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581--618)茶的飲用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見效。於是人們競相采之,並逐漸由藥用演變成社交飲料,但主要還是在社會的上層。雖然隋是一個隻存在三十多年的短暫的朝代,由於隋文帝統一了南北,原先人為阻隔交通的南北邊界沒有了,方便把茶葉運輸的到北方。隋文帝自己又因為喝茶恢複了健康,自然對茶十分推崇,這樣就使得茶迅速在北方的貴族、官員、士人中間傳播。此前,北方雖然也有如《洛陽伽藍記》中記載的茶事,畢竟還不普及。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餘姚(今浙江)人。唐代書法家、詩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時。虞寄無子,世南過繼於他,所以字伯施。年少時和哥哥一起求學於顧野王,有文名;書法是向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和尚學習,得其真傳,與歐陽詢齊名,世稱“歐虞”。 虞世南原先是隋煬帝的近臣,官居起居舍人。入唐後為弘文館學士,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子(故世稱虞永興)。虞世南在隋代當起居舍人(皇帝秘書)期間,在秘書省後堂將群書中可以引用、查閱的重要事物摘錄編纂成一部今存160卷的類書《北堂書鈔》。秘書省後堂又叫北堂,因此叫《北堂書鈔》。其中的“茶篇”記載的茶事共12則,加上後人的注釋,達到30多則。例如引西晉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又如引《劉琨集》劉琨與兄子演書雲:“吾患體內憤悶,恒仰真茶,汝可信,信致之。”劉琨(271-318)是西晉著名的愛國將領,這裏說他用茶解除心中的苦悶。由於《北堂書鈔》早於《茶經》一百多年,因此可把這本書看作是茶文化的重要文獻。
王羲之死後,蘭亭序由其子孫收藏,後傳至七世孫永欣寺的智永和尚,智永圓寂後,又傳給弟子辨才,辨才得序後在梁上鑿暗檻藏之。唐貞觀年間,太宗喜歡書法,酷愛王羲之的字,因為得不到蘭亭序而十分遺憾,後聽說辨才和尚藏有蘭亭序,便召見辨才,可是辨才卻說雖見過此序,但不知下落。唐太宗還算是個明君,沒有使用暴力,隻能放辯才回去,但總不甘心。於是尚書右仆射房玄齡就推薦監察禦史蕭翼,說此人有才有謀,由他出麵一定能取回蘭亭序。蕭翼把自己裝扮成普通人模樣,帶上王羲之雜貼幾幅,慢慢接近辨才。騙得辨才好感和信任後,在談論王羲之書法的過程中,辨才拿出了蘭亭序,蕭翼故意說此字不一定是真貨,辨才不再將蘭亭序藏在梁上,隨便放在幾上。一天趁辨才離家後,蕭翼借故到辨才家取得蘭亭序。唐太宗重賞了蕭翼,而辯才和尚因受騙失寶,悔恨交加,不久病死。
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約601-673)根據這件事畫了一幅《蕭翼賺蘭亭圖》,流傳至今。畫麵有五位人物,中間坐著一位和尚即辨才,其左側是另一個和尚,大概是他在永欣寺的副手,對麵為蕭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畫麵上,機智而狡猾的蕭翼和疑慮為難的辨才和尚,其神態維妙維肖。畫麵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風爐旁,爐上置一鍋,鍋中水已煮沸,茶末剛剛放入,老仆人手持 “茶夾子”欲攪動“茶湯”,一旁有一童子彎腰,手持茶托盤,小心翼翼地準備“分茶”。矮幾上,放置著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這幅畫不僅記載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實,而且再現了唐代烹茶、飲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過程。表現蕭翼騙取蘭亭序的故事。這幅畫大概是我國最早的一幅描繪茶事的圖畫。閻立本選取的是蕭翼的意在“有意、機詐和騙誘”和辯才的出於“無心、善良和受騙”兩個典型情節,放在一般認為是心情放鬆的飲茶環境裏,突出了畫中的主題是在一個“賺”字上。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唐代(618-907)是茶作為飲料擴大普及的時代,並從社會的上層走向全民,所以閻立本才會選擇飲茶的畫麵。
此圖今存兩卷,一卷藏於遼寧博物館(下簡稱遼博本),另一卷藏於台灣故宮博物院(下簡稱台灣故宮本)。這裏是遼博本,《北方美術:天津美術學院學報》 2007 年 第 3 期有一篇李豔婷的《遼博本《蕭翼賺蘭亭圖》作者考辨》,考據該卷的作者。
