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重要在於克己複禮,之後的儒家以孔子孟子為榜樣,但是開始轉義,強調忠君愛國。

來源: ling_yin_shi 2023-10-19 21:26:1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46 bytes)

1 孔子最重要在於克己複禮。之後集大成的儒家隻是以孔子孟子為榜樣,然後開始轉移重點,強調忠君愛國。儒家理念存在一個悖論:要求士人跨域血緣親人的界線,打破小,追求大,去忠君愛國。但是主角的君卻是嚴格血緣去傳承。君就像探照燈隻往外照,要求別人不要求自己。

2 孔子重修身(個人的細節,小的起點。),另外看重抱負(國家的管控,大的終點)。然後簡單兩點連成一條直線。對如何從起點到終點缺乏實際考量。原因在於他沒有考慮從一個人推廣到多人,到國家層麵,一步步會有相互抵觸,製衡的地方。因為五個指頭不一樣長,人也是多樣化的,有些人甚至想法上是對立的,不能采用一個標準,比如秀才跟當兵的。所以落實這種推廣完全靠君權強製執行。儒家從修身到治家已經開始失效,完全憑借長輩的威權。原因在於儒家是行為規範,不是依靠嚴謹的推理,清楚的邏輯,姿態平等的讓人明白,並願意接受。

3 孔子並不重視家庭和血緣。他跟自己的長輩,平輩,晚輩孩子關係都不算親熱。作為教育家也不教育孩子,不關心村裏其他人。實際上他是反的,他要打破血緣關係,提供一個廣義的,超越血緣家庭的價值理念。集大成的儒家也不靠血緣的關係,靠堅守共同的理念。

4 孔子也是自我的,要自己努力去做,成就大業,推廣理念。這種理念跟中國近代領導人的理念完全一致。以我的意誌構建秩序。一直向前,無論成敗,不後退,不退位。靠強製力推廣。其實儒學從來沒有離開過,通過隱形的文化在一代一代傳承。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