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是因為陳錫聯的極左路線,學大寨學成了教條主義。本來大寨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可陳錫聯認為遼寧自己解決農業問題,不要外地支援副食品就是自立更生,全不顧遼寧是當時中國唯一一個城市人口多於農村人口的工業省。靠遼寧自己解決食品供應不那麽容易,需要時間,結果鬧的遼寧成了全國城市食品供應最差的省份。每人每月隻有三兩油,豬肉憑票,每月半斤。所以遼寧人給陳錫聯起了個外號陳三兩。因為副食跟不上,肚裏沒油水,糧食定量也不夠吃。我家三個兄弟,沒有女孩,還都是長身體的時候,也是經常吃不飽,都是靠親戚朋友救濟。

農村也是一樣做,把學大寨單純當作糧食產量競賽,除了主糧,啥也不讓種,把農村管的死死的,加上大批知青下鄉與農民分那點產出,弄得農村也十分貧困。

所有跟帖: 

這樣的曆史,官家不寫。民間應該寫。謝謝分享! -馮墟- 給 馮墟 發送悄悄話 馮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22 postreply 08:02: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