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貿易戰正酒酣耳熱之際,中國一方麵悄然撤回“中國製造2025”,一方麵高調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很有意思。中共真的以為現在美國很稀罕中國繼續“改革開放”嗎?或者,美國所要求的“開放”和你所說的是一個意思嗎?“改革”還可以拿個文件發布說事,但“開放”時間起點,真不好說,彷佛中國當時是閉關似的。被幾十個國家在大會上“抬進”聯合國,算不算開放的標誌?如果“第三世界”都不算數,那次美國現任總統帶著班子來正式訪問,也算不得標誌性事件嗎?
新中國成立之際,並沒有閉關鎖國的計劃。中共注重廣交朋友,渴望與各國特別是與美國發展政治經濟關係。中共曾寄很大希望於美國,因為他們自認為與美國人多年交情不錯。二戰中和之後很多美國高中級官員和將軍被派到中國,無論是來做外交、顧問、還是來調停的,隻要他們和國民政府的黨政軍任何一方打過交道,最後都會淪落成中共的同情者。無他,實在因為國民黨太腐敗無能了。現實教育了他們中國的未來和希望,在延安,在中共。
但美國對華政策的製定和執行,被那些不了解中國,並被意識形態充滿了大腦的國內政客所把持。全部政治生命都在中國的司徒雷登,徘徊良久,被迫起身回國。毛澤東寫“別了”一文,幾分憤怒,幾分無奈。美國的態度極大地壓縮了中國的戰略回旋空間。寫此文也是為將來別無選擇的“一邊倒”榨些剩餘價值出來。中共知道他們原以為戰爭結束後可以撇開政治專心建設的夢想是不現實的,預見到隨之而來的將會是長期經濟封鎖。但毛澤東也於此警告美國人:“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回頭看來,中國人和美國人在這一點上都錯了。
在美國人看來,當時的中國,沒有糧食,沒有藥品,沒有石油,沒有鋼鐵,沒人才沒技術沒資金,困兩年定死。美國負責遠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沃爾頓?巴特沃斯在1949年9月13日的國務院例會上向國務卿艾奇遜保證說:“隨著西方(對華)貸款的持續減少,必將導致中國自己覺悟,它一旦脫離了西方是無法生存下去的。”沃爾頓顯然不了解中共。從孫中山到袁世凱到蔣介石,曆屆民國政府從上台到維持,的確是都離不開列強貸款續命。但中共卻是一直靠自己的,而且他們所在的根據地或解放區都已經被封鎖超過十年八年了,有極強的反封鎖和鑽空子能力。建國伊始,中共就留著香港澳門等窗口,還積極與英國法國等大國拉關係甚至建交。經濟封鎖中國主要是美國的單邊主張。正是靠著英國的周旋,“巴黎統籌委員會”對中國的封鎖從美國建議的全麵封鎖最後變成了重點封鎖。中國人的錯在,美國對中國的封鎖遠超過了十年八年,中國“問題都解決了”後,至今還在繼續。美國對中國的戰略誤判不斷,純屬是意識形態狂熱妨礙了正常思維能力。相反,中國事實上一直采用實用主義策略。
美國自己對新中國關上了門,但卻煞有介事地問“是誰失去了中國?”。好像中國剛剛從地球上掉出去不見了。美國的舉措失當誤,似乎一直在無意識地幫助中國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戰略。毛澤東的確需要為他經濟上挑戰世界的野心找一個戰略掩護。一方麵,出於對中國選邊站的擔憂和報答,蘇聯在早期援助中國的工業項目,基本上滿足了中方要求,最後把原子彈的圖紙也給了中國。另一方麵,中國的確需要一定的隔離空間來保護自己的剛起步的工業幼苗。中國對外需求的主要的是技術和設備,對外麵的資金、市場導向以及整個現有經濟分工秩序,是高度警惕的。
落後國家發展自己工業的時候,都會采取保護措施。但這種保護有些是戰術性的,就像那些進出口替代所作的,保護特定的一些行業和產品。但中國采取的是戰略保護,即全麵自主發展工業基礎,不接受國際分工的限製,不受國際資本強加的影響,也不主動為經濟利益去迎合國際市場。“巴統”不僅限製中國買什麽,還限製中國賣什麽。這是強加給中國的,當然不能接受。即使蘇聯用援助引誘中國進入蘇東體係,中國也堅決抵製。所以到最後中蘇分道揚鑣是不可避免的。中國的封閉是外界強加給中國的,但獨立自主的路是中國自選的。好在中國本來一窮二白,沒有多少工業品出口。又是有人口眾多的國內自給自足的市場,才能選擇這條路。其它小國家是無法模仿的。
