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

來源: stonebench 2023-11-10 15:33:3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54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stonebench ] 在 2023-11-10 15:38:3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一葉知秋,講的是敏銳的感知力。

假設觀察自然界的正常現象。

1. 葉子落光了,知道是秋。

2. 葉子落了一半,知道是秋。

3. 葉子開始紛落,知道是秋。

4. 第一片葉子落下,知道是秋。

四種情況都對應秋的情況下,感覺敏銳的人能從第4種情況得出判斷。

或者反過來看,秋天伴隨葉落。則必從第一片落下開始,到最後一片落下為止。漸進過程中有無數個“過渡狀態”。

那麽其中任何一種狀態,都對應秋,都歸到秋的範疇裏。

這個論述的前提是:現象與本質有內在關聯,而且這種關聯被感受到。

不同個體對這種關聯的敏感度不一樣。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是,對話中一方可能通過音調的變化來感受對方的情緒,比如語調從熱情變平靜可能代表不滿。如果再加上表情有同樣的變化,那大概率就可以確定前邊的判斷是準確的,如果再看到拳頭握緊,那就更確定了。比如獨眼判斷不了空間距離,雙眼就可以。

事實上,人與機器的不同之一是,對環境與現象的判斷從來都是綜合的,這就象西醫的會診,中醫的四診合參。調動的感知維度就越多,敏感度就越高。比如上邊的例子如果加上對話題重要性的判斷與預期,則一聽到語調變化就準確預期情緒變化是完全可能的。這種變化捕捉到了,不用等對方摔杯掀桌甩袖離席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一葉知秋也一樣。比如人感受到氣候變化,比如晝夜溫差,再看到葉子落下。或者反過來,看到葉子落下,也注意到溫差,或者還加上其他經驗,那麽知秋也不是什麽難事。

所以,一葉知秋的完整理解是:敏感的人可以從細微變化中感知到它所代表的本質性不同。

這個敘述並不是建立葉子落下來的片數與秋天的單一對應關係,也不是統計問題。

 

反過來看,如果觀一葉落而不 知秋,則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秋天確實來了,但感覺遲鈍,不知道。是不知秋之至也。

另一種是秋天確實沒來,其人也知秋之未至。

靈敏的人總是綜合判斷,得出結論。不從單一現象本身妄加猜測。

 

 

 

所有跟帖: 

同意,最後一句 -snowandlotus- 給 snowandlotus 發送悄悄話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頁 (176 bytes) () 11/10/2023 postreply 15:43:36

至於天下秋,就是純表達習慣問題了。與其拿南半球來質疑秋,不如問問天哪有下?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108 bytes) () 11/10/2023 postreply 15:46:40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隻剩下最後一片葉子了,該知道秋天已經來了。 -小二哥李白- 給 小二哥李白 發送悄悄話 小二哥李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0/2023 postreply 15:49:45

二哥要專等這一葉,也可以叫一葉障目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167 bytes) () 11/10/2023 postreply 15:52:44

精彩!樂看小二哥反擊:) -snowandlotus- 給 snowandlotus 發送悄悄話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0/2023 postreply 15:59:11

聰明人知道聰明不是是非的決定因素。。 -小二哥李白- 給 小二哥李白 發送悄悄話 小二哥李白 的博客首頁 (1473 bytes) () 11/10/2023 postreply 17:20:46

這個故事確實感人至深,那就 -snowandlotus- 給 snowandlotus 發送悄悄話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頁 (24 bytes) () 11/10/2023 postreply 17:25:02

聰明人總會在自己喜歡堅持邏輯的時候堅持,喜歡混同情感的時候混同。真是太聰明了,把俺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176 bytes) () 11/11/2023 postreply 06:25:43

是這樣子。 -solo1- 給 solo1 發送悄悄話 solo1 的博客首頁 (524 bytes) () 11/10/2023 postreply 16:53:34

" The brain is constantly predicting."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301 bytes) () 11/10/2023 postreply 20:08:54

且是comprehensively. 綜合思維並不脫離或違反邏輯。隻是不看重單一因素。三段格式論者以為大逆不邏,可笑也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184 bytes) () 11/11/2023 postreply 08:02: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