閻立本(約 601 ~ 673 ), 中國唐代畫家兼工程學家。雍州萬年 ( 今陝西省西安臨潼縣 ) 人,出身貴族。其父閻毗北周時為駙馬,因為閻擅長工藝,多巧思,工篆隸書,對繪畫、建築都很擅長,隋文帝和隋煬帝均愛其才藝。入隋後官至朝散大夫、將作少監。兄閻立德亦長書畫、工藝及建築工程。父子三人並以工藝、繪畫馳名隋唐之際。閻立本的繪畫藝術,先承家學,後師張僧繇、鄭法士。據傳他在荊州見到張僧繇壁畫,在畫下留宿十餘日,坐臥觀賞,舍不得離去。後人說他師法僧繇,人物、車馬、台閣都達到很高水平。閻立本除了擅長繪畫外,而且還頗有政治才幹,在唐高祖武德年間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任庫直(秦王府出納),太宗貞觀時任主爵郎中(吏部掌管封爵的司局長)、刑部侍郎(司法部副部長)。高宗顯慶元年 (656) 閻立德歿,他由將作大匠(工程建設部總工程師)遷升為工部尚書(工程建設部部長),總章元年 (668) 擢升為右相(副總理),封博陵縣男。當時薑恪以戰功擢任左相,因而時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之說。鹹亨元年( 670 )遷中書令(總理)。鹹亨四年卒。
唐代茶事的興盛是在中唐(一般認為是唐代宗至唐文宗時期)及其以後的事情,初唐乃至盛唐隻能說是茶事有較快發展。所以晚唐楊華在《膳夫經手錄》中寫道:“至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廣德、大曆遂多,建中以後盛矣。”廣德、大曆是唐代宗的年號,建中是唐德宗的年號。唐代是詩的朝代,許多著名詩人都與茶有緣,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多首茶詩,但是沒有一個初唐詩人有茶詩流傳後世,這也就不足奇怪了。
開元天寶年間,無疑是其社會經濟最為殷實的一個時期。茶葉是社會消費品,茶葉的消費,是由社會經濟所決定的。盛唐時期開始茶事的迅速普及有其社會經濟發達的基礎。另外,國家的統一,交通的發達,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密切,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因此就有上文“至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的說法。例如唐玄宗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遠在三峽地區玉泉寺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將玉泉寺出產的“仙人掌”茶帶到金陵(南京)棲霞寺給他品嚐,李白飲後詩興勃發,揮毫寫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其詩如下:“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前麵還有一篇長序:“餘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一作鴨)。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童振枯,扶人壽也。餘遊金陵,見宗侄位置中孚,示餘茶數十片。拳然重迭,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末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餘答之,遂有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簡直是為仙人掌茶做廣告。
唐代茶業的發展,還表現在與唐代佛教、道教興盛的關聯上。我國佛、道二教,自漢朝起,經南北朝的發展,到唐朝,也達到了極其興盛的階段。唐朝僧道不僅成為茶的主要消費者,也成為茶道、茶藝的重要倡導者。茶葉不僅為眾多僧道的所好,也廣泛吸收在寺院生活之中。杜荀鶴《題德玄上人院》詩:“刳得心來忙處閑,閑中方寸闊於天。浮生自是無空性,長壽何曾有百年。罷定馨敲鬆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我雖未似師披衲,此理同師悟了然。”說明飲茶已經成為和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劉禹錫有一首《西山蘭若試茶歌》,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廟宇中的和尚,在廟後茶樹上現摘茶葉,製茶待客的經過,這恐怕也是和尚日常生活的寫照。至於佛教坐禪,茶的功用就更大。
