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麵條控(二)

來源: 為人父 2022-01-18 18:41:2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184 bytes)

說起沈陽的麵館,就不能不說說沈陽老店四季麵條部。不僅外地人,連很多沈陽人都搞不清四季麵條和老四季麵條以及四季抻麵館的關係。其實老四季並不老,和四季抻麵一樣都是八十年代後才有的。老四季賣的是抻麵,最著名的是雞湯麵和醬雞架。而四季麵條才是真正老字號,大概是建國後公司合營的產物,反正從我記事就有了。

原四季麵條店就坐落在北二馬路靠近太原街的路北,如今的四季麵條因為動遷,搬到了馬路對麵。我小時候住的大院就在北二馬路,離四季麵條一步之遙,走路不到五分鍾就到了。所以,那時候家裏來了親戚朋友,母親就會打發我去買麵條待客。有時我會拉著小弟一起去,讓他幫我拎湯和飯盒,我則負責端裝麵條的鍋。雖然路不遠,但端著鍋走路,因為身體前趨,也是很累的。我就發明了個辦法,將鋁鍋的一個把手拴在褲袋上,另一隻手去扶另一個鍋把手。這樣走路就輕鬆多了。

那時四季麵條隻有兩個品種,一個是大肉麵,一個是肉末辣麵。文革前的價格記不住了,母親印象是大肉麵一毛二一碗。現在四季麵條店的大肉麵已經漲到12元一碗了,整整漲了一百倍。剛解放實行工資製時,母親的工資是62元,在當時可以買516碗大肉麵,現在母親的退休工資是八千元,可以買666碗大肉麵。如果以四季麵條做標準的話,實際收入水平還是上升了近30%。可這是四十多年的發展結果啊!當然,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的實際收入比當年增加了可不止30%,像馬雲、柳傳誌這樣的先富精英,其實際收入比當年增加恐怕有一億倍了。對於那些退休後每月收入隻有兩千多元的老工人來說,實際收入恐怕是下降了的。這說明廣大工薪階層,特別是過去的工人階級並沒有享受多少改革開放的紅利,蛋糕絕大部分被一小部分創業成功的老板們攫取了。

文革後到1980年之前這段時間,我記得四季麵條店的大肉麵是兩毛一碗,肉末辣麵是一毛五一碗,都是四兩麵一碗。一般我都是買四碗或五碗麵,不到一塊錢。如果是父親的老同誌來,我們可能還會跟著沾光吃點麵。如果是父親鄉下的親戚來,這些麵條一般都會被吃的精光,到不了我們嘴裏。

下圖就是普普通通的四季麵條:

四季麵條店不僅賣麵條,還賣油酥火燒。一種是糖餡的,一種是肉餡的。那個肉酥火燒也是四季麵條店的一絕,老遠就能聞到濃濃的香味。每次我路過那,都被那香味饞的直流口水,可我印象中,那個火燒很貴,當時吃不起,好像一毛二一個,快趕上一碗麵條的錢了。現在四季麵條開了很多分店,變成連鎖了,但隻有北二馬路這家店還在賣肉酥火燒。我弟弟每次回沈陽都要去四季麵條吃麵,順道會買幾個火燒回來,我覺得這麽多年了,做火燒的師傅不知換過幾代了,可這個火燒的香味就從來沒變過,堪稱一大奇跡。

四季麵條的麵是自己壓麵機壓的,據說壓力很大,所以麵條很筋道,但今天四季麵條的大肉不如從前了。從前都是五花肉,現在盡是瘦肉,吃起來硬邦邦,口感差多了。另外,現在的豬肉也沒以前的豬肉香,畢竟以前都是有機豬。

