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中元節 :中國人三種情懷,儒釋道三家智慧

來源: 雪晶 2022-08-11 17:24: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7427 bytes)

中元節 :中國人三種情懷,儒釋道三家智慧

道德經一老子正能量語錄  2022-08-12 07:00Posted on 福建

Image

閱讀本文前,請先點擊“下方卡片”,再點擊“關注”,這樣就能每天與您分享精品文章。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道德經一老子正能量語錄
要真正地理解中國文明,就要發現和了解中國經典,進入古老聖哲的靈魂本身。本平台將會把紮根於中華文化的守望者們的“《道德經》解讀”帶給大家,讓大家深入了解《道德經》,找尋回屬於自己的靈魂,找尋回屬於這個社會的靈魂!
公眾號

▲點擊上方卡片一鍵關注

Image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隨著儒釋道三家合流,中元節也同時融合了三家的觀念與習俗,形成了今天最大的鬼節。

 

一、道家:陰陽交替,天地中元

 

陰陽交替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兩儀就是陰陽。

 

古人認為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個方麵,經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

 

孤陰不長,獨陽不生。陰陽此消彼長,相互交替,所以宇宙萬物生生不息。

  

中元節,在夏至之後,陽氣盛極而衰,陰氣顯現,此時恰恰是天地陰陽交替的節點。在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放出鬼魂,所以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

 

地官赦罪

 

在道教的文化裏,有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又稱三元。

 

道經裏講:正月十五天官賜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

 

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地官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所以七月十五日也是人們祈福消災的節日。

 

 

二、儒家:七月新糧,祭祀祖先

 

如孔子所說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三年無改父之道”,孟子所強調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以孝事親、以孝奉君是中華民族悠久的重要傳統美德。

 

祭祀活動也是孝心的體現,是人們寄托哀思,追悼親人的主要方式。

 

中元節還是小秋,有很多農作物已經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

 

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些銀子,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人。

 

 

三、佛家:慈悲為懷,普渡眾生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於目連很掛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

 

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

 

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複,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

 

後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助其早入輪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

 

 

而古人認為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代表對那已死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這也是人的慈悲心腸。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裏沉淪。

 

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裏。而今天的放河燈,已經成為歡樂的活動項目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