成書時間和陸羽的《茶經》差不多的封演的《封氏聞見記》,在卷六開頭專門列了一節“飲茶”說明禪宗何時和如何促使茶事向北方傳播:“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恃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逐成風俗。起自鄒(今山東鄒縣)、齊(山東臨淄)、滄(河北滄州)、棣(山東惠民),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類甚多。”開元時,泰山靈岩寺大興禪教,到處煮茶,相效成俗,不但促進了北方飲茶的普及,也直接推動了我國整個茶業的發展,茶葉貿易的發達,並使得產茶的區域一直向北擴大到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地區)。
唐代開始,長江中下遊茶區,不僅茶產量大幅度提高,就是製茶技術,也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這種高水準的結果,就是湖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茶成為了貢茶。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正式轉移到了長江中遊和下遊。江南茶葉生產,集一時之盛。當時史料記載,安徽祁門周圍,千裏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於茶者七八。現在贛東北、浙西和皖南一帶,在唐代時,其茶業確實有一個特大的發展。茶已經是大宗貿易物品,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這樣的句子。從詩句中可以知道江西浮梁(今屬江西景德鎮市)當時就是茶葉的重要產地和集散地,直到今日茶葉經濟還是浮梁縣的經濟重點。同時由於貢茶設置在江南,大大促進了江南製茶技術的提高,也帶動了全國各茶區的生產和發展。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梅堯臣有詩雲“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雖然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又是最早利用茶葉作為飲料的國家,但是漢語中“茶”字卻出現得比較晚。因為在人類發現和利用之前,茶樹早已存在,很多很多年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來,又過了很多很多年以後才逐漸見諸於文字記載。中國國土遼闊,民族眾多,導致了各地區的先民對茶的認識和對茶稱呼的不一致性。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上文說到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最早的辭書《爾雅》中稱茶為“檟”。陸羽的《茶經》中轉載了今已失傳,西漢司馬相如所寫的漢代教學童識字的書《凡將篇》中列舉的二十味中藥:“鳥喙,桔梗,芫華,款冬,貝母,木檗,蔞苓,芩草,芍藥,肉桂,漏蘆,蜚廉,萑菌,荈詫,白斂,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其中提到的“荈詫”,根據陸羽考證就是茶。西晉杜育那篇著名的《荈賦》中的“荈”就是說的茶,南朝宋朝的山謙之在《吳興記》中也稱為“荈”。 西漢末年,揚雄在《方言》中稱“蜀西南人謂茶曰蔎”。在陸羽撰寫《茶經》中,對茶的提法不下10餘種,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
唐代陸羽在《茶經》中,曾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 蔎,四曰茗,五曰荈”,下麵解釋除茶以外其它四個稱呼。茶樹的老葉叫做“荈”(讀音傑)。南朝梁人顧野王《玉篇》:“荈,尺也切,茶葉老者。”茶樹的嫩芽叫做茗,茗,古通萌。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萌,草木芽也,從草明聲。”“芽,萌也,從草牙聲。”茗、萌本義是指草木的嫩芽。茶樹的嫩芽當然可稱茶茗。後來茗、萌、芽分工,以茗專指茶(茶)嫩芽,所以,五代宋初的徐鉉校定《說文解字》時補充說:“茗,茶芽也。從草名聲。”茗何時由草木之芽演變而專指茶芽?