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好文。 關於善惡,孟子講性"善";旬子講性"惡";告子講性"可善可惡",

來源: 花菜 2022-05-12 06:35:2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5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花菜 ] 在 2022-05-12 06:40:1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誰家曆史的終結?唵啊吽2022-05-11 12:19:11

他們講的人性的善惡是從不同層麵講的:孟子的性"善";是指人的天性,應該對應弗洛伊德的"超我"

旬子講性"惡";是指人的稟性,應該對應弗洛伊德的"本我",指的人的動物性。

告子講性"可善可惡"是指人的習性,是環境熏染,近朱則赤,近墨則黑,是人的意誌力作用最大的部分,應該對應弗洛伊德的"自我"。

基督教裏的罪,包含廣大,並非隻是我們日常定義的殺人欺瞞的大罪,他把微小的嫉妒,謊言,都歸為罪,他說說的罪是指旬子的"性惡"部分;和告子的性"可善可惡"裏的部分吧。


謝謝解讀"馬斯洛需求模型"馬斯洛模型最高的層次是自我實現。自我實現在佛教中是頓悟成佛,在儒家是修養成聖,在道家是修煉成仙。如果看佛道儒的最高自我實現,這個過程不是漸進的,是跳躍性的,不遵循馬斯洛模型,因為那麽聖人都隻需要最底的溫飽配置,從第一級需求直接跳躍到第五層。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