現在的人大概很奇怪,為什麽麵條都成了待客的稀罕東西了。這是因為不知道當年沈陽的供應情況。我現在還記得,七十年代時沈陽每人每月隻有2-6斤麵粉,7斤大米,其餘都是高粱米和玉米麵。母親回憶說,6斤麵粉的時候很少,一般都是過年過節時才供應6斤麵粉,大多數時間都是2斤麵粉。想想每人隻有2斤麵粉是個啥狀況,全家六口人一個月隻有12斤麵,除了包餃子,那點麵是舍不得擀麵條的。而農村就更慘了,大概一年也就能分幾斤麵。我插隊三年就從來沒在青年吃過麵條,隻吃過兩次饅頭。所以那時招待鄉下來的親戚都是四季麵條,他們一年到頭也是難得能吃上一次麵。我小弟至今待四季麵條如初戀,就是小時候沒吃夠過造成的後遺症。

文革後的一段時間是沈陽供應最差的,油每月隻有三兩,肉每人每月隻有半斤,大米7斤,麵粉最少的時候隻有2斤。不過那時物價便宜,大米是一毛三一斤,麵粉價格也差不多。掛麵一斤好像是一毛七,有點記不清了。那時的掛麵也不好吃,總有一股酸味。可就是這樣的掛麵,很多農民兄弟都從來沒吃過。

我老舅心軟,七十年代時曾被單位派到鄉下去做什麽調查,看到農民孩子長那麽大沒吃過麵條,就回家買了幾斤掛麵帶給了他住的那戶農民,為此被我老舅媽嘮叨了好久,那時我老舅的倆兒子也都上小學了,自己的孩子還沒掛麵吃呢。

成天吃高粱米和窩窩頭是很痛苦的事,於是那時東北人就發明了玉米麵麵條,高粱米麵麵條,偶爾還有蕎麵條。這些口感很差的麵條那時我家經常吃。現在這些東西都成了營養食品,都是講究人家才吃的,可如果今天讓我再吃這些東西就像文革時吃憶苦飯的感覺了。

小時候看電影《滿意不滿意》,那個餐館的大肉麵著實把我饞的夠嗆。時隔多年,別的情節都記不住了,隻有那個胖胖的顧客為肉大肉小和服務員爭吵的情節一直記著。當時覺得蘇州的大肉麵的肉片是又厚又大,比我們四季麵條的肉片大多了。九四年我出差去上海,當時大弟弟在蘇州醫學院讀博,回來時我就特意去蘇州看他。本以為能趁機嚐嚐蘇州的大肉麵呢,可我們到了得月樓才知道,這是家正經飯館,不是麵條店,沒有什麽大肉麵。那天我和我弟弟以及他的同學點了不少蘇州特色菜,但我隻記住了一個招牌菜鬆鼠鱖魚,因為這個菜簡直和東北的鬆鼠魚沒啥兩樣,就是糖放的多點。

小時候因為家住在沈陽著名的商業街太原街附近,離北一路的那個美食一條街很近,所以父親開工資時時常會帶我和奶奶去下一次館子,而母親從來都不去。那個北一路的美食一條街緊挨著太原街,一溜有大概四五個飯館,我記得有開封灌湯包、李連貴熏肉大餅、馬家燒麥、緊挨著太原街的是一家叫奎元麵館的小吃店。跨過太原街,在北一路的道北還有一家著名的飯店,就是我過生日時吃生日麵的園路餐廳。園路餐廳不隻有麵條,還有一些西餐菜。最受歡迎的是園路餐廳的冰淇淋和冰棍。小時候,如果能買一根園路餐廳的冰棍會高興好幾天。園路餐廳再往南的一條小巷裏,有一家著名的沈陽風味小吃店—楊家吊爐餅。那時的楊家吊爐餅真是吊爐烙的,上麵一個錐形鐵皮爐子裏麵放的是炭火,像一個鍋蓋一樣放在下麵的平底鍋上,連烙帶烤。烙出的餅外焦裏軟,非常好吃。

奶奶喜歡吃餅,父親喜歡吃包子,所以我隻記得奶奶帶我吃過吊爐餅、雞蛋糕,父親帶我吃過開封灌湯包和熏肉大餅,奎元麵館則一次都沒去過。不過,現在我知道奎元麵館原本是杭州風味,並不是沈陽地方風味。

