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聊《山河月明》。李善長是跟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地位相當於劉邦的蕭何。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封李善長為韓國公,拜為左丞相,又讓女兒下嫁給李善長的兒子,與其結為兒女親家,可謂是享盡皇恩。按理說,位極人臣的李善長和朱元璋不該有矛盾,而應對朱元璋百依百順才對。可是因為治國理念不同,這哥倆卻杠了起來。
在李善長看來,你朱元璋是靠我們大家幫忙才坐上皇帝位的,我們跟你一起打天下的老鄉和功臣理所應當享富貴享特權,苟富貴,勿相忘啊。大家多占點地,又不是違法強占,而是隨行就市買的,你幹嘛和我們過不去啊。在我們老百姓眼裏,這話也確實合情合理,並不過分。
可在朱元璋那裏,則是另一番道理。朱元璋是草根造反起家,深知民間疾苦,也會將心比心。自己就是被逼無奈造反的,如果自己的臣下也和元朝官吏一樣逼的老百姓沒活路,那就難保哪個草民也和自己一樣造反,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那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也就不保了。所以,朱元璋的治國理念一直是以民為本,對官宦士大夫們嚴刑峻法,實行高壓治理。這就與李善長那一班權貴士大夫們的治國理念南轅北轍了。
所以,當李善長請求朱元璋善待那些當初跟他一起打江山的公侯們,並多給點贍養費時,朱元璋卻毫不客氣地打臉李善長,不僅拒絕了他的請求,還旗幟鮮明地告訴李善長:“朕與百姓共天下,不與士大夫共天下。”這下子激怒了李善長,指著朱元璋大罵:“獨夫,獨夫!”在李善長眼裏,朱元璋是不近人情,刻薄寡恩的獨夫。對自己的功臣下手確實不夠意思,簡直沒人性。可反過來想,如果皇帝和公侯們講人情,對臣下不嚴加管製,那老百姓還有活路嗎?
其實,李善長是文官,根本威脅不到朱元璋的皇位,所以朱元璋殺李善長不是為了自己的皇位,而是要震懾天下官吏不得與民爭利。可悲劇的是,無論朱元璋如何嚴刑峻法,也沒有徹底杜絕貪官汙吏,反而落下個濫殺無辜之名。皇帝都很在意自己的身後名,李善長就抓住這點,想用自家和一眾公侯幾百口人命給朱元璋安個濫殺功臣的惡名,可偏偏遇到朱元璋這樣的混不吝皇帝,不在乎身後名。
可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相抵。善惡有報,因果相隨。朱元璋殺伐太重,雖然自己活到七十歲,可其後世子孫沒一個活過他的。就像李世民,治國有方,創貞觀盛世,可因是殺兄篡位,自己的兒孫也是不得善終。
好像篡位的皇帝都很厲害,武則天篡了李家的天下幹得也不差,李世民篡位後有了貞觀之治,而朱棣趕走侄子竄了皇位,則成就了永樂盛世。朱棣也是勵精圖治的勤政皇帝,文治武功一樣不輸,最後死在北伐的途中,也真是鞠躬盡瘁了。
明朝與北元的戰爭也值得一說。朱元璋推翻元朝後,北元一直存在,這有點像共產黨打跑了國民黨,國民黨退守台灣一樣。隻是北元地域廣大,相當於整個遠東地區。明朝與北元的戰爭持續不斷,但多數是不對稱戰爭。北元的經濟實力與明朝根本無法相提並論,但明朝對北元也是屢剿不盡。北元打的是遊擊戰,搶點東西就跑,沒什麽經濟成本。而明軍出擊則需大動幹戈,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明軍大軍出擊時,元軍則是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跑。廣袤的漠北成了最好的遊擊戰場,明朝大軍往往是勞師遠征,無功而返。即使有強大的經濟實力,長此以往,明朝也承受不起。
中國自秦以來,漠北之患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威脅,否則也不會有萬裏長城了。北方的威脅就如同蠻族對羅馬帝國的威脅,成了中國曆朝曆代的最頭疼的外患。兩次亡國都是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征服。與北方塞外民族證券的戰爭,貫穿著整個中國曆史。
朱元璋和朱棣作為丈夫,是很有福氣的。兩個大老粗都娶了個聰明賢惠,識大體,明事理的老婆。朱元璋老婆馬皇後是有名的賢後,生前沒少阻止朱元璋的任性行為,死後諡號為孝慈高皇後。朱棣的老婆是徐達的大女兒,自幼就聰慧過人,嫁給朱棣後,不僅為朱棣出謀劃策,指點迷津,還在靖難時親率士卒登城血戰。貨真價實的女中豪傑。死後諡號為仁孝文皇後。所以,每個成功的男人後麵都有一個好女人這話一點都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