舊題漢東方朔著,晉張華注《神異記》載:“餘姚人虞洪入山采茗”,晉郭璞《爾雅》“檟,苦茶”注雲:“早取為茶,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唐前飲茶往往是生煮羹飲,因此,年初正、二月采的是上年生的老葉,三、四月采的才是當年的新茶,所以晚采的反而是“茗”。以茗專指茶芽,當在漢晉之時。茗由專指茶芽進一步又泛指茶,是沿用至今的唯一的茶的別稱。因此隋代陸德明在《經典釋文·爾雅音義》中說:“荈、荼、茗,其實一也。”《說文解字》:“蔎,香草也,從草設聲。”段玉裁注雲:“香草當作草香。”蔎,本義是指香草或草香。因茶具香味,故用蔎借指茶。但以蔎指茶僅蜀西南這樣用,應屬方言用法,古籍僅此一見。檟本指楸、梓之類樹木,借為茶也會引起誤解。所以,《經典釋文·爾雅音義下·釋木第十四》:“《埤蒼》作木字旁的搽。按:今蜀人以作飲,音直加反,茗之類。”造了一個木字旁的“搽”字,以代替原先的檟字。《埤蒼》乃三國魏張揖所著文字訓詁書,所以木字旁的“搽”字至遲出現在三國初年。初唐蘇恭等撰的《唐本草》和盛唐陳藏器撰《本草拾遺》,都用“搽”而未用“茶”。在隋代陸法言《廣韻》中“下平聲,莫霞麻第九;荼,春藏葉可以為飲,巴南人曰葭荼。”又“茶,俗”。“茶”字由“荼”字減去一畫,比“荼”書寫簡單,所以,“茶”作為“荼”的俗字,首先使用於民間。
《茶經》原注者認為“茶”字首見《開元文字音義》,《茶經》注雲:“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開元文字音義》係唐玄宗李隆基所撰,今已失傳。盡管《廣韻》、《開元文字音義》收有“茶”字,但在正式場合,仍用木字旁的“搽”。到了陸羽寫《茶經》(公元758年左右)的時候,將“荼”字減少一劃,改寫為“茶”,從此,在古今茶學書中,茶字的形、音、義也就固定下來了。例如南宋魏了翁在《邛州先茶記》中就講到,將“荼”字改寫成“茶”字的,乃是受了唐代陸羽《茶經》和盧仝《茶歌》的影響所致。明代楊慎的《丹鉛雜錄》和清代顧炎武的《唐韻正》也持相同看法。一個新文字剛出現之際,免不了有一個新老交替使用的時期。有鑒於此,清代學者顧炎武考證後認為,茶字的形、音、義的確立,應在中唐以後。他在《唐韻正》中寫道:“愚遊泰山岱嶽,觀覽後碑題名,見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刻荼藥字,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刻荼宴字,皆作荼……其時字體尚未變。至會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權書《玄秘塔碑鑽》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休書《圭峰禪師碑》茶毗字,僅減此一劃,則此字變於中唐以下也。”而陸羽在撰寫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時,在流傳著茶的眾多稱呼的情況下,統一改寫成茶字,這不能不說是陸羽的一個重大貢獻。從此,茶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一直沿用至今。
順便說一下,現在十分流行的苦丁茶,它在中國的曆史也很悠久。據《北堂書鈔》引東晉裴淵的《南海記》(或寫作《廣州記》,原書早佚)稱:“酉平縣(縣治在今廣東惠陽縣西)出皋盧,茗之別名,葉大而澀,南人以為飲。”這是我國皋盧的最早可靠記載,反映在晉朝以前,我國華南一帶即已存在采飲皋盧的習俗。在我國文獻記載中,最早皋盧和茶是混而為一的,認為華南一帶飲用皋盧,或許以為就是長江流域所說的茶。到南北朝時,隨著荊湖地區茶葉文化的南傳,大家逐漸發現和知道了皋盧與茶葉性狀上的差別,從而也慢慢把二者有意識地區別了開來。如《本草拾遺》南朝宋沈懷遠的《南越誌》(原書也早已散佚):“龍川縣出皋盧,葉似茗,味苦澀,土人為飲,南海謂之過羅,或曰物羅。”幾乎同時的《桐君錄》也說:“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似茗”隻不過像茶,並不是茶,而是苦丁茶。苦丁茶和茶不同種、不同屬、不同科、甚至不同目。苦丁茶屬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衛矛目冬青科(Folium llicis Latifoliae),(英)Broadleaf Holly Leaf即冬青屬的大葉冬青的葉子。是一種高大喬木,樹高可達15米,不像人工栽培的灌木狀的茶樹。在我國南方東起福建,西至川滇,南達海南都有分布。