其實很多名不見經傳的麵館做的麵味道更好。我家附近就有一家麵館,隻在中午開業,隻賣兩種麵,一個是大肉麵,一個是牛肉麵。兩種麵都做的都非常地道,麵碼也講究,真正做到了色香味俱全,屬於那種吃過後還想再去的特色店。

未完待續。

 

所有跟帖: 

看完這篇,有個結論: -snowandlotus- 給 snowandlotus 發送悄悄話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頁 (209 bytes) () 01/18/2022 postreply 19:05:58

謝謝雪蓮的理解。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2 postreply 20:09:40

補充一點:為兄不是一般的筆健, -簡丹兒- 給 簡丹兒 發送悄悄話 簡丹兒 的博客首頁 (71 bytes) () 01/19/2022 postreply 13:20:51

作為不常吃麵條的南方人,都被你文章打動了,尤其是第一集裏的朝鮮冷麵視頻。讓我特別想去法拉盛韓國城找一家麵館。可惜最近疫情太厲害。 -盈盈一笑間- 給 盈盈一笑間 發送悄悄話 盈盈一笑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2 postreply 19:29:16

我都是去韓國店買那種幹的冷麵,自己在家煮。麵碼自己配,但最好是有狗寶鹹菜。:)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2 postreply 20:11:02

美好的回憶,濃濃的鄉情,暖暖的親情 -南方古猿- 給 南方古猿 發送悄悄話 南方古猿 的博客首頁 (293 bytes) () 01/18/2022 postreply 19:35:01

看來你也沒少吃高粱米麵麵條。:)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2 postreply 20:12:46

感覺麵條口感最好的還是拉麵 -LinMu- 給 LinMu 發送悄悄話 LinM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2 postreply 19:57:01

拉麵確實很彈牙,但因為有硼灰或堿,有人吃不慣那個味。堿要放的適量才好吃。我喜歡手擀麵。:)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2 postreply 20:17:15

喜歡吃麵的人看的好過癮。我燒餅麵點都喜歡,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饅頭。胃的長久記憶力真強。 -shuyezi- 給 shuyez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8/2022 postreply 20:14:53

小時候麵沒吃夠,所以這輩子就和麵食親。:)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2 postreply 20:21:52

江南麵王奎元館~~~~~哈哈哈哈哈。。。。 -天用莫如龍- 給 天用莫如龍 發送悄悄話 天用莫如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2 postreply 23:38:10

剛建國時,很多南方人支援東北建設,所以那時沈陽有專門的南貨店,我記得有賣臘肉和臘腸的。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113 bytes) () 01/19/2022 postreply 07:51:36

麵條對南方人來說,更加稀罕 -莊文雅- 給 莊文雅 發送悄悄話 莊文雅 的博客首頁 (290 bytes) () 01/19/2022 postreply 05:24:27

不管南方北方,農村的日子都很苦。建國後南方大部分地區的工資水平不如東北,東北屬於六類地區。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380 bytes) () 01/19/2022 postreply 07:57:05

王麻子,真王麻子,老王麻子,真真老王麻子:) -Lancet- 給 Lancet 發送悄悄話 Lance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0/2022 postreply 03:30:27

這些都是麵館的名字嗎?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0/2022 postreply 12:52:59

是剪子的名字。因為王麻子剪刀出名,於是來了一群以假亂真的商家。與四季麵條,老四季麵條及四季抻麵館有異曲同工之妙。 -Lancet- 給 Lancet 發送悄悄話 Lance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1/2022 postreply 05:05:10

以前我以為隻有山西人愛吃麵條愛做各種麵條,原來大江南北都有最拿手的的叫上名字的麵條食譜.:) -bymyheart- 給 bymyheart 發送悄悄話 bymyhea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0/2022 postreply 11:51:31

幾乎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特色麵,甚至每個城市都有。:)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0/2022 postreply 12:58: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