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知之知與知不知之知

來源: stonebench 2022-04-18 12:50: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36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stonebench ] 在 2022-04-18 18:28:1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舊貼略改,重發如下:

**************

檢索論語,”知“大概有兩種用法,一種是智,智慧的智;一種是知,知道的知。

知可以用作名詞,也可以用作動詞。用作動詞當然就是知某事某物的知,知道的知(比如溫故而知新)。用作名詞,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智慧的智,是具體的程度非常高的聰明,每個人都不一樣(比如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放在這句話裏,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誠實的態度)就是知”。這是指明智,有智慧。第二種是知的能力,知冷知熱知難知易知知知不知的知。這種能力不隨個體秉賦而變化,每個人都一樣。放在這句話裏,就是“你(知道的時候)知道你知道,(不知道的時候)知道你不知道。知"知"知"不知"的那個,就是知(指能力,不是內容與對象)。”

第二種理解說得通嗎?隻看論語,其中知的用法多與內容連用,很少討論知的能力本身。因此聽起來有點牽強。但這種用法在儒家典籍中並非孤例,比如《禮記》中就有”物至知知”的說法(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知知,就是“知的能力知道了物至”。又說“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有知”顯然不是有智慧,明智,而是有知的能力。其他的例子,比如致知,知至,在“智慧”與“能力”之間,解釋兩可。

如以禮記中知的用法來印證,則“是知也”有可能指知的能力-----知之為知之:知道的時候讓你知道你知道,不知為不知:不知道的時候讓你知道你不知道,是知也:(那個能力)就是知。從語義到語法,似乎都說得通。

如果說得通,那麽這句話不是在教做學問或者做人的態度,而是指明學的目標所在----心的活動本身。這個本體不在別處,就在尋常日用之中。知道時心裏明白“我知道”,不知道時心裏明白“我不知道”,這個明白的,就是心的本體。這個本體不隨內容的變化而變化,也不掩蓋或者抗拒內容的變化。你找也找不到,丟也丟不掉。

這種理解不如傳統的理解那麽平實。其他的知,孔子都說得那麽樸實,怎麽這個知搞得這麽突兀呢?其實不突兀,這本來是中國人常講的道理,比如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斤兩就算明,這個明與知知知不知是知也幾乎完全是一個意思。又比如,知味,物物,都指向一種素質、能力。

神奇的是,這種能力隻能通過對象體現,不能成為對象。因此才顯得有點玄。比如好的木工,技術都在他的作品裏體現,隻看他的長相和手是看不出來技術在哪兒的。他有這個能力,但能力不能成為對象。寫字畫畫科學研究,都一樣,能力與素質都需要通過對象體現,沒有對象時能力雖然在,但是你無法把握它。

這麽簡單的道理,卻要麽妄推為高明,要麽妄貶為玄虛。為什麽?因為沒搞懂。

沒搞懂而要定論,以不知為有知,是不知也。

 

 

 

 

所有跟帖: 

教授,我知道你挺行, -Vivian32817- 給 Vivian32817 發送悄悄話 Vivian32817 的博客首頁 (26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12:56:21

其實你給姚老先生的“不盡然”回貼已經說清楚了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503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13:02:24

知錐畫沙為知之,不知錐畫沙為不知,是知也:)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1747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12:58:03

不知錐畫沙而以為知,是不知也。知不知,亦知也;不知不知,真不知也。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222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13:04:38

教授厲害!頂禮! -danxiaoya- 給 danxiaoy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14:33:53

頂禮古代智者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18:39:36

同希望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18:41:37

When interpreted the usual way, it is wisdom.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170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16:54:08

有過一位福州籍老師,把那句子曰用很多種方言說了一遍,包括福建山區的, -snowandlotus- 給 snowandlotus 發送悄悄話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頁 (210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17:39:38

現在呢?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195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18:40:57

那是,玄之又玄,門都找不到了:) -snowandlotus- 給 snowandlotus 發送悄悄話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19:13: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