中唐的陸羽(733~804)對茶文化作了係統的總結,寫出專著《茶經》(成書於758年左右),並因此被尊為茶聖。陸羽的身世十分坎坷,三歲的時候可能是因為長得太醜,又是口吃的緣故,被遺棄在複州竟陵(今湖北天門縣)的西湖邊,恰逢當地著名寺院龍蓋寺的方丈智積禪師路過那裏,就帶回寺中收養。棄兒漸漸長大,智積禪師教他識字,讓他念佛經。棄兒很聰明,沒多久就識了不少字。智積禪師希望他將來成為高僧大德,繼承自己的衣缽,但棄兒不愛念佛經,隻愛讀儒家書籍。九歲時,有一次智積禪師要他抄經念佛,陸羽卻反問和尚:“釋氏弟子,生無兄弟,死無後嗣。儒家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家人能稱有孝嗎?”並公然聲稱稱:“我隻愛讀孔聖人的文章,對佛門經典毫無興趣。”智積禪師聽他說這話,非常生氣,就用繁重的“賤務”懲罰他,迫他悔悟回頭。陸羽被派去“掃寺地,結僧廁,踐泥圬牆,負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陸羽並不因此氣餒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強烈。他無紙學字,就用竹棒在牛背上練習寫字。他有一次得了張衡的《南都賦》,就仿效學童一本正經坐著背誦。禪師看見了,就讓他去打野草,他卻恍恍惚惚地背書,一整天沒割草,和尚狠狠地打了他一頓。棄兒很傷心,感歎地說:“我一天天長大了,怎麽可以不讀書呢?”積公知道後,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曠,又把他禁閉寺中,還派年長者管束。
轉眼又過三年,棄兒12歲了,覺得寺中日月難度。乘人不備,逃出龍蓋寺。棄兒沒姓沒名,他根據《易經》為自己起了一卦,發現命相是“蹇之漸” (蹇和漸是《易經》六十四卦中兩個卦名,“之”是到的意思)。根據命相的解釋自己一生多挫折(蹇),但慢慢會有所成就(漸)。漸卦為異卦相疊(艮下巽上).上卦為巽為木,下卦為艮為山。卦象為木植長於山上,不斷生長,也喻人培養自己的德性,進而影響他人,漸,即漸進。本卦爻辭上九說“鴻漸於陸,其羽可為儀,吉利,”是說鴻雁慢慢降落到山頭,它的羽毛可用來編織舞具,這是吉利之兆。於是就以陸為姓,名羽,字鴻漸。陸羽離開廟宇以後就加入草台班,以演醜角謀生。由於他識文斷字,會編節目,為人詼諧,就成為當地著名演員。他雖其貌不揚,又有些口吃,但卻幽默機智,演醜角極為成功,後來還編寫了三卷笑話書《謔談》。
天寶五年(746)竟陵祭神,主事的官員讓他負責演出事宜,把他引薦給太守李齊物,李齊物看了陸羽出眾的表演,交談之後認為陸羽是個人才,十分欣賞他的才華和抱負,當即贈以詩書。陸羽表達了自己渴望能有名師,指導修習儒家經典,李齊物就修書推薦他到隱居於火門山的著名學者鄒夫子那裏學習。陸羽雖然貌陋而口吃,但善於談辯,勇於規過勸善,所以很受歡迎。又非常講信用,和朋友相約,不管雨雪天氣,或是虎狼出沒地方,總是按期到達。天寶十一年(752)禮部郎中崔國輔貶為竟陵司馬。就在這一年,陸羽揖別鄒夫子下山回到竟陵。陸羽認識了崔國輔並成為知己朋友,兩人常一起出遊,品茶鑒水,談詩論文。
天寶十五年(756)陸羽為考察茶事,出遊巴山峽川。行前,崔國輔以白驢、烏犁牛及文槐書函相贈。一路之上,他逢山駐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訪,筆不暇錄,錦囊滿獲。乾元元年(758),陸羽來到升州(今江蘇南京),寄居棲霞寺,鑽研茶事。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陸羽從棲霞山麓來到苕溪(今浙江吳興,至今仍是中國著名茶葉產區,該地顧渚山所產的顧渚紫筍和鄰縣江蘇宜興的陽羨茶是當時最有名的貢茶),隱居烏程。烏程屬會稽郡,秦改“菰城”為“烏程”,治所在下菰城(在今湖州城南二十五裏的雲巢鄉窯頭村,始建於戰國楚考烈王十五年即前248)。就在那個時候與座落於今天的湖州吳興區妙西鎮境內的楂樹塢村的妙峰山(當時叫杼山)上的妙喜寺詩僧皎然結為“緇素忘年之交”,之後在妙喜寺最終完稿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科學專著《茶經》三卷。
皎然,俗姓謝,字清晝,浙江湖州人,是南朝大詩人謝靈運的十世孫,活動於唐上元至貞元年間(760-804),後來住持妙喜寺。皎然著有《杼山集》十卷,不僅是著名詩僧,並撰有《詩論》、《詩式》,是唐代重要詩歌理論家。曾與顏真卿、陸羽等唱和往還,最後圓寂於妙喜寺。他在當時詩名很大,又是一位茶人,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有:“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是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此詩被簡稱為“三飲歌”,詩中皎然首標“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並陸羽。
