟因素由此聚齊 -akuan- 給 aku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3:39:23

活字印刷在中國發展非常緩慢,其原因一是漢字種類眾多字形複雜,非讀書人不能勝任排字工 -akuan- 給 aku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3:42:15

活字印刷在古代中國始終處於小規模試用狀態並多有反複,明代官印圖書從未有活字印刷實例 -akuan- 給 aku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3:45:30

明朝活字印刷技術非常發達,舉水滸傳的例子來說,九十六萬字,有好幾個明朝刻本。就是現代標準這個技術也是相當高的。 -yzout- 給 yzout 發送悄悄話 (81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4:51:40

難度大不代表技術高,想想活字印刷字母文字會比幾百上千的漢字容易多少,這個不難想象 -akuan- 給 aku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06:20

常用漢字不超過兩千,而且順序有規律,對於熟練技工根本不是問題。英文字母26個,但常用詞好幾萬,那個更容易? -yzout- 給 yzou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13:10

什麽詞也就那幾個字母,隻要把字母澆鑄出來就夠了,中文上千字你怎麽活字排版,累死 -akuan- 給 aku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25:35

中文的活字印刷,主要問題是泥活字的技術缺陷 -jinjiaodw- 給 jinjiaod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6:06:33

啥叫刻本書明白不? -dancingwolf- 給 dancingwolf 發送悄悄話 dancingwolf 的博客首頁 (482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13:51

刻本就是雕版印刷 -jinjiaodw- 給 jinjiaod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59:13

“刻”在明清包括活字印刷,雕版刻本等。當時不用“印刷”這個詞,但大部分指的是活字印刷 -yzout- 給 yzout 發送悄悄話 (182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6:52:56

中國活字印刷從來沒有被廣泛使用,明清當然雕版印刷為主,福建四堡的雕版印刷水滸傳,三國,金瓶梅都有 -jinjiaodw- 給 jinjiaod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7:12:38

您認為刻本是活字印刷?? -jinjiaodw- 給 jinjiaod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58:38

我為漢字沒有像其它古文字那樣拚音化惋惜,招來石凳他們的惡語相向。無字母集,不僅語言處理機械化難,也造成了密碼學與古中國無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51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4:37:08

一個落後的農業文明 -ahniu- 給 ahniu 發送悄悄話 ahniu 的博客首頁 (9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7:25:3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