這樣做的壞處是容易和國際先進技術脫節。不過中國起點實在太低,在工業化的初級階段,技術並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先知道什麽是工業,學會工業社會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不隻是幾個精英了解,而是要讓全民接受訓練。中國工業化的基礎,其實是五十年代蘇聯援建的一百五十六個項目,這些當時都是國內最先進的,大部分是國內空白。但對這些項目綜合評估,技術裝備水平大約達到了日本國內1937年的程度。比二流工業國還落後二十年。
就這批項目,依然讓中國消化吸收了十幾年。中國認認真真地學習,基本掌握了這些技術,培養了一大批現代工業人才。這些項目,每個都像母雞一樣,下了許多蛋。從每個廠礦,都走出了成千上萬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支援全國各地新建設。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還做出了許多革新和創新,標誌著中國工業界,從一無所知到真正掌握了其中的Know How。這是工業化中最關鍵的一步,有了這種核心能力,再學習更先進的技術,就容易多了。
在總體技術落後的大環境中,中國的一些國防軍工項目超前發展,更靠近先進水平一些。但中國並不追求靠引進而一步達到,更重視自己掌握技術能力。毛澤東曾發狠“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因為生產這些尖端武器,是個很好的測試,可以發現我們的工業體係中,還有哪些短板要提高,哪些空白要填補。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工業體係逐步健全起來。原子彈隻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很舊的技術,但到了二十一世紀,伊朗依然無法自己提純原料,朝鮮的爆炸當量小得可憐。都是出於其工業基礎有根本缺陷。
大約比原估計的三個五年計劃多拖了幾年,中國的工業基礎終於建立起來。這個時候,中蘇已經交惡,和美國直接間接地打了兩仗,美國更加緊了對中國的封鎖。這個時機,中國經濟對外開放,國際環境是非常險惡的。但中國肯定是要融入國際社會的,毛澤東一再講“開除球籍”的話,說明他一直在考慮融入的問題。更何況他是帶兵出身的,深知不多打實仗的軍隊是不會有戰鬥力的。毛的目標是追求經濟世界第一,不到國際市場上真刀真槍地打敗列強,是不可能實現這個目標的。但毛一直主張不打無準備之仗。中國工業還很稚嫩,技術有代溝,產品還在初級階段。直接上戰場,會不會全軍覆沒,還是會被打得缺胳膊少腿,他心中沒底。
進入七十年代,中國開始做各方麵的準備工作。加快恢複聯合國的常務理事國席位,爭取在國際事務中更多的話語權。同時與美國實現關係正常化,美國是中國打破封鎖的唯一係鈴解鈴人。這些都是從政治上為經濟提供盡可能的保護措施。在彌補技術差距上,在1971年到1972年間,毛澤東批準了“四三方案”,再做一輪技術上的消化吸收。四三方案最終引進了222個單項項目,都是六十年代的技術裝備水平,比國內有近二十年的先進度。其中26個大型項目中大都是些化肥和化纖項目,標誌著工業開始向解決人民吃飯穿衣問題所側重。四三方案可以看作是為經濟開放進入國際競爭的最後一輪準備。
四三方案是審時度勢的上好選擇。當時中國缺少資金,外匯儲備一直在一億美元左右。但70年代初,勝利大港遼河油田等先後進入量產,石油出口為引進提供了外匯來源,同時,石油產量的大增也為引進的石化項目保證了原料供應。當時世界進入衰退期(危機),加上中美關係一鬆動,西歐日本等國乘機和中國多做生意,設備技術都願意賣。這些項目70年代中期開工建設,八十年代初投產。由於代差過大,其中一些化纖和鋼鐵項目折騰到80年代中期才完全達產,標誌著自己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術。也說明這一輪消化吸收是非常必要的和及時的。原計劃這一輪結束後,中國與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差距能縮小到二十年之內,可以有一戰之力了。
這個趕超戰略的實現,依然還在半途中。毛澤東等為開放作了大量政治和經濟上的準備,畢竟歲月不饒人。毛澤東周恩來那批栽樹者,沒有等到中美建交,也沒等到“四三方案”出成果的那一天。但他們其中有一個小個子,鄧小平的年齡和耐心都足夠。還特意多等了兩年,直到“四三方案”大批建成的時候,開始收割希望的田野上的麥子了。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