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視生命是可悲的

來源: 主流媒體 2022-05-02 10:19: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14 bytes)

世界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用絕對的思維去看待某些事物,就會產生扭曲不正確的結果。譬如說自由,隻是個相對概念,很多時候在一個人類群體中,一個人得到的自由往往建立在傷害其他人的自由的基礎之上。如果把自由概念絕對化,那麽人類社會除了彼此殺戮,就沒有剩下些什麽了。

個人生命是個人所有自由的總和,一旦個人的生命消失,那麽屬於此特定個人的所有自由全部消失。漠視生命的人其實根本不懂得自由!

“不自由,毋寧死”,“若為自由故,愛情和生命皆可拋”,這些都是廣義的,指向的都是群體,也就是為了更多人的生命和自由,不惜犧牲掉個人的性命,犧牲掉個人的全部自由。如果指向的是個體,那麽就沒有什麽意義了,愛情就是自由的一部分,而自由隻是生命的一部分。

當疫情來臨的時候,躺平和封城仿佛成了兩個極端,仿佛是自由對專製,針尖對麥芒,其實不是這樣的。

民主和專製並不是一個是天上製度,一個是地下製度,而是在不同的客觀環境下,有不同優勢和劣勢。

當疫情來臨時,民主國家也不是躺平的,政治人物也不敢漠視生命,他們隻是在現有製度上極大程度地控製人們以往的自由,阻止和延緩病毒的蔓延,以達到死亡人數的最小化,即使如此,美國的covid-19的病毒造成了近百萬人性命的消失。

如果懂得尊重生命,美國的政治人物此刻挺羨慕中國的專製製度,可以進行西方國家做不到的封城,絕大部分人的一些自由暫時被限製了,但死亡人數達到了最小化,要不然,按照中美的人口比例,中國的死亡人數將達到300萬,那將是一個多麽可怕的數字!

不要漠視生命!雖然封城巨大地傷害經濟,巨大地影響人們部分的自由,並且產生因為社會文化落後帶來的種種亂象,但如果能拯救生命,那就是應該做的事情!我不覺得有什麽爭議!

隻想告訴國內被封城的人們,你暫時失去的部分自由,爭取到的是很多人的性命,很多家庭的幸福,由此,你可以拍拍胸脯,自豪地說,你做到了,你沒有漠視生命!

把自己的思維放大一些,就能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而成為一個尊重生命的人,從而迎來別人的尊敬!

5/2/2022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多麽美妙的字眼:“自由”! -Vivian32817- 給 Vivian32817 發送悄悄話 Vivian32817 的博客首頁 (98 bytes) () 05/02/2022 postreply 10:38:27

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5倍,美國新冠死亡人數是102萬,如果按照人口比例,中國將是450萬死亡。中國救了許多生命! -笑薇.- 給 笑薇. 發送悄悄話 笑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2/2022 postreply 15:15:21

以前武漢疫情死人的時候,有些人認為是大屠殺叫囂連天。其實數字跟美國死亡人數沒法比。 -影雲- 給 影雲 發送悄悄話 影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2/2022 postreply 15:43:14

其實不能隻按人口比例,還要看患者與醫療設施比例, -snowandlotus- 給 snowandlotus 發送悄悄話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頁 (1100 bytes) () 05/02/2022 postreply 16:19:22

中國人口密度高,死亡會更多。一個國內法律教授朋友抱怨當前的封管製度,我回答,真的死450萬人,老百姓肯定不幹, -笑薇.- 給 笑薇. 發送悄悄話 笑薇. 的博客首頁 (737 bytes) () 05/02/2022 postreply 17:38:45

武漢封城是對的,現在封城是否有必要需要研究,奧密克戎如果致命性不強,solo說的反向隔離是好的選擇。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3/2022 postreply 06:56:34

“奧密克戎致命性不強”我覺得是個認知誤區,應該是人載體因為微感染和疫苗產生巨大變化,而中美免疫階段不同。謝謝:-) -主流媒體- 給 主流媒體 發送悄悄話 主流媒體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3/2022 postreply 07:37: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