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麽與是所是,說說藝術和美學

來源: stonebench 2023-02-03 12:43:0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03 bytes)

忽然對某種線條藝術產生了興趣,要分析一下美感所在。

即便是一根線,也能蓄藏各種曲直俯仰長短變化。

每種形態給人的感受都不同。

那麽這種不同是怎麽產生的?

然後就發現,無論人用什麽樣的語言來描述,什麽樣的道理來解釋,也不如直接看一眼這根線產生的感受更真實,更豐富。

這種感受能力,人人都有。

不需要解釋,不需要教育,不需要推理,不需要論證,不需要命名。。。什麽都不需要,隻要看一下,就能產生感受。

反過來,精細的描述,複雜的解釋,嚴謹的推理不但無助於真實感受,反而有可能障礙感覺,精力分散到思考中,淡化了感受的鮮明程度。

在這個意義上,藝術是偉大的,而美學則完全是無用的。

理論用來告訴自己對象感受是什麽。

而感受則就是感受,感受就是真實本身。

前之天道還先生講到“有”。他的看法俺頗讚同。其實在更基本的層麵,“有”就是“有之”,以之為有,體認其存在。

難道還有不體認其存在的可能嗎?

當然。

但感受不到,不足為言也。

 

 

所有跟帖: 

主觀的東西,說出你為什麽這樣想就好了。。 -小二哥李白- 給 小二哥李白 發送悄悄話 小二哥李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3/2023 postreply 12:54:39

二哥你想多了。帖子就是俺的想法,跟別的主題沒關係。當然,俺也想多了,曾以為二哥是個清奇之士,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209 bytes) () 02/03/2023 postreply 12:59:53

哈哈,我還不知道自己是塊清奇芝士。。 -小二哥李白- 給 小二哥李白 發送悄悄話 小二哥李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3/2023 postreply 13:04:41

二哥親手打破了俺的錯覺。一個充滿靈氣的名字,毀啦:)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3/2023 postreply 13:28:16

感受就是生命本身在活動。描述、推理、分析、總結、傳播就隻是思想活動,是生命的腳印了也。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3/2023 postreply 13:14:30

這就是為啥除了少數好事者,中國傳統中很少有人專門談美學,哲學------入門了就專心體驗,入不了門談出個圖書館也沒用。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3/2023 postreply 14:58:43

語言本身也可成為這根綫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51 bytes) () 02/03/2023 postreply 13:13:04

是的。語言是全部知覺的對應,不隻是線型邏輯的對應。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3/2023 postreply 13:17:10

意象的薄厚冷熱尖圓就是詩的生命所在。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50 bytes) () 02/03/2023 postreply 13:20:45

是的,象思維中,語句成絲線、弦、分叉、流蘇……另有顏色、氣味、聲音……通感聯覺。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3/2023 postreply 19:12:31

嗬嗬,這與《文始真經·八籌》通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342 bytes) () 02/03/2023 postreply 19:06: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