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找到挑著看了一下

他解得比較淺,基本沒有參考以往的經典,隻是從事的層麵自己發揮,並沒有從道的深度把整個論語串起來。對於每一章的解釋基本上是依文解字,沒有看到其獨特性,為什麽孔子會選擇那樣說或做。比如對於“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他對為人解釋的隻是片麵的意思,以為是為別人學,尤其是把人與己對立起來,而根本沒有解釋出來為己其實才是為人。在實踐中,從心裏把自己和別人相對起來,就會有各種煩惱。孔子說他的道是一以貫之,而這本書並沒有做到。

如果要深入論語,他的書不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