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兩者都有。我看過關於他的傳記,其中講到某個複雜數列公式,哈代不知道為什麽他會想到

來源: dhyang_wxc 2023-11-25 16:05:4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85 bytes)

,沒有任何用處,也沒什麽觸發原因。但他憑空造出來了,並給出了結果。後來在衛星軌道的一個牽涉到廣義相對論計算時,遇到了這個數列。有工程師去查數學公式表,發現居然有人給出了計算結果,去找為什麽有人會算這個,發現沒有“為什麽”。我記得的,大致就是如此。

這類東西,不管是從直覺、想象、靈感、頓悟、還是信仰中來的,它可能最終落到邏輯中來,也可能不(當其不是科學類的東西時,藝術、詩歌、文學、愛情……),但其起初絕不是從邏輯開始或得到。唯邏輯或唯理性,看起來好像很innocent,但當其壓製直覺、想象、靈感、頓悟、還是信仰之一時,就直接與人性、自由思考為敵。它也與本身矛盾,數學中最令人感興趣的就是猜想——來自直覺、想象、靈感。津津樂道數學用表裏的一個個結果和證明,隻能使數學令人反感——當然有喜感的人也有。

所有跟帖: 

感覺他是憑深刻的認知力觸及了這個結構,但也需要大量經驗來可靠掌握這種認知力。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176 bytes) () 11/25/2023 postreply 18:09:10

是。需要功夫把兩者結合起來,表現出來。光有靈感什麽的也沒啥用,但靈感什麽的一點兒也沒有,就。。。。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966 bytes) () 11/25/2023 postreply 19:30:27

此外,還得機緣巧合。比如說哈代沒發現這個印度人,那什麽也沒有了。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262 bytes) () 11/25/2023 postreply 19:52:12

剛翻了一下楊振寧的傳記,是這種感覺。楊固然特別聰慧、努力,但環境際遇也特別好。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57 bytes) () 11/25/2023 postreply 22:01: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