皎然與陸羽友善、詩文唱和,論茶品味,在詩中對茶飲的功效,地方名茶的特點和與陸羽的交遊,都有詳盡的記載,特別是與陸羽的交往記載,對後來研究陸羽的生平有莫大的幫助。皎然尋訪、送別陸羽和聚會的詩作、聯句,僅《全唐詩》就載有20首。在唐代詩人中無出其右。如他的《訪陸處士羽》詩:“太湖東西路,吳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見,歸鴻自翩翩。 何山嚐春茗,何處弄春泉。莫是滄浪子,悠悠一釣船。”
後來有聖旨啟用陸羽為太子文學的官,接著改為太常寺太祝,他都沒有受職到任。陸羽曾寫過一首《六羨歌》,詩曰:“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表明自己不圖高官厚祿,不愛榮華富貴,甘於淡泊,追求灑脫,專心致誌於飲茶藝術和茶學的研究,這就是陸羽殫精竭慮的內心世界。妙峰山地處西苕溪流域,海拔281米,是當年陸羽研究茶道,從事各種茶事活動的場所。他隱居山間,自稱桑苧翁,又號東岡子,閉門著述《茶經》。經常頭披紗巾,身穿短褐,腳著芒鞋,深入農家,采茶覓泉,評茶品水有時單獨徘徊在山野,敲擊林木,撫弄流水,每每至天黑興盡,才大哭而歸,當時人們把他看作是古代楚國的狂人接輿。貞元二十年(804),72歲的陸羽在他的第二故鄉——湖州城外的“青塘別業”平靜地離去。在此之前他的好朋友皎然已經先他而去,按照陸羽生前的遺願,自己死後葬於皎然塔旁以紀念彼此的“緇素忘年之交”。因此他的朋友把他埋在了皎然的墓塔附近。《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卷有《隱逸·陸羽傳》。《全唐文》有《陸羽自傳》,是陸羽二十九歲時寫的。陸羽的主要著作是《茶經》三卷,內容幾乎涉及到他那時為止的有關茶葉的所有事件,從而極大地推動了茶葉事業。中唐以來,陸羽被奉為茶神,茶作坊、茶庫、茶店、茶館都有供奉。
皎然塔和陸羽墓的原來位置不詳,1995年在妙峰山重建了皎然塔和陸羽墓,並開辟了由“慕羽坊”、“陸羽墓”、“皎然塔”、“三癸亭”等組成的陸羽茶文化景區。陸羽墓墓基為三級平台,占地總麵積為436平方米。陸羽墓建在第三級平台上,墓高1.45米,墓堆直徑為6米的石砌圓柱形。墓頂為圓錐形,墓前碑文為“大唐太子文學陸羽之墓”。下置祭台,墓後拱型圈牆上鐫《茶經》全文。皎然塔是唐朝詩僧皎然之靈塔,整座靈塔由塔基、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塔高為2.5米,塔基為八邊形倒扣蓮花缸,每個側麵均用大理石砌築。塔身為正八棱柱,正麵書“大唐妙喜寺皎然上人之靈塔”,靈塔側麵刻有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孟郊的《送陸暢歸湖州因憑題故人皎然塔陸羽墳》。塔頂為青磚八角帽形,頂端置石雕蓮花望佛尊。三癸亭,唐大曆七年(772),湖州太守顏真卿邀陸羽、皎然等江東文士三十餘人在妙喜寺修撰《韻海鏡源》,於癸醜之春,完成此書。顏真卿為紀念《韻海鏡源》360卷的巨大工程並迎接禦史袁高來湖州,在唐大曆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在此建亭。當天恰逢癸醜年、癸卯月、癸亥日,所以命名為“三癸亭”。1995年重建,為石木結構,占地16平方米,呈正四邊形。台基高0.4米,亭子基座至頂端高6米,四根圓石柱撐起四角飛簷。亭子頂部覆以黑色琉璃瓦,中部呈高聳錐體形,頂端置以串形葫蘆塔尖。
唐代宗大曆五年(770)按照陸羽的建議,開始在湖州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製“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顧渚紫筍,因其鮮茶芽葉微紫,嫩葉背卷似筍殼,該茶又產於現今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水口鄉顧渚山一帶,故而得名。另一個重要的貢茶品種是宜興陽羨茶,宜興屬常州,直到現在還是歸常州市管轄。宜興和長興雖然分屬江浙兩省,兩地靠得很近,正是陸羽隱居的地方:東、西苕溪發源地。上文所引的晚唐楊華《膳夫經手錄》還描述了當時飲茶盛行的程度:“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也開始嗜茶成俗。茶不僅成為國內重要貿易物品,也是出口的大宗貨源,所以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接納了時任判度支(財政總監)趙讚的建議,開始征收茶稅。於是南方茶的生產,隨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